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26894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标准种植技术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0-06-10实施2010-05-10发布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DBN 654223/T00272010DBN654223沙 湾 县 农 业 地 方 标 准革命0前 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编写。本标准根据GB/T1.1和NY/T747 绿色食品瓜类、蔬菜等相关标准规定,结合红薯生育特性、生长特点而制定。本标准由沙湾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沙湾县农业局归口。本标准由沙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沙湾县博尔通古乡农综站、乌兰乌苏镇农综站参与起草。本标准起草人:郭继超、田永新、李德寿、徐国福、赛日

2、格、王美琴、宋建军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马铃薯的生产要求的环境质量、生产基地建设、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塔城地区绿色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需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079 蔬菜种子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 3 绿色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绿色农产品标志的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4 环境

3、质量要求4.1 大气环境质量要求本规程适用于10,年积温2700,无霜期157天170天的马铃薯产区;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2000质量标准。4.2 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二级以上,达不到标准的土壤应进行土壤改良,使其达标,否则,不宜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4.3 水环境质量要求生产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级以上或GB5084农田溉溉水质量标准,否则,不宜进行绿色农产品生产。5 绿色马铃薯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要求5.1 选种及种薯处理5.1.1 品种选择品种是优质、增产的关键。品种要两年一更新,同一品种采用异地换种,以

4、增强抗性,提高产量。在应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用途,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脱毒种薯,本地多年推广种植马铃薯优质品种、脱毒马铃薯品种紫花白最实用,种薯选用壮龄薯,不可选用老龄薯、龟裂薯、畸形薯、病薯。5.1.2 种薯处理 晒种催芽:播种前20天30天进行晒种催芽,在有光照条件的室内或室外将种薯摊摆3层4层,为防芽徒长每3天5天翻动一次,使之受光均匀,达到白芽变成浓绿色,芽长0.5cm1cm为宜,催芽最适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60%左右。催芽过程中要防止夜间低温冻伤及高温引起母薯黑心,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 切栽子:机械播种可切大栽子,每块重35g45g;人工催种

5、可切小栽子,每块重30g-35g。每块栽子保持1个2个芽眼。切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切刀用5%的来苏儿消毒。 拌种:薯块切口风干后,用ABT生根粉5号或8号10mm/kg在种薯上均匀喷雾,均匀拌种后用湿麻袋覆盖,闷种12小时,然后播种,或用草木灰拌种。5.2 选地、选茬、整地 选地:选择有深翻基础、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忌碱性地块,防止疮痂病发生,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不宜种在涝洼地和前茬使用过豆威、豆黄隆、普施特的地块。整地最好是秋翻25cm30cm,没秋翻的地块必须进行三耙,即在原垄沟先犁,耕深要达25cm30cm。 选茬:选择小麦、玉米茬,其次是大豆茬(前茬施用除草剂残效时间长的地块

6、,不可种植马铃薯),忌用甜菜茬和薯类茬。 整地:秋翻、耙、耱后起垄、镇压。春整地的地块,要在早春耙耱灭茬,达到播种状态。5.3 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底肥:每666.7m2用2.5t3t有机质;含量8%以上的优质农肥做底肥。 种肥:每666.7m2用尿素5kg、二铵8kg、硫酸钾10kg、禾丰颗粒硼300g、禾丰颗粒锌200g混拌均匀或用等同纯氮、磷、钾含量的专用肥或复合肥(忌用氯化钾),施于株间,避免烧种。 追肥:在初花期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尿素;或在初花期、盛花期分别追施尿素,尿素每亩用量5kg10kg。有条件的可再喷施叶面肥,亩喷施禾丰硼800倍液

7、1000倍液、磷钾动力800倍液1000倍液喷施1次2次。5.4 播种 播期:当气温稳定通过810时,及时播种;适宜播期4月10日15日。 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垄上开沟,人工摆种后合上原垄。或采取扣种,垄沟犁后,在垄沟人工均匀摆种,然后破原垄合成新垄,及时镇压,防止跑墒;或机械播种。 密度:根据品种及土壤肥力等状况,早熟品种适当密植,晚熟品种适当稀植。密植亩保苗5000株,稀植666.7m2保苗4500株。播深8cm10cm,株距18cm20cm,每穴两块,行距65cm70cm,播量150 kg/666.7m2200kg/666.7m2。5.5 田间管理 查苗补苗:小苗出齐后进行

8、查苗补种,做到全苗。 及时中耕:出苗前可中耕一遍,破除表土,提高地温,兼有灭草作用,但不要中耕太深。在马铃薯幼芽顶土时进行一次深中耕,浅培土。苗出齐后及时中耕一遍,少培土,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发棵期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做到垄沟窄,垄背宽,提墒松土,利于块茎膨大。 防治病虫害:在初花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53%金雷多米尔600倍液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蔬菜花斑虫是马铃薯的主要虫害,它在5月下旬开始危害,在防治过程中建议采取(1)人工扑杀成虫,幼虫;(2)抹除卵快;(3)药剂防治一般采用功夫或敌杀死等高效低毒药剂喷雾防治,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合理灌水:马铃薯生育期间需水较多;灌水应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情况、土壤类型、降水情况、产量等来定。一般全生育期灌水4次5次,灌水总量240m3/666.7m2350m3/666.7m2;收获前10天15天停止灌水;灌水采用细流沟灌。 摘蕾:于初花期将花蕾摘去减少养分消耗,提高产量。 除草:立秋后除一遍大草。5.6 收获 收获时间早熟品种8月下旬,中晚熟品种9月中旬起收。 收获方法人工破垄,要求趟得正,不跑茬,搂净捡光,在田间堆放盖土保存,防止晒成青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