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31512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九年级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项练习题 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班级姓名 1、读下面的诗,完成16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

2、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_。(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2、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

3、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答: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地白”的意思是。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最接近。(2)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 (3)说说“今夜月明

4、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

5、作简要赏析。_。(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4)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答:(5)“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答:6、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3题。(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淮上与友人别李白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

6、溪。扬予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1分)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2分),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1分)。(1分)(3)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B两首涛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

7、了友人之间的深厚隋感。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的感受。(4分) 8、阅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一首词,完成13题。风雨送春归,俏也不争春,雪迎春到。只把眷来报。已是悬崖百丈冰,待到山花烂漫时,犹有花枝俏。她在丛中笑。(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2分)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

8、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9、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句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3)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4)赏析“带月荷锄归”一句

10、(结合本诗说说陶诗的风格)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1分)“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1分)(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11、) 11、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2)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答:(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50字左右) 12、读诗,然后回答14题(4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

12、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

13、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1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12题。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填原文)的道理。其中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怎样

14、的心境?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用的非常精妙,换成“望”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4)“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 15、读行路难一诗,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作者连用、四个动词,形象的表现了。 (2)、请用诗中语句具体解说作者“行路”之“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写到了哪两个人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 、李白不愧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总能让人感到一种积极的追求和乐观的自信。这一点,你能从诗中感觉到吗? 16、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游山西诗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义是, 后比喻。(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B颔联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