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311743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云南是中国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在云南,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 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维持在 70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五位,单产1162.8公斤,总产607万吨,居全国第三 位;总产值26.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2亿元,工业产值4.5亿元;涉及农业人 口 1300万人,占全省农民总人口数的36.8%。“十五”规划以来,省委、省政府 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把它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 内容,从产业规划、技术推广、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各个方面全面加大了支持力 度。但是,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

2、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 到很好的解决,必将对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阻碍云 南省将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的实现。4.1马铃薯种植业中存在的问题4.1.1基础条件差:土地分散、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土壤肥力和道路交 通运输)。基础设施差,整体生产水平不高。云南是一个山区面积占90%以上的省份, 马铃薯主产区又都集中在冷凉贫困山区和半山区,这些地区土壤贫脊,灌溉条件 差,加上农户科技素质低,贫困对生产投入不足,致使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单产 较低。与全国发达省区的生产水平相比,单产低,与国外(如英国、荷兰等)的 平均单产3000公斤/亩相比,差距更大。4.1.2种植水平低下、

3、种植规模小导致农民种植收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目前,美国马铃薯农场面积在200公顷左右,欧洲在100公顷左右,而中国 每个农户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不到0.5公顷,与耕地的分布一样,北方较高省份单 一农户种植面积稍大一些的也就在2-3公顷,而南方有的地方一家农户种植面积 还不足1/15公顷:表4.1种植状况亩产(吨)价格(元)亩产值(元)种植规模(亩)每户总产值(元)美国2.610622761.210002761200中国18008007.56000比例38.46%75.33%28.97%0.75%0.22%在品种方面,品种单一,抗病性,适应性差,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加工专用 型品种严重缺乏,高淀粉加工

4、专用品种在实际生产运用中极少。4.2马铃薯加工业中存在的问题4.2.1加工原料。主要集中于下列方面:(1)原料品质低下。(2)加工型专用品种缺乏。(3)原料供应量严重不足。优质加工型品种缺乏,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原料基地 与加工企业布局不配套,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程度低,加上运输成本高,限制了 产业的发展。4.2.2生产规模小、规模不经济从国际上通常的情况看,马铃薯加工企业的规模化成了必然选择选择,并借 助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以获得规模效益。表4.2世界主要马铃薯生产企业简表世界主要马铃薯生产企业简表国别公司名称年产量(万吨)荷兰艾维贝70德国阿姆斯兰德40法国罗盖特20丹麦KMC

5、16瑞典莱克白12其中,荷兰的20多家企业生产能力占据了全球马铃薯淀粉市场的主要份额, 5家大型企业的生产能力就占了该国加工总量的50%以上,相反,中国目前大大小小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上千家,大多数厂家的年产 量从几百吨到几千吨不等,年产量超过万吨的仅有三、五家。相比较,云南省的 马铃薯加工企业的规模更小,目前最大的云南润凯淀粉公司年最高产量也还未超 过二万吨。由于云南省的马铃薯的加工比例低,不到全国平均10%的水平,对种 植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马铃薯的生产仍以粮食和蔬菜为目标,还未真正作为一 个工业加工原料来对待;各地多以原料销售为主,加工增值差,产业化经营的程 度不高;同时,现有的加工企业

6、,生产规模不大,产品单一,无综合性的深加工 利用,产业链短,转化率和增值倍数低。如我省目前的加工企业天使、子弟、上 好佳、嘉华、润凯和鑫海等,产品以炸片、薯条和淀粉为主。鲜薯加工总能力仅 为30万吨左右,与全省年产近500万吨鲜薯量(实际产量更大)相比,相距甚 远。就是说,我省加工企业还未真正形成具有一定国际国内竞争力、辐射带动能 力强、加工产业链长和增值率高的龙头企业。4.2.3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发达国家以消费加工后的马铃薯产品为主,比如美国的加工率高达80%。其 中加工的食品包括炸薯条、炸薯片、脆片、薯泥、脱水薯片(条、泥)膨化薯片、 烘烤马铃薯、快餐食品、风味食品、方便半成品等。在整个

7、马铃薯加工品中,又 以淀粉加工居首位。世界淀粉总产量近1000万吨,其中马铃薯淀粉约120万吨, 居第二位。在淀粉产品中,原淀粉仅占28%,其余为变性淀粉和淀粉糖等。目前 世界淀粉深加工产品达2000多吨,主要包括预期糊化淀粉类、酸变性淀粉类、 酯化淀粉类、醚化淀粉类、交联淀粉类、氧化淀粉类、接枝共聚淀分类、淀粉塑 料以及低聚糖类等。此外,通过发酵工业转化增值的产品包括酒精、甘油、酶制 剂、有机酸、氨基酸等。相比较,目前中国马铃薯淀粉加工量在马铃薯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小,而加 工品中90%以上又都是原淀粉,变性淀粉生产能力小。4.3农业产业化配套体系缺乏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不配套、

8、管理手段不健全,相关的种 薯、农药化肥等农资供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严重缺乏,科研及生产与产品加工、 销售严重脱节。尤其是农业科研、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种薯成为产业发展的瓶 颈问题。4.3.1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在我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拨款从1985年后就一直呈下降趋势。农业 科研投入的减少,直接导致了 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科研工作没有重大技术创新, 有分量的科研成果数量下降,科研成果转化在低位徘徊,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萎 缩,也直接影响了科研推广工作。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农业推广 机构的市场取向,盲目给推广机构“断奶”,致使农业推广机构网破、线断。到 1994年,新中国培养的近15

