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31417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野调查的含义及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野调查技术第一节 个体访谈在一个田野典型调查中,研究者先要选择调查者作为样本,然后利用标准化的 问卷来进行调查。1、制定访谈提纲制定一个好的、有效的访谈提纲,是个体访谈的第一步2、访谈对象选择寻找一个合适的访谈对象,即报导人来合作,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特点之3、访谈中的提问当调查者向访谈对象提问并以此做为收集资料的方式时,变量通常是需要操作化的4、访谈中的互动融洽和谐的关系意味着调查者和访谈对象之间关系的协调。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来说,它意味着报告人是友好的,值得信任的,可以提供帮助的。5、访谈记录如何去做记录?调查者要记录他所观察到的、访谈对象告知的东西。如果访 谈对象的话语没有记录下来,那么研

2、究者与访谈对象之间最有价值的关系就浪费了。因此要用有效的方法记录下田野资料,供日后分析。第二节 问卷问卷在人类学调查中时常会到,问卷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和调查研究直接相关,因此,问卷的建构对于调查者来说就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技巧。1、问卷设计2、抽样方法3、问卷的适用场合问卷可以使用在个人深入访谈中,也可以使用在基本资料收集中第三节 座谈会座谈会的形式不拘,主要是要求不同年龄、利益、性别和社会层次等的人聚集 在一起,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真实事件,或者虚构一个“事件”,设计一个情景 式(si tua ti onal)的舞台,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1、制定座谈会提纲座谈会是一种集体诉求的途径,

3、因此座谈会的提纲应该是参与者共同关心的和热衷的,不应涉及到个体资料的收集,或者是针对个人情况的问题2、座谈会对象选择座谈会对象并不是越多越好,为了便于交流,对象选择数目要有一定的限制3、控制会场局面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参加座谈会的入选,亦要根据座谈会的 目的和要求,事先酝酿好调查提纲。还要指定专人负责录音、照像、记笔记和 整理资料。4、座谈会的适用场合座谈会可以应用于使自己熟悉一项新的田野研究;或是在报道人的见解下 得出假设;或是评估不同的研究地点或是研究人群;或是获得参与者对先前研 究结果的说明。第四节 观察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说明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及相互作用,观察是我们得

4、出有关人们行为的可信报道的最佳途径1、观察的种类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系统观察2、观察的技巧观察可以分为确定观察问题,指定观察计划,设计观察提纲,进入研究现场,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资料,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检验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等,虽然之间相对独立,但是分界并不明显3、观察的记录方式观察的记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实地笔记,个人笔记,方法笔记, 理论笔记第五节 文献法文献,涵盖广泛的档案资料公共的,官方的,宗教的,制度的,商务企业 的资料,私人文件与数据库,同时还包括了批评性分析的方法。当人类学家大 胆地研究文献的时候,必须学会运用历史学家用以衡量书面证据可靠性的那套 评估准则。1、文

5、献资料的类型一种类型是来自官方的地方志书、历史文献,史志传记等等;一种类型来自民间的族谱、歌谣、神话、民间传说、信函、碑刻铭记、私 人记录、民间藏书、民间契约文书、私人书信、民间“公文”比如公示的乡规 民约、通告、祭祀庆典的告示2、收集文献资料的途径文献资料的收集要保证有系统性,在时间上可以做灵活的安排3/类型文献资料的用途第六节 口述史1、 什么是口述史口述史建基于/以历史重建为目,对过去事件亲历者的采访,更强调访谈对象的平民性、边缘性2、 口述史的基本要点口述史有两个基本条件需要满足:首先,整个过程须经规范操作;其次,为避 免单纯口述方法表现力的单薄,需要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结 合,这样才能使口述史的效用最大化3、口述史对象的选择4、口述史的记录口述史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现场录音、录像、原始手稿、笔记、照片及相关资料等。第七节 影像技术利用照相机、电影摄影机和录像设备来形象地纪录和保存人类学的田野资料, 大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只靠口头和笔头搜集记录田野资料的传统做法,为田野作 业开辟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