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28891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导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自我 新认识【学习目标】1、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学习。 2、初步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学习重点】学会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的来恰当的认识和和评价自己,这是促使我们成长进步的前提。学习过程里要注意运用所学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不能片面,也不能静止的看待自己。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活动一:1、学生看课本第一目“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出:(1)从乔丹的话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2)从李小双的成功这一材料我们得到什么启示?活动二:1、阅读43页“自以为是鹰的穴鸟”给你的启示?2、学生看课本第二目“描绘清晰完整的我”,讨论:(1)这两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

2、?为什么?(2)你同意“3岁看大,7岁看老”这一观点吗?说明理由。(3)我们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和评价自己?三、达标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参加多次重大外交活动,言行却从来没有出过纰漏,他对此解释道:“作为一国大使,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利益、国家形象,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因此我特别注意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如果没有平时的严格要求,我就不会在各种场合挥洒自如。”李大使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色,有赖于()A平时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B国家和人民的信任C他出色的外交天赋 D他坚强的意志2假如你对老师或父母的批评有意见,认为老师或父母对你的评价不符合事实,此时你应该采取的态度是()A心里很不

3、快,不爱理他们B冷静分析,先从自己找原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我行我素D急于为自己辩解3马克吐温是举世皆知的美国著名作家,当看见出版商们由于出版发行了大量自己的作品而赚了大钱时,他的心中很不平衡,他想,这些钱我也可以赚。于是,他便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当他涉及出版业时,他才恍然觉醒,原来商业与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儿。不久,他的公司便陷于困境,倒闭关门,接踵而来的则是债务危机,这笔债务很长时间才还清。在此之前,他还曾投资开发过打字机,结果损失了5万美元。马克吐温这段经历告诉我们()A人人都遭遇过失败,名人也不例外 B运气不会总垂青一个人的C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是成功的重要条件D人

4、不可以太贪心4一位长者问一个在沙滩上用沙子堆城堡的孩子:“你在玩沙子吗?”孩子回答:“不,我是设计师,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堡。”多年以后,这个孩子果真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孩子发掘自己潜能,实现心愿的秘诀在于()A注意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B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激励自己C经常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D认识到自己有做建筑师的天赋(二)案例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出众的孩子,聪明伶俐,人人都很喜欢我,我的自我感觉也很好。等上了小学,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老师常夸奖我,我的信心很足。在读初中时,尽管班上出色的同学不少,但我的表现也还

5、算不错,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五名。不过,初三时发生了一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影响。那是在一次运动会上,我参加了米接力赛,我跑最后一棒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把一个本来可以到手的第一名给弄丢了。当时,我的心里很难过,很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安慰,不料却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埋怨和失望。这件事令我心情很坏。从此,原本活泼外向的我变得沉郁封闭了。我对集体活动的热心下降,只顾埋头学习,希望好成绩能让我振作和有信心。我终于考进了重点高中,班级里的竞争非常激烈,我的名次下滑到前十名,这让我更对自己失望。靠着勤奋(而不是聪明),我终于考进了大学。大学里的高手更多了,他们非但成绩好,而且学得也比我轻松,还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好容易熬到大学毕业,我选择了考研究生,因为我怕自己能力不行,无法胜任工作,无法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我只有继续读下去。但是书总有读完的一天,到了那天我又该怎么办呢?唉,我越来越没有信心了!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课后反思】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