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27047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满堂支架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方案设计21、构配件种类、规格22、满堂支架方案设计22.1 支架整体要求22.2 满堂支架设计22.3 架体结构计算图(平、立、剖)22.4 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32.5 模板顶端节点构造图43、涵洞及满堂支架施工工艺43.1测量放线43.2支架搭设53.3模板制作与安装53.4钢筋加工与安装63.5混凝土浇筑与振捣63.6 施工机械、材料用量表及供应计划74、架体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法84.1施工准备84.2脚手架搭设84.3脚手架使用84.4脚手架拆除8四、架体结构计算91、荷载计算92、最不利位置强度检算112.1立杆强度及稳定性检算112.2结构

2、受力计算图132.2.1满堂支架搭设计算图132.2.2受力单元内力计算图14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41、确保材料合格142、按照设计方案搭设153、加强施工过程监控154、规范拆除支架施工16六、施工应急预案161、编制目的162、应急预案适用范围16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74、应急救援实施程序185、加强预防准备工作18满堂支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条例等。1.2集团公司的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

3、件。1.3工程承包合同及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4中铁交通集团衡阳滨江新区第二项目经理部施工图设计1.5工程所在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施工期间气候条件。1.6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有关要求。(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4、041-2000)(8)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0)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11)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二、工程概况湘江东路(规划临塔路外环北路)位于衡阳市滨江新区,道路南起临塔路,沿线与珠晖塔路相交,北至外环北路,道路总长2.32km;本道路为城市次干道等级,设计车速为50km/h,红线宽度为40m,道路标准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布置形式, K0+

5、424K1+444段路段按左、右幅路分幅布置,双向6车道规模;K0+579钢筋混凝土箱涵跨径3.0m,净空2.5m。涵洞进、出口形式均为八字墙,涵长104.9m。基底采用松木桩加50cm砂砾垫层,涵身采用C30混凝土,共计537m3。三、施工方案设计1、构配件种类、规格碗扣式钢管48mm3.5:内径41mm外径48mm、壁厚3.5mm。立杆的型号:LG-110、长1100mm;LG-130、长1300mm;LG-150、长1500mm。横杆的型号:HG-20、长200mm;HG-85、长850mm;HG-90、长900mm;HG-120、长1200mm。斜杆的型号:XG-2800、长3760m

6、m。2、满堂支架方案设计2.1 支架整体要求支架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支架在承重后期弹性和塑性变形应控制在15mm以内。地基承载(压)力满足支架设计后验算要求。2.2 满堂支架设计满堂支架基底为涵洞钢筋混凝土基础,满足要求。立杆按0.90.9m进行布置,即横向间距0.9、0.85m,纵向间距0.9mm,步距为1.0m;支架最大高度为2.5米。涵洞横向每4排立杆搭设一排横向剪刀撑,沿扫地杆上搭设一排水平剪刀撑。支架高度通过可调托座调节,顶托顶部距立杆顶部的悬空距离不大于15cm。碗扣式钢管的内径41mm外径48mm、壁厚3.5mm。立杆搭设时将其接长缝错开,第一层立杆用长1.10

7、m和1.3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至顶层再用1.8 m和3.0 m两种长度找平,最后用顶托调整坡度。2.3 架体结构计算图(平、立、剖)支架布置横向剖面图支架布置平面图支架布置纵向立面图2.4 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涵洞的外观,侧板外模均采用定型钢模板,顶板底模采用竹胶板。沿涵洞纵向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0.6米;横向在纵向方木上置于42mm的钢管,钢管中到中间距为0.3米,净距0.26米。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应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竹胶板拼缝处且45斜面拼接。2.5 模板顶端节点构造图模板顶端节点构造图3、涵洞及满堂支架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支架搭设立底

8、模标高复核混凝土拌合绑扎钢筋、立侧模拆模、养护拆除支架、清理场地取试件砼浇筑混凝土运输涵洞施工工艺3.1测量放线 (1)确定支架搭设范围。(2)按照设计方案准确找出立杆位置及搭设高度。(3)确定模板安装位置。3.2支架搭设支架系统由下而上依次为:支撑架底托基础、48碗扣脚手支架、顶托、分配梁和底模等组成。(1)测量放出涵洞中心点,首先拉线定出支架的纵轴线,然后在轴线上按设计间距分出每排立杆位置。(2)分块安装枕木,因支垫的枕木其新旧程度不一,故在铺设时注意将枕木的大面朝向顶底部位置,以保证枕木与底部接触紧密稳定。(3)安装底托,底托支撑钢板与枕木间平整接触,充分受力。底托调节螺杆拧紧无松动,以

