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313204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作业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操作指引书保证焚烧炉垃圾燃烧稳定,应时刻掌握炉膛燃烧状况,做到勤检查、勤分析、勤联系、勤调节,使锅炉的各项参数维持稳定运营。锅炉燃烧稳定一方面要理解垃圾源头,通过控制入炉垃圾的合理发酵时间、合理的拌料、合理的料层厚度、合理的配风、合理的火床长度,保证炉排下部风室不漏风等。一、 入炉垃圾的控制:1、 发酵区卸料门口垃圾要抓出一条排水沟,保证垃圾池渗滤液隔栅前畅通,不被垃圾阻断渗滤液流入渗沥液收集池。2、 入炉垃圾必须通过充足的发酵:一般在57天,但并非发酵的时间越长越好。3、 入炉垃圾的对的选择:投料时上部表层垃圾先抓开几抓放置在新垃圾区发酵,底部垃圾应和中部垃圾掺烧,如最底部

2、垃圾的确不好烧应抓至新垃圾区均匀混合。因素是顶部垃圾比重轻不耐燃,发酵时间短;底部垃圾水分大泥土多。4、 对的的拌料、配料:拌料时应当控制合理的松散高度(约3m),太低料松散不开,太高会由于重力的惯性冲击反而把料压实;底部垃圾合理与中部垃圾掺烧。5、 投料的时候也有讲究,应当均匀的投在落料槽处(不仅可以避免料斗搭桥,并且还便于垃圾进入炉膛后,铺料比较均匀,不会导致一边厚、一边薄的现象,这样对燃烧有利),并且料斗内尽量保持略低料位(料太多就容易压的太实,到炉排上不利于风的穿透;料太少又容易导致料斗串风;以沉没落料槽竖直段为最佳)。6、 司炉操作员应与垃圾抓吊司机加强联系,当司炉发现入炉垃圾热值变

3、化较大时应及时反馈给值长告知垃圾吊司机,调配入炉垃圾热值配比。垃圾吊司机在换区、换料时应提前告知司炉做好调节。二、 料层厚度的控制:1、 燃烧经充足发酵过的垃圾,这种垃圾往往很容易燃烧,我们应当注意控制料层厚度和一次风的风量,可以把料层厚度合适的放厚(一般放在700800mm),否则垃圾不耐燃,容易烧透甚至脱火。当发现料层薄的时候,应当加快给料和炉排的速度及时补料,避免脱火状况发生。一次风可以采用小风量运营,够穿透料层就行,由于垃圾好烧,大风量使垃圾燃烧较快,垃圾不耐燃很容易浮现烧透而脱火的状况。并且风量大了会导致垃圾燃烧迅速,不好控制炉温,一但超温受热面很容易结焦,因此炉温一定要严格控制炉温

4、在801050之间。燃烧高热值垃圾时应通过调大二次风风量来协助控制炉温,必要时可以掺些发酵时间不够甚至未发酵过的垃圾或者将火床缩短。2、 燃烧通过正常发酵的垃圾,这种垃圾比较容易燃烧,同样我们应当注意控制料层厚度和一次风风量,可以把料层厚度控制在600700m以内,根据氧量合理配风,根据燃烧调节蒸汽预热器的出口风温,保持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度在180以上。3、 燃烧发酵时间不够的垃圾热值低,一方面保持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度在200以上,控制好料层厚度在60700mm,太厚了风穿不透易焖火,太薄了不耐燃易脱火。燃烧时将炉排上的火床合适拉长,控制火床在燃I段燃烧,以不跑生料为准,这样做目的是保证进入炉

5、膛新料有足够的烘干时间和燃烧时间。必要时可以缩短炉排的开间隔时间,但停间隔时间也应当做相应的调节,这样做目的是勤翻料,但要控制好不要翻的太快,由于炉排上的料翻太快反而不利于燃烧。三、 看火:目的是观测目前垃圾着火状况,为燃烧对的调节提供根据。1、 看料层厚度:第一区为干燥易燃区,料层厚度控制在70800m;第二区为燃烧I段主燃区,料层厚度控制在600700mm;第三区为燃烧II段主燃区,料层厚度控制在4000;第四区为燃烬区,料层厚度控制在100300m。2、 看火床:正常的火孔分布状况,火孔前移,火床偏短;火孔后移,火床偏长,燃烬区剩余可燃物烧不烬或者跑红渣。3、 看炉渣状况:(0030mm

