热传导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33688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传导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热传导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热传导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传导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传导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形式,在小学阶段,让小学生探究热,更主要的还是观察和思考一些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即热现象。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对热现象认识的基础上,经历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觉察的变化,主要指热胀冷缩现象和热量传递的过程。热是怎样传递的是首师大版教材中的第六课内容。这一课承接了第五课物体的热胀冷缩吗的内容,在第五课中经历酒精灯给金属物体加热时,学生已经初步感觉到了热量会传递的现象。同时,后面的内容以热传递的另外两种方式为教学内容,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课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热在金属条中的

2、传递。先通过学生用手触摸来感受到金属条中热量的传递,进而判断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直观的实验,观察金属条中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目的是要用眼清楚地看到热传递的方向及过程。第二个活动是: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这一教学环节希望学生能更深入地观察热传导现象。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往往会认为热传导是一个线行的过程,经过上面的实验观察活动,似乎更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认识。热传导真是这样的吗?教科书设计了观察金属片中的热传递的活动,这项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热传导产生新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从教材安排的来看,学生在经历第一个探究活动后就

3、能准确地得出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第二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入的观察,使其对热传递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金属片上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是对第一个实验的拓展,从点到面,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热传导的理解。整节课让学生处于不断的猜想设计验证当中,思维不断地激活,过程不断地完善。特别是设计实验过程趋于严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

4、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铜棒、圆形铁片、试管夹、凡士林、小木棒、酒精灯、蜡烛、布等。教学过程:一、 活动导入:1. 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学生摸一摸托盘中的金属棍。 你有什么感觉?【温度低】2. ppt1如果老师把铜棒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加热(让学生了解是从不同位置进行加热),铜棒上的温度会怎样变化呢?是铜棒一下子就变热了么【温度高、逐渐】学生初步分析。追

5、问:我想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大相同,与小组同学交流,把你们组的想法记录在记录单1上.3. 汇报自己的想法:谁来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么? 学生在展台进行交流,教师语言引导:“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明确设想:火焰烧的地方温度高向温度低扩散)4. 哪个组还有不同的想法?都同意我们的想法么?五年级学生能够想到从一端加热,但是有个别学生会认为从中间加热比一端加热热的快(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附板书列出)。评价这个同学的想法。5. 将同学的想法归纳ppt2,汇总同学的想法。【图画式板书】6. 关于铜棒是怎样变热的这个问题,咱们班同学也产生了这么多种的想法,想要真正的了解铜棒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6、,和我们的想法是否一样。我们则需要去用实验证实一下。学生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对,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会认同所有的方法都是有道理的,教师可以通过,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我们只能通过实验来证实。二、 活动指导:1. 我们知道铜棒的受热过程一般是看不到的,有没有办法让我们看到呢?如果有孩子提到蜡油或者粘东西。教师表扬这个孩子:借助物体来观察铜棒的受热过程,是一种常用观察方法。2. 既然大家想到了借助物体观察,老师这里提供给你凡士林。在平常温度下凡士林具有很高的粘性,可以粘住小棍等物体,但是在遇到热的情况下,它会变成像水一样的液体,就粘不住小棍了【教师演示】3. 除了凡士林老师在这里同时提供给学生(酒精灯、蜡、

7、金属棒、铁架台、凡士林、火柴)ppt3有了这些材料,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让我们亲眼证实一下刚才我们的想法了呢?4. 观察设计实验单: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猜想来进行实验设计。按照大家的猜想把实验设计画在左侧,按照我们的实验设计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画在右边。5. 汇报方案设计:加热的地方是哪里?介绍一下你们的实验设计?你们是怎样证明你们的想法的?你们认为会出现什么情况?小棍上粘多少凡士林合适?其他同学对他们设计的实验有什么看法?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我们要看的是温度的变化过程。这样的话单纯的粘2个小棍或者粘的不对称的情况下是不能证明的。6. 根据我们的交流在给一点时间进行交

8、流,修改方案。找小组来汇报,都设计好了,请大家思考,这里要提示大家注意什么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分析,老师同时进行ppt提示)7. 注意在学生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发现热的传导过程。8. 汇报:实验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现象,最主要的是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1. 火的温度怎样、被加热的铜棍的点温度怎样、其他地方的温度怎样?(发现温度差异)2. 木棒依次掉落,说明热从哪个地方传向了哪个地方? 3你还有什么发现?【对学生的发现板画】三、 探究热在金属盘中的传递:1. 热能在铜棒中传递,在铁盘中能不能传递呢?如果我想看到热在它里面是怎样传递的

9、有什么办法?(出示铁盘)2. 学生很容易想到借助蜡或者凡士林来观察。3. 现在的盘子已经涂好蜡了,对金属盘加热的话,我们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呢?预测记录3出示。学生预测4. 展示预测结果:你是怎样想的?你认为热是怎样传递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5. 到底铁盘传递热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想不想立即看到呢?提出注意事项,介绍夹子的用法和安全事项。特别提示:刚才我们提到了观察某种方式(看油和蜡烛的融化)要注意看到现象以后马上停止实验,因为加热时间长了会产生有害的物质。6. 汇报实验结果:提出问题:你们加热的那里?被加热的部分温度怎样?其他部分温度怎样变化?利用ppt总结同学的发现四、 ppt归纳:归纳学生在实验中的发现,从而归纳出热传导的定义。1. 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分别展示每个实验及发现,你能发现这些实验中,热都是怎样传递的呢?2. 小结:首先酒精灯的火焰热传递给物体,物体的高温部分把热逐步的传递给低温的地方热传导。五、 课后延伸: 1.解释生活中的热传导【ppt锅炒菜的热传导是多种的】2.烧不着的纸,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