9、0万农科大中专毕业生有50%的已跳出“农门”。由于上述原因,致使农业新技术推广缺乏试验、示范等必要手续,以至假冒 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直接影响了农业科研、科技成果的信誉,对农业科技造成极 大的危害。4.3.2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优良品种、种薯生产和供应体 系不健全良种是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良种 选育和种薯生产、商品薯生产、马铃薯加工和产品市场营销四个重要环节构成了 马铃薯产业链,马铃薯良种繁育和供应体系,商品薯基地是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发 展的基础。目前,马铃薯单产低、退化严重、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严重制约农民 经济收入和马铃薯产业发展,因此采用健康无病、优质

10、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是提 高其经济效益、增加产量的关键所在。尤其选育优质加工品种对提高产值、4.3.2.1目前脱毒种薯推广运用情况马铃薯脱毒种薯增产效益早在70年代就已被生产所证实,并作为一项马铃 薯生产的重要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在国外主要马铃薯生产国家,利用脱毒技 术进行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已成为一项法律化的制度全面普及。荷兰、英国、法国, 德国均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马铃薯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马铃薯生产在其农业种 植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荷兰,每年出口种薯45万吨,种薯出口到 50多个国家和地区,脱毒种薯已在马铃薯生产上全面推广,在马铃薯种薯生产 上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制度,种薯和商品薯

11、生产者每年要进行申请,购买种 薯,每个种植者只能生产同一级别的种薯,并进行严格的田间检查和病毒检测才 能作为种薯出售。因此荷兰的马铃薯单产水平达到平均每亩3000公斤以上。 在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脱毒快繁技术推广脱毒种薯以来,马铃薯脱毒种 薯的应用普及率现在才达到20%左右(而且很多所谓的种薯都不是严格意义上 的脱毒种薯),与实际种植面积之间差距悬殊。很多地区马铃薯繁种体系与繁种 制度不健全,大部份地区不得不仍然沿用落后的自留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生产,平 均单产也就只能维持在1000公斤左右的水平。如果选用优质良种,则情况将大 不一样,因此优良的薯种在我国是供不应求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4

12、.3.2.2造成脱毒种薯应用率低下原因的分析根据我的观察和研究,我认为主要原因有;1、科研及种薯生产机构科研能力分散、设施落后,种薯供应同加工企业的 需求严重脱节。我国种薯研发方面基础设施薄弱、落后,技术力量分散,存在大量低水平重 复性工作,成果转化率低;缺乏有关的生产、加工、流通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 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单位大多忽视质量管理,虽有各类 技术规程,也只是流于形式,尚未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尤其是近两年,种薯由于质量低劣而导致的卖难、滞销问题已成为困扰种薯生产、 经营单位的主要原因。2、储藏条件差,储藏技术不过关马铃薯种薯储藏库是种薯供

13、应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环节,马铃薯种薯 储藏不同于其他农作物种子的储藏,其储藏难度大,对储藏设施要求高。以水稻、 小麦和玉米玉米为例,这三种作物种子水分含量仅为13%左右,每亩需种量为 2-5KG农户在家中普通条件下即可储藏;而马铃薯种薯水分含量约在70-80%,每 亩需种量为200KG左右。由于马铃薯种薯体积大水份含量高,是一个活的有机体, 在通常条件下是无法保证种薯质量的。目前,不但农民自身无储藏能力,现有的 种薯生产机构也缺乏符合种薯储藏条件的专业储藏库,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储藏设 备和科学的加工技术,自动化控制设备不先进、不完善,导致烂窖、发芽和低温 还原糖含量增加等问题,每年全国因此

14、而损失巨大,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仓储 设施,即便是生产出了优质种薯还是不能解决我国的种薯供应问题。3、投资主体问题:无大企业、大资金进入由于马铃薯的主要种植区在贫困地区,因此育种机构也设在这些地区,投资 主体大多以农业部门的科技人员创建、或县级政府投资的种薯生产机构,导致其 技术水平、观念、设施落后。生产水平和能力、病毒检测、控制能力低,年生产 能力多为几十万粒,且产品质量达不到严格意义上的种薯标准,市场化运作能力 弱,生产成本较高,在0.25元/粒以上。国内种薯生产机构年生产能力最大的不 足1000万粒。4、农民购买优质种薯的经济能力有限,加之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较差,种 薯销售服务网络不健全

15、等原因,极大地制约了他们购买使用脱毒种薯的积极性, 阻碍了优质脱毒种薯的推广速度。5、“洋”种薯不能适应我国国情脱毒种薯巨大的供需缺口使许多马铃薯种薯出口大国看到了巨大商机。现在 已有荷兰、美国、加拿大分别向我国提出出口脱毒种薯的申请。2000年澳大利 亚泰尼科公司已经在云南省建起了微型脱毒种薯繁育厂,并已开始生产种薯。显 然,看好中国市场、打开中国市场,是各马铃薯大国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使用价 格昂贵的进口种薯并不适合我国国情。马铃薯种薯主要出口国荷兰通过海运到我 国上海口岸的一级种薯价格为60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4000元/吨以上。同时 还规定如果用于生产,还需按实际种植面积每年收取品种专

16、利使用费。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二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