6、)以落入落渣竖井的灰渣不跑生料和红渣为宜:灰渣太薄,容易串风,太厚影响前部料层运动或者导致炉排过负荷卡死。4、 从炉前观测口看炉内火焰时,通过火焰颜色、长度及火焰的位置来判断焚烧炉运营状态,一般火焰颜色按照温度减少依次呈现白色(高温)黄色(中温)红色(低温),燃烧状态好的时候,火焰均呈白色或白色偏黄色,此时火焰高度往往很高,火苗旺盛,炉内温度较高;当火焰重要呈红色时,则火焰很短,且火苗不旺盛,炉内温度偏低。四、 合理配风,选择合适的过量空气系数根据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含氧量来进行合理配风,锅炉两侧的烟气温度应均匀,过热器两侧的烟气温差,一般不超过300;燃烧室负压应保持为-30pa至-50p之间,

7、不容许正压运营;氧量省煤器出口含氧量在36%,一次风机出口风温达到设计值200,烟气在循环风机出口风温达到设计值00;排烟温度控制在20,炉膛温度应保证烟气在50以上持续秒,这样才干保证垃圾焚烧效果和烟气中可燃物充足燃烧分解,同步一次风配风应满足中间大两头小的原则,即是中间风门的开度应当调大,两头风门的开度应当调小,这样才干满足垃圾稳定燃烧所需的空气;当燃烧工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节一、二次风量,炉温急剧下降的时候应合适减小一、二次风量,待炉温、燃烧工况有所好转(炉温有上升趋势、氧量有下降趋势)后再恢复。五、 保持炉膛温度稳定和尽量提高一次风风温。垃圾焚烧所需的一次风是通过蒸汽预热器加热后才进入

8、炉排下部风室,风温控制在200以上,一次风风温越高垃圾干燥越快,燃烧就越有利。因此,要保持一次风风温稳定和尽量提高一次风风温就必须保证蒸汽预热器正常运营及炉膛温度稳定。六、 保持稳定的炉膛负压垃圾焚烧炉炉膛负压应控制在30-50a之间,若炉膛负压太小粉尘容易向外喷,既影响环境卫生,又也许危及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若负压太大,炉膛漏风量增大,增大了引风机电耗和烟气热量损失。因此,稳定炉膛负压对保证锅炉稳定燃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七、 炉排间隔停止时间的整定不同的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是不一致的,司炉必须根据垃圾的干燥限度和焚烧效果合理调节停留时间才干让垃圾稳定燃烧和彻底焚烧。垃圾进入炉膛一方面运

9、用炉膛热量在干燥段干燥或挥发性气体垃圾着火,然后在燃烧I段和燃烧II段炉排上焚烧,通过炉排不断运动,燃I段垃圾再次落入燃烬段炉排上再燃尽、冷却,最后落入出渣机,经水冷后排出至渣坑。总之,燃烧调节要做到超前调节,勤调节,正常运营时尽量避免大幅度的调节操作,异常状况时可做大幅度的调节,但应密切监视炉膛温度变化。监盘时应密切关注火焰监视画面、氧量、炉排的运营状态、汽温、汽压、主蒸汽流量等重要参数的变化,燃烧工况发生变化时氧量变化最先体现。八、 脱火的避免与解决措施:脱火的几种状况;A、轻微脱火:炉温下降在5010之间,当火床到位后,炉温又上去。因素:、火床上垃圾着火状况较好,炉温也高,燃烧调节不及时

10、,给料没跟上,导致火床偏短,新料进来后,着火慢,导致炉温下降。、垃圾品质轻微变化。B、严重脱火:炉温下降10,二区只有零星火孔。因素:、火床严重偏短,新料进来后,将一区火孔压灭。、垃圾品质变化大,特别是最底部垃圾,水份高、比重大。解决措施:炉排上的料层应平整,避免脱火保证稳定燃烧,一方面火床一定要到位,即主燃区垃圾着火最旺;另一方面,保持料层厚薄合适,垃圾品质变化时及时调节;再次,要保证给料的均匀性和炉排的持续性,杜绝只给料不动炉排或单动炉排不给料,如特殊状况确需要单方面调节推料或炉排应看准停止时间,及时恢复人为干预的设备。运营中应保持推料、炉排连锁运营,避免料层导致波浪形现象。九、 风量的调

11、节1、 焚烧炉在正常运营工况之下,炉膛出口温度是在5-100之间,一次风最高风温为230左右,烟气再循环的风温最高为20左右。一次风重要作用在于为垃圾燃烧提供所需的氧气,维持炉内过量空气系数在151.2内;其另一种作用是冷却炉排。二次风的重要作用在于加强炉内的气流扰动,增进炉内未燃烬的可燃气体和可燃灰分完全燃烧。2、 增长一次风的条件是炉膛内过量空气系数过低或氧量过低,当炉内燃烧工况较好一次风量较大或已达到最大,氧量值又明显偏低时,可增长烟气在循环风机风量,保证炉内燃烧工况稳定和燃料的完全燃烧。3、 当炉内燃烧工况较差或氧量明显偏高、燃料较少、风温较低时是不适宜增长一次风或烟气在循环风的,此时