9、保证底托受力均匀。(4)用48碗扣脚手管搭设脚手架立杆,立杆按90cm90cm间距进行布置;立杆布置时,纵横方向均拉线进行,保证立杆位置及分布间距均匀一致。(5)钢管支架设置纵横向横联,横联层距按100cm布置,在横、纵方向支架之间设置斜杆支撑,斜联按300cm间距布置。(6)将支架由一侧向另一侧依次搭设,以保证在每段都能根据净空高度合理调节支架高度。(7)每段支架间用3m长的短钢管按1.8m间距梅花型连接,以保证整个支架连接成一整体,加强支架的稳定性。(8)顶托在立杆搭设完成后安装。每一段支架顶托的高度均由测量按设计值放出起止控制断面,并拉线将其余顶托调节到位。顶托调节螺杆要竖直受力,顶托“

10、U”型槽口向同一个方向。(9)按照位置测量放线模板控制线,并按照要求铺设枕木及模板。3.3模板制作与安装涵洞侧墙模板采用钢模板、顶板底模采用厚18mm的竹胶板。底模安装:在钢管支架的顶纵向钢管上,架纵向钢管分布梁,在其之上横向铺设方楞木。楞木接头相互交错布置,楞木间距为30cm,纵向钢管、方楞木之间用木楔调整以保证底模线形。底模竹胶板直接铺钉在方楞上竹胶板,拼缝刚好位于方楞木中间,拼缝间夹贴双面棉胶,拼缝表面用石腊密封。侧模安装:对涵洞的平面位置进行放样,在基础上标出侧模边线和钢筋布置的位置。侧模用钢模板组合,每隔30cm立方木、背杆木,竖向背杆木直接置于支架横向方楞木上,并用木楔楔牢。所有排

11、水孔的预埋管按设计图纸固定到位,预埋件的预埋无遗漏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3.4钢筋加工与安装1)钢筋进场及检验钢筋必须按不同种类、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立标牌以示识别。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并堆置在钢筋棚内。在钢筋进场后,要求提供附有生产厂家对该批钢筋生产的合格证书,标示批号和出厂检验的有关力学性能试验资料。2)钢筋制作、绑扎涵洞钢筋按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纵向通长钢筋采用焊接,焊接接头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焊接接头不设于最大压力处,并使接头交错排列,受拉区同一焊接接头范围内接头钢筋的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钢筋总面积的5

12、0%。钢筋布置按设计图纸,依次绑扎侧板钢筋及顶板钢筋。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三角砂浆垫块,垫块用预埋的铁丝与钢筋扎牢,并互相错开布置。3.5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和预埋件进行认真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并用清水对模板进行认真冲洗。为防止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及施工时间较长,混凝土中应掺入缓凝剂。浇筑过程中底板后肋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捣固密实。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再次对支架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经自检和监理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方案充分考虑混凝土拌和站的搅拌时间、运输距离和泵送速度。混凝土浇筑宜选择温度不超过30、无雨的天气进行,如该段时

13、间内温度较高,则需通过调整配合比降低水化热并加强砼的养护作业。箱涵混凝土一次浇筑6m长,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先由中部浇筑侧壁,然后按照分批分层对称浇筑侧板混凝土,最后浇筑顶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按顺序、一定的厚度和方向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为30cm,必须注意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完后应徐徐提出振动棒。振捣时避免振动棒模板,钢筋等,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停止下

14、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在浇筑过程中应安排各工种检查钢筋、支架及模板的变化,遇到情况及时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保养,采用麻袋或其他物品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为7天,洒水频率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度。用于控制拆模、落架的混凝土强度试压块放置在涵洞内,与涵洞主体同条件进行养生。在养护期内,严禁利用涵洞顶面作为施工场地或堆放原材料。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综合安全措施,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前,对脚手架、连接件和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及时整改。浇筑时派专人负责检查浇筑段的支架变化,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施工员、安全员及现场负责人,视情况提出整改措施并立即予以实施。混凝土的浇筑部位、浇筑速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控制,特别需控制好汽车臂加泵混凝土的输出速度、高度等。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险情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置。3.6 施工机械、材料用量表及供应计划为保证施工进度及安全,机械选择性能好、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材料按照设计量进行采购和准备。机械及材料计划表项次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砼运输车10m3辆4备用1辆2载重汽车8t辆1模板、材料转运3电焊机BX1-500台4钢筋加工、模板加固等4钢筋切断机台1钢筋加工5钢筋弯曲机台1钢筋加工6全站仪徕卡902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