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职高数学教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10239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职高数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探职高数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探职高数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职高数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职高数学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职高数学教学通江县实验中学 苏建华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进行了一些粗浅探索。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首先,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你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打击他们,这

2、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其次,化枯燥为趣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在讲椭圆这一节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椭圆这一基本图形,我做了一简单的教具,利用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在同学的面前画出椭圆来。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椭圆了。 再次,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

3、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完椭圆这一节后,就是双曲线这一节了,在讲双曲线这一节之前,我便给同学出了思考题: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是常数的点的轨迹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并让同学们分组动手建立一个模型,自己去探索。没想到同学们对此还很感兴趣。经过同学们的共同讨论和实验,得出了正确结论。 二、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应;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中,线线、线面、面面

4、平行和垂直与平面几何中的线线平行和垂直;二面角和平面几何中的角;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如:“立体几何”教学联想回顾平面几何知识,可以将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关于“垂直”、“平行”的概念相对比,通过分析它们的异同,加深学生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函数”教学可

5、以将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高中关于“函数的定义”相对比,使学生掌握前者重在“变量的依赖关系”,后者则是集合的观点,区别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与本质上的联系,认识高中阶段函数定义的严谨性。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为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课外辅导,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如对后进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应帮助其

6、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一般不予直接讲解,而是多进行启发,做到点到为止,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将走入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外辅导时,要多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四、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

7、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热切要求和企盼。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我们所遇到的数学问题肯定比其他学科要多,别把这些问题埋藏在肚子里,拿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同探索,与人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其次,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学生每天可以去回忆这些问题:今天学习了哪些数学概念、数学原理?这些数学知识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主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什么?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同样是需要记忆的,但更要注重知识的理解。有些同学今天所学内容,今天的作业会做,可是过一些时间同样的题目也不会了,或者稍微变换一下就不会了。我认为就是课堂上“一知半解”,课后又没有追问到底所造成的。缺

8、少理解、缺少自主探究的东西自然就容易忘却,特别是抽象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惟有数学精神、数学思想与数学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教育的真谛是“所有学会的东西都忘却了以后仍然留下来的那些东西”。 第三,课堂上要注重积极思考。同学们要树立“决战课堂”的思想。我们知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需要学习和考试。职高的数学课堂中往往有一种不好的习惯:老师提出了问题,学生在等待老师讲解;布置了练习,学生在等待老师校对答案。等待中白白地浪费了形成能力的黄金时期。要知道自己亲手获得的,比老师教给你的要更加容易记住。当你遇到障碍时,要专注于老师的讲解,注意老师是怎样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的,怎样引导你进行探究的。第四,要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平时老师课堂补充的易错题,作业中的易错题,测验中的易错题,都要集在一起并经常去温习(要知道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纠错、不断反思与总结的过程)。这样,别人都做错的题目,而你因为平时的注意就能做对了,你就能超越那些懒惰者。总之,职高数学教育要根据职高中学生的心理与知识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得人人学数学,做到数学大众化,不求高难度,但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能力,以达到职高数学教学真正之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