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二三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30907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适先生二三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胡适先生二三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胡适先生二三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胡适先生二三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胡适先生二三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胡适先生二三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适先生二三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适先生二三事胡先生是安徽徽州绩溪县人,他对于他的乡土念念不忘,常告诉我们 他的家乡的情形。徽州是个闭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贫,山地 多种茶。每逢收茶季节,茶商经由水路从金华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 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号称徽帮,其势力一度不在宁帮之下。四马 路一带就有好几家徽州馆子。1928 年至 1929年间,有一天,胡先生特别高兴,请努生、光旦和我 到一家徽州馆吃午饭。上海的徽州馆相当守旧,已经不能和新兴的广 东馆、四川馆相比,但是胡先生要我们去尝尝他的家乡风味。我们一进门,老板一眼望到胡先生,便从柜台后面站起来笑脸相迎, 满口的徽州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等我们扶着栏杆上楼的时候,老

2、板对着后面厨房大吼一声。我们落座之后,胡先生问我们是否听懂了 方才那一声大吼的意义。我们当然不懂,胡先生说:他是在喊:lsquo: 绩溪老倌,多加油啊! &rsquo:”原来绩溪是个穷地方,难得吃油大, 多加油即是特别优待老乡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在少。有两个菜 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一个是划水鱼,即红烧青鱼尾,鲜嫩无比;一个 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锦炒生面片,非常别致。缺点是味太咸,油太大。徽州人聚族而居,胡先生常夸说,姓胡的、姓汪的、姓程的、姓吴的、 姓叶的,大概都是徽州的,或是源出于徽州的。努生调侃地说:“胡 先生,如果再扩大研究下去,我们可以说中华民族起源于徽州了。” 相与拊掌大笑。吾妻季淑

3、是绩溪程氏,我在胡先生座中如遇有徽州客人,胡先生必定 这样介绍我:“这是梁某某,我们绩溪的女婿,半个徽州人。”他的记 忆力特别好,他不会忘记提起我的岳家早年在北京开设的程五峰斋, 那是一家在北京与胡开文齐名的笔墨店。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欢喝酒。有一次他的朋友结婚,请他证婚, 这是他最喜欢做的事,筵席只预备了两桌,礼毕入席,每桌备酒一壶, 不到一巡而酒已告罄。胡先生大呼添酒,侍者表示为难。主人连忙解 释,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胡先生从怀里掏出现洋一元交付侍者, 说:“不干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 赶快拿酒来。”主人无可奈何,只好添酒。事实上胡先生从不闹酒。1931

4、年春,胡先生由沪赴平,道出青岛, 我们请他到青岛大学演讲,他下榻万国疗养院。讲题是“山东在中国 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实在高明之至,对于齐鲁文化的变迁、 儒道思想的递嬗,讲得头头是道,听众无不欢喜。当晚青大设宴,胡 先生赶快从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指环给大家传观,上面刻着“戒酒”二 字,是胡太太送给他的。胡先生交游广,应酬多,几乎天天有人邀饮,家里可以无需开伙。徐 志摩曾风趣地说:“我最羡慕我们胡大哥的肠胃,天天酬酢,肠胃居 然吃得消!”其实胡先生并不欣赏这种交际性的宴会,只是无法拒绝 而已。1931 年 6 月 21 日胡先生写信给我,劝我离开青岛到北大教书, 他说:“你来了,我陪你喝十碗好酒

5、!”胡先生住上海极司菲尔路的时候,有一回请“新月社”一些朋友到他 家里吃饭,菜是胡太太亲自做的徽州著名的“一品锅”。一只大铁锅, 口径差不多有一英尺,热腾腾的端了上桌,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 一层鸭,一层肉,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白菜。胡先生详 细介绍这一品锅,告诉我们这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酒菜、饭菜、 汤,都在其中矣。对于胡太太的烹调本领,他是赞不绝口的。他认为 另有一样食品也是非胡太太不能办的,那就是蛋炒饭饭里看不见 蛋而蛋味十足,我虽没有品尝过,可是我早就知道其做法是把饭放在 搅好的蛋里拌匀后再下锅炒。 胡先生不以书法名,但是求他写字的人太多,他也喜欢写。他做中国 公学校长的时

6、候,每星期到吴淞三两次,我每次遇见他都是看到他被 学生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密密围绕着。学生要他写字,学生需要自己备 纸和研好的墨。他未到校之前,桌上已按次序排好一卷一卷的宣纸, 一盘一盘的墨汁。他进屋之后就伸胳膊挽袖子,挥毫落纸如云烟,还 要一面和人寒暄,大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势。胡先生的字如其人, 清癯消瘦,而且相当工整,从来不肯作行草,一横一捺都拖得很细很 长,好像是伸胳膊伸腿的样子。不像瘦金体,没有那一份劲逸之气, 可是不俗。胡先生说蔡孑民先生的字,也是瘦骨嶙峋,和一般人点翰 林时所写的以黑大圆光著名的墨卷迥异其趣,胡先生曾问过他,以他 那样的字何以能点翰林,蔡先生答说:“也许是因为当时最流

7、行的是 黄山谷的字体罢!”胡先生最爱写的对联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我常惋惜,大家都注意上联,而不注意下联。这一联 有如双翼,上联教人求学,下联教人做人,我不知道胡先生这一联产 生了多少效果。这一联教训的意味很浓,胡先生自己亦不讳言他喜欢 用教训的口吻。他常说:“说话而教人相信,必须斩钉截铁,咬牙切 齿,翻来覆去。圣经里便是时常使用 Verily、Verily 以及 Thoushalt 等等的字样。”胡先生说话并不武断,但是语气永远是非常非常坚定 的。胡先生从来不在人背后说人的坏话,而且也不喜欢听人在他面前说别 人的坏话。有一次他听了许多不相干的闲话之后喟然而叹曰:“来说 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相反的,人有一善,胡先生辄津津乐道,真 是口角春风。徐志摩给我的一封信里有“胡圣潘仙”一语,是因为胡 先生向有“圣人”之称,潘光旦只有一条腿,可跻身八仙之列,并不 完全是戏谑。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