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311990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实施中和思考相伴随的。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这次给大家整理了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1一、活动目标 、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竹筷、铅

2、笔、塑料梳子、绸布、海棉、泡沫、铁钉、记录卡。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三、重难点分析重点: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难点: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四、活动过程:(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绸布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

3、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尺子和衣服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三)大胆猜想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2、幼儿先自己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四)尝试操作1、幼儿动手操作,把竹筷、铅笔、塑料尺、铁钉分别和绸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线、碎纸屑,验证猜想结果。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

4、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六)游戏头发飞起来1、教师示范游戏,将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2、幼儿互相结对做摩擦游戏,先让每个男孩和女孩对应。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游戏,并请操作好的幼儿到前边演示。经过演示,看谁先把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2活动目标1、通过看、摸、闻、掰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1、蒜头人手一个、种植用纸杯每组两个、纸盒每组一个;2、已经发芽的蒜头一个、小刀一把。活动过程1、出示蒜头,猜一猜它叫什么名

5、字?看一看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2、幼儿人手一个蒜头,有序地观察、探索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闻一闻,发现了什么?这种气味你喜欢吗?它有什么用处?(杀菌、除腥味、驱虫)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数一数一个掰开的蒜头有几个“小宝宝”(蒜瓣),给它们排排队;想一想你给蒜瓣宝宝排的队象什么。3、交流、分享你发现了蒜头的什么秘密?请你来说说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为什么有的蒜瓣宝宝的头上有绿绿的小芽?4、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小朋友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发芽的蒜瓣)为什么和我们刚才看的蒜瓣宝宝不一样呢?5、分组种植蒜瓣,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种子的发

6、芽现象春天到了蒜瓣宝宝发芽了,我们也来种植蒜瓣宝宝吧!请幼儿在自己的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纸杯中,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给蒜瓣浇水。6、延伸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还有哪些种子也发芽了!幼儿观察事物的教案中班3设计意图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下课后常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观察着什么。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原来孩子们正在观察小蚂蚁。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我与孩子们一起用诱饵捕捉了蚂蚁,放进了昆虫盒。并设计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蚂蚁,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

7、生活习性。活动准备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察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幼儿的观察情况作成课件。2、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准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3、用诱饵捕捉蚂蚁,放进昆虫盒。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路陡,只怕跌进热锅里。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二、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教师提问:(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2)蚂蚁长得什么样?(3)小

8、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三、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四、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五、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六、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七、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活动延伸1、教师(或家长)把幼儿观察发现后的绘画作品,用简单的文字注释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2、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