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30746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材缺陷的名称和定义,适用于中国所有针叶树木材的圆材、锯材和单板产品。1、节子包含在树干或主枝木材中产枝条部分称为节子。A:活节:由树木的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死节:由树木的枯死枝条所形成。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大部或全部脱离,质地坚硬或松软,在板材中有时脱落而形成空洞。B:健全节:节子材质完好,系无腐朽迹象。腐朽节:节子本身已腐朽,但并未透入树干内部,节子周围材质仍完好。漏节:不但节子本身已经腐朽,而且深入树干内部,引起木材内部腐朽。因此漏李常成为树干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C:圆形节(包括椭圆形节节子断面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不足3)节子断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表现在圆

2、材的表面和锯材的弦切面上.条状节:在锯材的径面上呈长条状:节子纵截面的长径与短径或长度之比等于3或3以上,多由生散生节纵割而成.掌状节:呈现在锯材的径切面上,成两相对称排列的长条状。多由轮生节纵割而成。D:散生节:在树干上成单个地散生,这种节子最常见。轮生节:围绕树干成轮状排列,在短距离内节子数目较多,常见于松、云杉等属的树种。群生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子簇生在一起,在短距离内节子数目较多。岔节:因分岔的稍头与主干纵轴线成锐角,而形成。在圆材上呈极长的圆形,在锯材和单板,也呈椭圆形或长带状。E:材面节:节子露于宽材面上(正方形即指四个纵向面上)。材节:节子露于窄材面之上。材棱节:节子露于边棱上

3、。贯通节:在相对材面或相邻材面贯通的节子。节子对材质的影响: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木材的用途而定。节子对顺纹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抗弯强度,特别是位于构件边缘的节子最明显;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较小;与此相反,节子能提高横纹抗压和顺纹强度。2、变色凡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的,即叫做变色。有化学变色和真菌性变色两种。A:化学变色:伐倒木由于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反应过程而引起

4、线红棕色,褐色或橙黄色等不正常的变色,即为化学变色。其颜色一般都比较均匀,且分布仅限于表层(深达15毫米),经过干燥后,即褪色变淡。但也有经水运的针叶材边材部分经快速干燥后产生黄斑的现象。对材质的影响:化学变色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没有影响。严重时仅损害装饰材的外观。1色:木材因真菌侵入而引起的变色即xx变色。2变色:边材表面由霉菌的菌丝体和孢子体侵染所形成。其颜色随孢子和菌丝颜色以及所分泌的色素而异;有蓝、绿、黑、紫、红等不同颜色。通常呈分散的斑点状或密集的薄层。对材质的影响:霉菌只限于木材表面,干燥后易于清除,但有时在木材表面会残留污斑,因而损害木材外观,但不改变木材的强度性质。B:变色菌变

5、色:系伐倒木边材在变色菌作用下所形成。最常见的是青变或叫青皮。其次是其他边材色斑,有橙黄色,粉红色或浅紫色,棕褐色等。这种缺陷主要是由于干燥迟缓或缺乏保管措施所引起。对材质的影响:变色菌的变色,一般不影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但严重青变时,对木材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并增强其吸水性,损害木材外观。通常这种变色不会形成腐朽。腐朽菌变色:系朽菌侵入木材初期所形成。最常见的是红斑。有的呈浅红褐色、棕褐色或紫红色;有的也呈淡黄白色或粉红褐色等。所有破坏木材的真菌,在其开始活动时,都将引起木材的变色。心材红斑或其他色斑,多由于树木在生长期中木腐菌侵入初期所引志。边材红斑或其他色斑,则是伐倒木或锯材因保管不善

6、导致木腐菌侵入初期所引起。对材质的影响:腐朽初期这色的木材仍保持原有的构造和硬度,其物理、力学性质基本没有变化。但有的抗冲击强度稍有降低,吸水性能略有增加,并损害外观。在不干燥或不适当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下,将发展成为腐朽。3、腐朽木材由于木腐菌的侵入,逐渐改变其颜色和结构,使细胞壁受到破坏,物理,力学性质随之发生变化,最后变得松软易碎,呈筛孔状或粉末状等形态,这种状态即称为腐朽。1 白腐:即白色腐朽。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素,同时也能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受害木材多呈白色或淡黄白色或浅红褐色或暗褐色等,具有大量浅色或白色斑点,并显露出纤维状结构;其外观多似蜂窝,状如筛孔,也叫筛孔状腐朽,或叫腐蚀性腐朽。

7、白腐后期,材质松软,容易剥落。2 褐腐:即褐色腐朽。主要由褐腐菌破坏纤维素所形成。外观呈红褐色棕褐色,质脆,中间有纵横交错的块状裂隙。褐腐后期,受害木材很容易捻成粉末,所以称为粉末状腐朽,或叫破坏性腐朽。2.1 边材腐朽(外部腐朽):树木伐倒后,木腐菌自边材外表侵入所形成。因边腐产生在树干周围的边材部分,故又称外部腐朽。通常枯立木、倒木也容易引起边腐。木材保管不善是导致边材腐朽的主要原因。如遇合适条件,边腐会继续发展。2.2 心材腐朽(内部腐朽)系立木受木腐菌侵害所形成的心材(或熟材)部分的腐朽。因在树干内部,故又称内部腐朽。多数心材腐朽在树木伐倒后,不会继续发展。心材腐朽呈空心状,空心周围材

8、质坚硬者,称为“铁眼”。2.3 根部腐朽:简称根腐。通常由木腐菌自根部的外伤侵入树干心材而形成。腐朽沿树干上升,越往上越小似楔形。2.4 干部腐朽:简称干腐。通常由木腐菌自树枝折断处或树干外伤侵入树干心材所成。腐朽一般向上、下蔓延,状似雪茄形。腐朽对材质的影响:腐朽严重影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使木材重量减轻,吸水量大,强度降低,特别是硬度降低较明显。通常褐腐对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褐腐后期,强度基本上接近于0,白腐有时还能保持木材一定的完整性。一般完全丧失强度的腐朽材,其使用价值也就随消失。4、虫害因各种昆虫害而造成的缺陷称为木材虫害。虫眼(虫孔):各种昆虫所蛀的xx,叫做虫孔或称虫眼。1 表面虫眼和虫沟:指昆虫蛀蚀圆材的径向深度不足10毫米的虫眼和虫沟。2 小虫眼:指虫xx最小直径不足3毫米的虫眼。3 大虫眼:指虫孔最小直径自3毫米以上的虫眼。虫害对材质的影响;表面虫害和虫沟常可随板皮一起锯除,故对木材的利用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分散的小虫眼影响也不大;但深度在10毫米以上的大虫眼和深而密集的小虫眼,能破坏木材的完整性,并降低其力学性质;而且虫眼也是引起边材变色和腐朽的重要通道。1/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