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大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138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写作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写作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写作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写作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作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教学大纲(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作教程教学大纲写作教程教学大纲(专科)一、课程的性质写作教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和专业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做好“会教”的准备。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写作教程是中文专科专业的一门实践性与综合性都是很强的必修基础课。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通过多种写作训练,

2、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指导中小学生作文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中要求重视理论学习,努力掌握写作规律。自觉地深入生活,丰富生活经验,熟悉写作对象。自觉地,有计划地阅读典范文章,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勤练习,多修改,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努力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三、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写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可以而且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写作理论的讲授,作家创作实例及范文的讲解,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理论到实践,注重操作,使同学把握基本的写作规律,切实提高写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1、以理论讲授、实例示范为主要手段,选

3、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2、揣摩名人作品,对名家创作实例及范文进行讲解,使学生储存写作范式。3、以训练为中心,以写作为基本形式组织教学、训练。4、强调广泛阅读,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上编基础写作32第一章写作原理10第二章写作主体6第三章写作过程12第四章网络写作4下编文体写作22第五章文学文体10第六章实用文体8第七章小学写作教学4五、开课时长、成绩考核及评定方式:本课程开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周4课时,共54个学时;考核方式采用考试(闭卷)或考查(开卷),并根据课程特点

4、把平日写作练习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写作教程,尹相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普通写作学教程,路德庆,高教出版社现代写作学新编,裴显生,江苏教育出版社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写作,蒲永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法1、课堂训练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自己的百篇文,说明写作构思情况,并让其他学生给予点评2、文章的录用及发表鼓励学生向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定期对文章的发表和录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校内各级刊物,社会上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各网站等被录用及发表的文章,教 学 内 容上编 基础写作第一章 写作原理(共10学时)

5、基本要求:了解写作的基本原理,掌握写作的系统、特性及其功能。第一节 写作的涵义(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的分类、写作的定义,对写作内涵的理解教学内容:一、文章的考释1、文章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义2、文章分类最早有“文笔说”,沿着“文笔说”划分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类,到了近代由于需要形成了“文学类”“ 实用类”“杂交类”三种文章类型。二、对写作的理解1、对写作内涵的理解:文章认识的角度不同,写作的含义也不同。2、写作的定义3、对写作定义的理解三、数字化时代的写作1、写作主体素质要求在迅速提高2、写作成品内涵不断扩大3、写作文本形式日益超越4、写作手段不断变化思考题:理解写作的定义

6、。第二节 写作系统(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写作的“四体”及关系,写作系统的组合教学内容:一、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行为过程,可以分别解决“谁来写”“写什么”“怎样写”“为谁写”的问题。二、写作主体1、写作对象的认识主体2、写作成品的制作主体三、写作客体及三种存在形态1、生活的客观形态2、生活的主观形态3、生活的文化形态四、写作的载体文章和非文章的成品五、写作受体写作受体的不同层次六、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四体”的关系思考题:分析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理解写作“四体”的关系。第三节 写作的特性(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四个特性,社会性教学内容:一、社会性1、写作对象的社会性2、写作目的的社

7、会性3、写作效益的社会性二、个体性三、综合性四、实践性思考题:分析写作的社会性。第四节 写作的功能(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写作的功能,传播功能与记载功能的区别教学内容:一、写作的直接功能和写作的价值功能二、传播功能三、记载功能:超时间的传播功能四、宣泄功能五、审美功能第五节 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写作的方法教学内容:一、学习写作的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3、又刻苦训练的思想准备4、掌握现代写作技术二、学习写作的方法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第二章 写作主体(共6学时)基本要求:认识到写作

8、主体应具备什么样的智力、能力、素质。第一节 作者的智力(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智力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思维的类型;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什么是观察;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教学内容:一、观察力(一)观察的定义(二)写作中的观察1、外部分析器2、内部分析器3、本体分析器(三)怎样进行观察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2、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3、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4、外向观察与内向观察5、静态观察与动态观察二、记忆力(一)记忆在写作中的作用(二)作者的记忆力:广博性、持久性、准备性、敏捷性(三)怎样对待遗忘三、思维力(一)思维在写作中的意义(二)思维的类型1、抽象思维2、形象思维3、灵格思维(三

