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31397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思考 XX县区农牧局李安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消费安全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国际国内均出现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期安徽的毒姜,前几年的奶制品“三聚氰胺”等事件,已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已成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已成为政

2、府高度重视和社会特别关注的热点。为了全面提高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笔者就如何营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工作和消费环境作一定浅显思考。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现状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自2006年以来,我县极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先后制定了XX县区无公害蔬菜发展规划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到目前为止,全县初步建起了一套蔬菜等农产品质 1量安全保障体系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二)农产品安全生产情况 我县自然条

3、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境内暂无重大工业、企业,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据调查统计,我县201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7.01万吨;油料2.89万吨;蔬菜(辣椒)40.6万吨,其中干辣椒产量2.8万吨,鲜蔬菜产量37.8万吨;生猪出栏50.20万头;牛出栏1.34万头;羊出栏2.69万只;禽类出栏315.21万羽;肉类总产7.24万吨,禽蛋产量达0.5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311万吨。从以上数据可看出蔬菜产业是我县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 (三)全县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我县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国家政策扶持和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重视下,发展较快。2007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2008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

4、8个,2009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个,2010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2011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4个,2012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2013年第一季度成立5个,合计194个。其中:种植类134个(果蔬类51个,农作物10个,高梁6个,金银花8个,茶叶3个,魔玉2个,烤烟类37个,薯类16个,中药材1个);养殖类30个。但这194个当中基本运行的只有170个,薯类基本上未运行,正式录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网128个。 (四)“三品一标”认证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底全县累计完成7个无公害农产品(蔬菜)认证(其中4个在2012年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2换证1个,无公害产

5、地3个,无公害蔬菜产品6个,回归鸡蛋1个,正在培育有机农产品基地一个。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一)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自2009年以来,我县主要采用海红鑫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对从基地、超市和市场抽取的农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进行农药残留情况检测,检测项目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总的残留量检测样品主要从15个乡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县城内食为天和蓝天市场、兴隆和福乐多超市抽取。每月2-4次不定期进行农残例行抽检外,还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开展农残抽检,对检出不合格的移交执法队进行处理。2011年抽检样品625个,经速测未出现不合格产品,2012年抽检样品867个,检出2个不合格,2

6、013年7月止抽检562个,检出1个不合格,对不合格产品移交执法大队、农安股进行了处理和整改。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对违法经营、使用高毒高残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和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违法行为得到一定遏制。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体系建设情况 2006年起XX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挂靠于XX县区植保植检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县委政府和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12年根据相关部门批复正式从县植保植检站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站所,于2012年5月在县洋川镇古城路3号正式修建“XX县区农产 3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总面积564.13平方米,总投资71.229万,室内面积377.5平方米,

7、7月竣工,8月通过县级验收,9月投入使用。同时在9月签订了采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68台(套、批)合同,合同金额187.8万,目前供货已完成,在2013年6月通过了仪器采购县级验收,现正在组织进行相关培训和练习。人员从局内部调整和向社会公开招聘,2012年招聘2个,局内调整4个,2013年计划招聘1个,现实有编制人数6人,实有在岗人数5人,1人抽调局财务室。15个乡镇于2012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相应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蔬菜等农产品生产期长,存在自然环境和分散经营的特点,既存在市场风险又存在自然风险。 (一)标准化生产程度低。我县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随意性大

8、,组织化程度低,不易管理,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同时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生产标准、技术规程难以落实到位,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品牌意识不强。多数蔬菜等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重发展生产、轻开拓和质量品牌培育,重项目申报、轻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全县农产品种类多,生产记录台帐不健全、不规范,生产过程中存在不依照有关标准化规程操作的现象。 (三)检测技术人员没有检测实践经验。由于检测机构刚刚成立,检测人员都是从局内部别的专技人员中调整和向社会招聘新的技 4术人员,没有专业熟练的检测技术和专业实践经验。 (四)检测项目单一。我县现有检测技术与实际要求差距

9、很大,仅限于使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对蔬菜进行定性检测,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手段还不能满足市场准入和准出的要求。乡镇生产基地、超市、农贸市场未配备检测设施和仪器,无法开展自律性检测工作,不利于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监督管理。 (五)无财政专项检测经费。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主要是一项利用资源、能源和化学试剂等实验耗材来检测农产品中对人类有害物质农药的大量耗材工作(一支一般的氨基酸固相萃取柱都是11元,好的是30多元一支,而且是一次性的),一开展就得用资金来铺路,如无足够专项财政资金的投入,农残检测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农产品质量

10、安全环境。加强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城乡人民生活与健康,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和广度,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培训计划,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报刊、网站、会议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队伍建设 5要切实加强县级检测站技术人员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熟练掌握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服务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训

11、等多种途径充实技术力量。还要培养一批在风险评估、标准制定、质量认证等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型人才,又要培养一批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设 一要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可靠保证,要结合我县农业种植实际,对粮油、杂交水稻、蔬菜、水果金银花等主导产业进分析,有重点地制定和完善各类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并逐步将其延伸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通过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

12、、储运的标准化水平。 二要继续加强和完善检测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通过检测资质认证;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赋予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能,充实人员、改善办公条件、配备速测仪,开展当地主要农产品的检测工作。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盯自配速测仪器。形XX县区乡监测机构监督抽查与产地和销售市场日常检验检测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质量检测机构。 三要加强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6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和认证,创建名牌农产品,并对认证的农产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大力推进农产品市

13、场准入制度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市场接准入要求,强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进入农贸市场、超市销售的农产品必须具有农产品有效合格证方可销售,严禁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经销店、超市与基地对接,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基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承诺并承担责任,逐步推进农产品分级包装上市,标明产地、建立经营档案。 (五)争取和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社会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政府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经费的投入,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身体

14、健康。 (判断的原理主要是农产品中残留的有机磷、氯类农药抑制检测试剂酶的活性而产生抑制率,当抑制率越小证明农药残留越少,反之则多而不安全。我县目前判断标准为国标,当抑制率在50%以内为合格,等于或大于50%时为不合格)。 2013年8月撰写 第二篇:浅谈对桂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浅谈对桂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 钟小年郭卫泉 (XX县区农业局湖南桂东423500) 摘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水平不容乐观.因食用有毒有害农产品而引发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本文首先从XX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入手,

15、系统分析了XX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构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强XX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XX县区进一步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产品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苏丹红、三聚氰胺、硫磺姜、蛋白精、毒豆芽、染色馒头、镉大米、瘦肉精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而且也直接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举措,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加强农产品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