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31406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曾 志曾记得,在我刚进入城厢小学时,上过一堂公开教学课,内容是桂林山水,在讲授这堂课时,我从学生的本位出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本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一开始我亲切地问:“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知道我国有哪些风景名胜区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一个个兴奋极了,争着抢着发言。我趁机诱导,推波助澜,动员学生分小组交流,让他们把自己了解的风景名胜介绍给小组成员听。此时,同时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什么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峨眉山、西湖、漓江一个个如数家珍。接下来,我用赞赏的语气说:“同学们知道的地方可真多,实在让老师羡慕(学生们

2、得意洋洋,精神抖擞)。今天老师将与大家一起出发,奔赴桂林,去欣赏桂林的山水(边讲边板书课题),好不好?学生吗拍手叫好。”我随即出示漓江水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要求他们分小组讨论,说一说漓江水的特点(学生们议论纷纷,气氛非常热烈)。之后,我肯定地说:“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出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亲自感受一下漓江水的美。”(学生自由找句、读句)然后,我又请他们交流一下朗读的感受。(学生们有的说:“老师,我认为要读得慢些。”有的说:“老师,我认为要读得轻一些。”)在赞许学生们朗读有技巧之后,我提议配上音乐,进一步体会漓江水的美(

3、配乐朗诵,学生们听得入神,悄无声息)在讲述“桂林的山”这一部分时,我又采用话语导入:“漓江的水既清又静也很绿,连老师都深深地迷上了这美丽而神奇的地方。那么桂林的山又如何呢?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桂林山的画面)看着这些奇山,你会觉得它们像什么呢?(学生纷纷说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这时,我又动员学生试着把这些山画出来,(学生们劲头十足,互相品评,有的还着了色)。然后,我选取了一些优秀作品向大家展示,要学生对照课文分别说说这些画画的是文中哪些句子的内容,相应的又该怎么读(学生展开讨论)在拓展部分中,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假如

4、你是导游,你将怎样向游客介绍桂林(分小组自由介绍)。”最后,我布置一道口语作业“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旅行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家后,把桂林山水的美介绍给你的父母听,好吗?”【案例点评】“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且还应重视身体的、情感的、审美的各方面的人的发展。”一堂好课,应该是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的(当然,不是面面俱到)。为此,老师应从课程内容出发,有机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曾志老师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改变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重点”的常规,采用了以活动为主,实施“听、说、读、画、议”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具体来说,该案例有着以下三方面的优点:一、构建了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的活动都是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的,没有太大的压力,只有无限的潜力。二、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角色。在这课堂中,教师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因为教师并没在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而是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探究、讨论、质疑,促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三、促进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这堂课中,学生既可以坐下来欣赏配乐朗诵,又可以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既可以展示自己的绘画功底,又可以彰显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