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1240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严格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操作:(1)前期准备 施工测量放样认真做好施工测量和放样,确定道路中线桩和边线桩,特别要 保证曲线准确、顺直,调整好纵坡与横坡度,对纵坡平顺的地段进行 调整。 修补坑洞对坑洞要认真清理挖成大致方正,填补水泥结。松散路面、弹 簧路面均要挖除原路面,填入水泥结石,并整平碾压密实。 在基层修复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沥青面层。并及时铺筑下 封层,尽快铺筑沥青面层,防止基层因曝晒出现开裂。 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 程中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对各种施工机具作全面检查,并经调 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数量

2、足够,施工能力配套.(2)沥青面层施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充分利用同类道路与同类材料的施工实践经验,经配合比设计确定混 合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的各类沥青砼混合料应符合 马歇尔试验设计要求的技术标准,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沥青碎石混 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 论证确定;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施 工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 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调整水泥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 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

3、合料必须在沥青拌和厂(场、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 拌和厂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拌和 厂和工地现场距离应充分考虑交通堵塞的可能,且不致因颠簸造成混 合料离析。拌和厂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各种集料必须分隔贮存, 细集料场应设防雨顶棚,料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严禁泥土污 染集料。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间歇式拌和机要求总拌 和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拌和除尘设备完好,达到环保要求。冷料仓 的数量满足配合比的要求,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的能力.间歇式拌 和机要求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各传感器 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拌和温度等参数。

4、按台班统计 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和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 有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 振动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回收粉必须 全部废弃,不得回收利用。对因除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 矿粉。间歇式拌和振动筛规格应与矿料规格相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 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其余筛的设置应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仓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量不同的筛孔组合。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离析现象.间歇式拌 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45秒(其中干

5、拌时间不少于510秒)。 掺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温度宜通过在135C及175C条件下测定的粘度一温度曲线按下表的 规定确定。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温度的适宜温度粘度适宜于拌合的沥青混合料粘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粘度测定方法表(0.17 土(0.28土0.03)T06观粘度0.02)Pa - sPa . s25运(170 土 20 )(280 土T06动粘度mm2/s30)mm2/s19赛(85土10) s(140土15) sT06波特粘度2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 急刹车、急转弯。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必须清

6、扫干净,在车厢上涂一薄 层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剂或防腐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混合料在运 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滴漏,应采取措施避免。运料车 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否则 宜设水池洗净轮胎进入工程现场。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地点凭运料单接 收,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 得铺筑.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停住,空挡等 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辅机。在有条件时, 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车经二次拌和后向摊铺机连续均匀地供 料。运料车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如有剩余, 应及时清除

7、,防止硬结. 沥青混合料的保温运输时必须覆盖保温,建议采用两层帆布,中间夹泡沫塑料以 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 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宣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机的受料斗 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摊铺沥青混合料时,一台摊铺机的铺 筑宽度不宜超过6m,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不 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6m/min,改性沥 青及SMA混合料宜放慢至13m/min。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混合 料建议采用非接触平衡梁。

8、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在面层全面施工前应修筑试验段,以取得达到规定压实度各 种压实机械的碾压遍数和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 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 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的 碾压步骤,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碾压效果。压路 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 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 得在相同的断面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km/h)压路机类型初压复压终压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适宜最大钢筒式

9、压路机234356366轮胎式压路机234356468振动式压路机23 (振动或静压)3(振动或静压)34。5 (振动)5(振动)36 (静压)6(静压)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有混合料沾轮应立即清除。对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柴油。轮胎压路机开始碾 压阶段,可适当烘烤、涂刷少量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也可少量喷水, 并先到高温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之后停止洒水.轮胎压路机轮胎 外围宜加设围裙保温。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调头、 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 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

10、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在多雨地区的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中,面层的均匀性、压实度和 渗水系数是三项最重要的指标,是确保路面稳定正常使用的关键要素. 施工中机动车道压实度应不小于实验窒标准密度的96%,人行道压 实度应不小于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5%。将沥青路面的渗水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下,是降低沥青路面 水损害的重要途径。在面层施工中,建议对3个面层均进行渗水系数 的测定,技术标准为面层上的渗水系数普通沥青混凝土不大于 300ml/min,改性沥青混凝土不大于200ml/min,或根据现场技术指导 意见。对局部渗水系数较大的区域应进行处理。 接缝a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

11、密、 平顺。b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控制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已铺混合料 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 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 后用人工摊铺将半幅上面的混合物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 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 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应铺开15cm以上, 表层的纵缝顺直,且宜留在车道区画线位置上。c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缝均应错位1cm以上。并采用斜接 缝。铺筑接缝时,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 以加强新旧混合料

12、的粘结.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的混合料铲除.d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cm.搭接外应 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 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缝应充分压实搭接平整。平接缝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f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 符合要求者,趁混合料尚未冷却立即处理。g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 的混合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 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层上为止,再改变纵向碾压。当时 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压 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 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