9、)创造性思维的方式1、求异思维2、发散思维3、组合思维4、相似思维四、想象力(一)想象的产生1、生活是激发想象的源泉2、记忆是想象的基础3、灵感是想象的触发点4、思维是想象的必要条件5、充分的内在自由是想象的前提思考题: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的作用。第二节 作者的能力(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什么是发现能力、表现能力,理解两重转化到三重转化教学内容:一、写作的两重转化到三重转化二、发现能力(一)善于发现具有时代感的新意(二)善于发现具有价值的材料三、表现能力(一)提高表现能力1、揣摩名篇,建立写作范式2、从模仿走向创造3、博采众家之长(二)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1、提高文化修养,建立良好的语言模式

10、2、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锻造具有时代感的新鲜语言3、打破方块字的固体感,使文章称为流线型的语言艺术4、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行文思考题:在写作活动中表现能力怎样体现?第三节 作者的素质(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文化素质;情感素质,情感的融合方式教学内容:一、素质的定义二、思想素质(一)思想素质在写作中的作用1、思想决定着写作动机2、思想决定着写作题材3、思想决定着写作主旨(二)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3、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三、文化素质(一)文化素质在写作中的作用1、作者的文化素质决定文化的内涵2、作者的文化素质决定文章的取材3、作者的文化素质决定文章的

11、表现力(二)作者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1、综合文化素质2、专业文化素质3、日常文化素质四、情感素质(一)情感在写作中的作用1、激发作用2、同化作用3、感染作用(二)情感的融合方式1、激情2、心境3、热情五、意志素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毅性4、自制性思考题:意志在写作中的作用。第三章 写作过程(共1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写作活动的过程第一节 产生动机(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写作动机的产生过程及写作动机的类型教学内容:一、写作动机的效应(一)使作者意识到需要,激发起热情,唤起写作行动(二)使写作行为只想一定目标(三)是写作行为坚持下去,并及时调整写作活动方向和强度二、写作动机的产生过程(一)写

12、作动机的萌动阶段(二)写作动机的萌发阶段(三)写作主导动机的确立阶段三、写作动机的触发(一)在客观环境中触发写作动机(二)在主观情感推动下触发写作动机(三)在读者反馈激励下触发写作动机四、写作动机类型(一)缺乏性写作动机(二)丰富性写作动机思考题:缺乏性写作动机和丰富性写作动机怎样产生第二节 确定主旨(共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主旨的作用,主旨的确立教学内容:一、主旨是文章的灵魂(一)什么是主旨1、主旨的类型2、正确理解主旨(二)主旨的作用1、主旨是文章的统帅2、主旨决定文章的价值二、确定主旨的要求(一)正确1、符合客观实际2、符合作者实际(二)新颖1、时代特色2、独具慧眼(三)深刻三、确定主旨

13、的过程(一)联想:在长期实践中酝酿1、纵横联想2、反转联想3、联环联想(二)开掘:在反复提炼中升华1、从生活中显现哲理2、从先相中寻觅深意四、确定主旨的方法(一)主旨内视的方法1、比较筛选法2、收敛拓深法3、反向求索发(二)主旨外现地方法1、寓理物中2、求理事中思考题:看教材后的短文,生发出不少于三个主旨第三节 选用材料(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选材的原则教学内容:一、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一)材料的摄取和使用1、取材阶段2、选材阶段3、用材阶段(二)材料的作用1、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2、材料是表现主旨的依据二、选材的原则(一)贵真1、文不容伪2、文学是真实的谎言(二)贵当1、善于选择最能表现主旨

14、的材料2、忍痛割舍与主旨无关的材料(三)贵精1、动人春色不需多2、没有可有可无的材料(四)贵新三、选材注意事项(一)精于鉴别(二)巧于剪裁思考题:为什么说文学是真实的谎言第四节 安排结构(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结构安排的原则教学内容:一、结构式文章的骨骼(一)结构的重要性(二)结构与作者的思路二、安排结构的原则(一)整体性原则(二)适应性原则(三)创新性原则三、怎样安排结构(一)选取最佳角度(二)设置线索脉络(三)谋划开头结尾(四)安排层次段落(五)巧妙过度照应思考题:区分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第五节 语言表达及修改(共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使用语言的基本要求,理解语言特性教学内容:一、语言的特性(一)抽绎性(二)语境性(三)中介性(四)个体性二、正确使用语言的基本要求1、准确2、简练3、生动4、适体5、培养语感三、修改的意义(一)修改可以提高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