12、应结合炉内的燃烧状况,燃料热值状况,炉排运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对的的判断进行风量的加减或停止再循环风机运营,炉温升高稳定后再启动再循环风机运营。4、 炉膛负压是监视燃烧的重要表计,当炉内燃烧工况发生变化时,必然迅速引起炉膛负压变化。因此,运营中必须监视好炉膛负压,根据不同的变化状况做出对的的判断,即时进行必要的调节和解决,使炉膛负压保持在-30-50a。5、 当锅炉负荷发生变化,炉膛燃烧工况变化时,为了维持正常的负压,需要对引风量进行调节。十、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的调节1、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是锅炉运营的重要监控指标之一,排烟温度的高下直接影响锅炉运营效率,排烟损失也是锅炉最大热损失。2、 运

13、营中控制合理的排烟温度对减少锅炉热损失、避免省煤器低温腐蚀、避免省煤器中给水大量汽化、避免灰渣系统中飞灰潮湿结块无法输送、保护除尘器布袋等是非常重要的。3、 调节排烟温度的措施: 稳定和强化炉内燃烧工况,合适调节炉膛负压,增进垃圾挥发份和可燃灰份的完全燃烧; 保证给水温度稳定,保持锅炉各受热面的清洁;当排烟温度低于1时,启动省煤器旁路给水系统,并加强受热面吹灰,当排烟温度高于210时可退出省煤器旁路给水系统运营,调节燃烧。十一、 典型的燃烧状态调节措施:1、 垃圾过早完全在燃段上燃烧,燃I段料层较薄的话则火焰集中在很窄的区域,待干燥段垃圾落下来后就把火焰压灭,燃烧不能继续维持,此时需要增长燃I

14、段的料层厚度,使燃烧点退后,延长着火面积。操作手段:增长给料机和干燥段速度,加快给料量,同步在火焰恢复之前减少一次风量,待火焰恢复后再增长一次风。2、 燃烧I段料层较厚,垃圾接近燃烧I段上面燃烧, 燃烧I段料层较厚的话则阐明垃圾在燃烧段停留时间过长,燃烧速度太慢,此时需要减薄燃烧段的厚度,加快燃烧。操作手段:合适增长燃烧I段的一次风量,提高燃烧I段炉排速度比率。3、 燃烧段料层较厚,垃圾在燃烧I段和燃烧I段的前半部分燃烧,如果垃圾层较薄燃烧可以继续维持,则可以不用调节。如果垃圾层较厚,垃圾水分较多不容易燃烧,并且燃烬点有向燃烬段移动的趋势的话,则需要及时采用措施。操作手段:增长燃烧I段一次风量

15、,调节燃烧II段的炉排速度,摊薄上面的垃圾,增进在燃烧II段的燃烧。4、 垃圾在燃烧I段及燃烧段上面全面过火, 如果垃圾层较厚,垃圾水分较多不容易燃烧,并且燃烬点有向燃烬段移动的趋势的话,则需要及时采用措施。操作手段:增长燃烧II段一次风量,调节燃烧II段的炉排速度,摊薄上面的垃圾,增进在燃烧I段的燃烧。5、 如果垃圾堆积很厚, 则一方面增长一次风量以及燃I段空气量,然后停止给料机以及干燥段,燃烧I段,维持燃烧II段和燃烬段继续运营,以使燃I和燃II之间浮现间隙,使空气从中流出,促使垃圾从前后两端同步燃烧。待垃圾厚度有效减薄后根据燃I段剩余垃圾量状况适时投入燃I段,在垃圾能持续投入的状况下再投入干燥段和给料机。 十二、 纯熟操作焚烧炉的某些窍门1、 炉内的燃烧状况一般通过ITV进行观测确认,但当从IT中察觉到燃烧状态浮现异常时必须通过炉前观测窗对燃烧状况进行确认。从TV到炉前用自己的眼睛观测,对燃烧状态会有更加直观的理解。2、 从炉前的T看炉内火焰时,通过火焰颜色、长度及火焰的位置来判断焚烧炉运营状态,一般火焰颜色按照温度减少依次呈现白色(高温)黄色(中温)红色(低温),燃烧状态好的时候,火焰均呈白色或白色偏黄色,此时火焰高度往往很高,火苗旺盛,炉内温度较高;当火焰重要呈红色时,则火焰很短,且火苗不旺盛,炉内温度偏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