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10164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曹潇楠 一、在歌唱教学环节中,经常会有这些情况: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千篇一律。一节课就是跟着音乐一遍遍地学唱,教师没有演唱要求,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对学生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尤其是低段学生尤为明显。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创设情境,学习竞赛等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各种演唱形式如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角色扮演等来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 2、一次歌唱活动下来,学生还不记得歌词,更不用说什么有表情,有感情了。课程标准中要求:“一至二年级每学期背唱歌曲2-4首;三至五年级

2、每学期背唱歌曲2-4首。” 记住歌词在歌唱中固然很重要,但不能一味地让孩子记歌词。传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唱模式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将歌词内容记住,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就能背唱歌曲。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比如按照歌词编儿歌、编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完善课堂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丰富的教学语言 (1)形象的

3、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便能发现,教师的一句形象化的语言提示,往往胜过让学生做多次的机械模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淡化技能并不是不要技能。因此我们不能避重就轻,必须寻求“化技能于无痕”的教学方法,让歌唱教学这一块内容丰满起来。新课标对于12年级的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我们知道,歌唱是一门精深的技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唱出技术娴熟的歌声,而且小学生无法去理解声乐的专业术语,但我们要力求让孩子们能唱出自然而动听的声音。所以需要教师把抽象变为具象,把专业的发声方法用形象的语言来传达给学生,让师生跨越技术的障碍,更易交流。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

4、爱喊爱唱,自控能力较差,而且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课堂上,除了用富有童趣的练声曲练习发声外,我还用形象的语言对他们的声音进行评价,帮助他们找到自然的发声方法。 (2)赏识的语言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赏识,赏识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赏、最大的鼓励。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就像教育要因材施教一样,赏识也要因人而赏。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要认真观察每个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赏识的语言要因人而异,不能“很好”、“不错”、“你真棒”之类的千篇一律,而且要注意过程性的评价。在我的

5、课堂上,基础好的学生我经常这样鼓励他们:不错,如果100分是满分的话,老师给你打95分,很高的分数哦!还有5分在哪里?如果你能在方面做的更好的话就能拿更高的分啦,加油!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学习更认真了。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我会这样说:今天的表现不错哦,已经能背唱歌词啦,而且坐姿也比上节课更端正,老师相信你能让我们大家看到一个更好的,对不对?学生会很认真地点头,更认真地上课。 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培养师生感情,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师生关系和谐是课堂氛围最关键的因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进入课堂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要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

6、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发展对象,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情境,激发歌唱兴趣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

7、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就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对歌曲的分析与处理 (1)从歌词入手 低年级的歌曲一般短小流畅,形象生动,简单易学,情绪一般活泼欢快,对歌曲的分析处理可从歌词着手。如二年级歌曲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这是一首结构方整,情真意切的抒情儿童歌曲。歌曲借喻“大海、蓝天、高山、森林”引申至“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上课时,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后,为学生出示歌词并提问:歌中谁把谁捧在、贴在、搂在、暖在和爱在心窝?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中谁是谁的宝宝?你为什么这

8、样认为?学生回答:浪花是大海的宝宝,我们是祖国的宝宝,因为我的妈妈就经常把我抱在怀里的,接着我再问学生:妈妈抱着你,你是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我说是温暖、开心的感觉,我进一步问:妈妈是那么爱你,你爱妈妈吗?学生响亮地回答我:爱!然后我指向歌词:祖国把我们暖在心窝,我们应该怎样?学生齐答: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接着我问: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演唱这首歌曲呢?学生回答说用亲切的声音演唱。好,让我们用亲切的声音先来朗读一下歌词吧。接着学生和我一起在伴奏中深情地朗读歌词,并根据“捧”“贴”“搂”“抱”等动词设计动作,帮助学生记忆歌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轻松地记住了歌词,并且能用饱满的情绪去演唱歌曲。

9、(2)从歌曲情绪入手 除了从歌词入手,还可通过歌曲情绪来体验歌曲。如歌曲摇篮、我的小宝宝,都是优美又抒情的摇篮曲,曲调节奏平稳,优美流畅的旋律洋溢着一片安宁的气氛。在教这两首歌时,我先提出问题:歌曲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然后请孩子们闭好眼睛,做睡觉的姿势,听我用甜美而富有童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听完后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都能体验到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然后请学生跟着钢琴用哼鸣“m”来模唱感受,营造出歌曲所表现的宁静气氛,感受妈妈对宝宝的爱。歌曲处理的方法其实有多种多样,应因歌而定,但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即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音乐情感的审美中受其陶冶,又同时去感受他人。 总之,良好的歌唱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歌唱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管教师采取哪种教学手段,都应从学生的学情和需求出发,以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童年的歌是纯真美好的,属于孩子自己的歌是令人陶醉的,愿每个孩子都能愉快的放声歌唱。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路任重而道远!我将以一颗真诚的心引导学生开启音乐之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