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33297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物态变化总结知识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提纲一、温度1. 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只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与预测者的感觉没有关系,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不准确的(不可靠的)。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我们的常用温度是摄氏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C)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 度为 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成人正常体 温为37C,读作:37摄氏度,某地气温-3C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绝对零度:-273.15开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273+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

2、3测量工具一-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 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2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进行工作。3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一)使用前:1.先估测所测物体(液体)的温度;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二)使用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

3、化1.物态变化: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一切物质都可以发生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状态变化。发生物态变化时,要伴随一个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物理过程。2.熔化和凝固 熔化: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 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

4、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晶体形成时的温度。凝固的条件: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种类晶体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1) 实验装置:A. 名称:水浴加热法B. 优点:能够使物质均匀受热,实验进度便于控制C. 装置图:注意事项: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 ;火焰分为三层,外边一层淡黄色、第二层桔红色、最里边层浅蓝色;分别为焰心、内焰、外焰;用 灯帽盖灭酒精灯。D. 一般使用方法:a) 外焰的

5、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b) 用石棉网起到均匀受热的作用。c) 如果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在烧杯上加盖、减少水、用热水替代冷水等。E. 熔化图像:温*度C时间(min)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F.1)熔化规律:关键词:熔点。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2凝固:( 1 )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丕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重点)(3)凝固放热。

6、(4)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盐水和水的凝固点)、物质种类(冰和 铁的熔点不同)、压力(用细线切割冰块)、【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在平原 和高山上烧水)】(重点)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更化笈生地点剧烈程度快慢抵发液体表面甲和表而利内部剧烈沸点怏2沸腾:(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 3)(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自身的温度;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7、2液化: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遇冷、放热)液化;压缩体积液化。(增加压强)(重点)物态变化汽化液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现象地面上的水变干、锅里水烧开“白气”“烟雾”“出汗”吸热方式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方式方法蒸发沸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应用电冰箱、空调、手术麻醉等液化气、火箭燃料等2)、蒸发和沸腾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 都要吸收热量 都是从液态变为气态不同点汽化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温度条件任何温度都可进行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剧烈程度吸热现象缓慢的汽化蒸发吸热致冷剧烈的汽化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影响因素 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液体

8、种类不同,沸点不同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探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 贮存和运输。3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收热量,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升华的应用:物质在升华时吸热,具有制冷作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利用 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出热量。 一、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补充:1. 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冰化成水 铁化成铁水 雪人冒汗 冰雕冒汗 蜡烛淌泪 冰块敷 脑门退烧等2. 生活中常见的凝固现象:水结冰 铁水浇铸模型 蜡油变硬 电线和房檐上的冰挂 冬天湿 衣

9、服变硬(变厚)等3. 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1)蒸发:湿衣服变干地上的雨水变没瓶中水放久了较少酒 精擦拭退烧等(2)沸腾:水烧开了饭煮熟了熬汤时汤开了等4. 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 家用液化气 露水 大雾 雪糕冒气 冰鸡蛋出汗 冬天眼镜进屋模糊 开水冒气等5. 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冬天室外的冻衣服变干碘变成碘蒸气樟脑丸、卫生球、固体空气清新剂变少变无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雪、制造舞台烟雾、制造低温环境等6. 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冬天室内窗户上的冰花 春秋早上的霜 雾凇 雪 碘蒸气凝聚成碘 雪糕外面的白粉 二、易混易错知识总结1. 热传递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者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位存在

10、温 度差,且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2. 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 放热。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3. 自然界的云、雨、雾、露、雪、霜、雾凇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云、雾、露等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霜、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 成的。4. 正确理解“白汽”与“白雾”水蒸汽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找的,所以凡是看得见的“白汽”与“白雾 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者小水珠)。 三、简答题知识总结:1.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来后,示数会怎样变化?答:示数会先降低

11、后升高。2. 质量相等的0C的冰比0C的水冷却效果好,为什么?答:因为冰是晶体,熔化时要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后变成oc的水,它与相同质量的oc的水比较,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使被冷 却的食物温度降低的较多,所以质量相等的oc的冰比oc的水冷却效果好。3. 有人说:“物体的温度不变,它一定没有吸热,也没有放热”。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答:不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不断放热,温度也保持不变,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也保持不变,所以这 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或举例)4. 水冷却到0C是一定会结冰吗?答:不一定,水冷却到oc只是达到了凝固点,继续放

12、热才能凝固,不继续 放热就不会凝固。5. 焊锡的熔点是230C左右,而火焰的温度可达800C,能用焊锡焊过的铁 锅烧水吗?为什么?答:能。虽然火焰的温度远大于焊锡的熔点,但烧水时,在标准大气压下水 的沸点为100C,且在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仍是100C,低于 焊锡的熔点所以焊锡不会熔化。(但是水烧干了以后,焊锡就会熔化)。6. 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答:酒精的凝固点是-117C,水银的凝固点是-39C。在很冷的地区气温往 往为-40C-60C,这种情况下水银已经凝固,但酒精仍是液态,水银温度计不 能测温但酒精温度计可以测温,所以在很冷的地区,用酒精温度

13、计而不用水银 温度计。7. 冬天手冷时,向手心“哈气”会感到很暖和,若你用力向手心吹气,手心不 但不会感到暖和,反而会更冷,这是什么原因?答:刚从嘴里呼出的气体,温度高于手上的温度,就向手传递热量,而且其 中的水蒸气在手的表面发生液化,放出热量,所以手感觉很暖和;但如果用力 向手心吹气,则会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会感觉更冷。8. 在家洗澡时浴室内的镜子常常出现“哈气”,十分不方便,现在有一种防雾镜,就是在普通镜子后面装有电热丝,洗澡时只要接通电路就不会出现“哈 气”,请你说明“哈气”产生的原因以及防雾镜是怎样避免产生的?答:洗澡时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后液化成小水滴附于镜面上

14、,使 镜面出现“哈气”,防雾镜接通电路后电热丝发热,使镜面温度升高,水蒸气遇到 温度较高的镜面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从而避免了镜面出现“哈气”。9. 在炎热的夏天,把茶叶从冰箱中取出来后,能否马上打开包装?为什么?答:不能。因为一打开茶叶的包装周围的空气就会马上进入包装袋中,茶叶的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茶叶容易受潮变质。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挂在通风处;将衣 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 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如下图所示两种题型) 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 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 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 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