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332995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的:1.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学习本文的生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孔子、两个小孩) 二、介绍资料,了解背景知识。.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学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1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学生乙:孔子从小生活在贫困之中,与寡母相依为命,学会了干不少卑贱的杂活。后来做过委吏(管仓库)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鲁国叔臣季氏赏识,做了鲁国司寇,才进入大夫的行列。学生丙:孔子熟读古代文献典籍,并整理好向弟子传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学在官府的状况

2、,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开了先河。 三、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四、学生字。 .分小组学习生字。 2.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平时你注意观察过太阳吗说说你的观察结果。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讨论这个问题的。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1.学生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字。 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第一自然段

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游:在这里指游历说服,走访各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2)小儿:小孩。 (3)其: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4)指名读这一段话,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为什么争论。) 第二自然段: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午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第一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读一读原文。 ()始出:刚刚,开始升起来。(3)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成解释的语气。 (4)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个孩子的看法。(他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远。) (5)再说说第二个孩子的想法。(他

4、认为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离人远,可是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很近。)第三自然段: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读一读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这。乎:助词,表示疑问,跟吗相同。 ()说一说他有这样看法的理由。(太阳刚初升时大得就像车盖,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盘盂,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第二个孩子为什么会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说说他有这样想法的原因(太阳刚初升时阴阴冷冷,到了中午太阳热得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去。这不是离着近的热,而离着远的凉吗) (3)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为:说。(2)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一个演孔子,两个演小孩儿,一人当旁白。)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