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266347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精析精练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X年高考历史考点精析精练【考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02X滁州模拟)对下图所反映的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 “三家”是赵、韩、魏三家诸侯“晋国”就是西周初同姓分封的诸侯国之一C.春秋末,晋国大权渐渐落在几个诸侯手里,是分封制衰落的一个突出表现D.司马光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图片中可知,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的史实,排除C项,参与分晋的“三家”是赵、韩、魏三家大夫,不是诸侯,排除A项。资治通鉴从西周开始记起,排除D项。三家所分的“晋国”就是西周初同姓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故选B项

2、。2.(202X池州模拟)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秦始皇兼并了六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故D项包含了A、B、C三项,为正确答案。3.(202X潍坊模拟)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分

3、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但嫡长子继承制不是分封制的核心,故选B项,排除D项。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不能进行直接管辖,排除A项。C项与分封制无关,排除。4.(202X盐城模拟)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等信息体现了分封制,材料中“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体现了宗法制

4、,结合“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知,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202X烟台模拟)在著名的福建土楼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种人伦”。该楹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一本所生”,“最易结重人伦”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宗族、血缘关系,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6.(202X西安模拟)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解

5、析】选 A。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意味着对祖先的敬重。追本溯源,应是“宗法制”的影响。7.(202X吉林模拟)“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的诗描述的是“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体现了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度,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等义务。8.(202X济宁模拟)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 、王位

6、世袭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传位于第四子”等信息可知,材料违背了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9.(202X惠州模拟)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度【解析】选A。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周天子”、“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分封制的特点,故选A项。10(202X淮安模拟)阅渎以下材料: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

7、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

8、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

9、原因及影响,(2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1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1分)(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2分)【解析】本题考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我们知道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因为兵力薄弱,不足以“藩屏”; 第(2)题,从材料即可得出郡县制,作用必须结合所学多角度思考回答;第(3)题中,汉初之所以复古实行分封制,结合材料“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即可得知,结果导致了王国问题;从材料四我们得知元朝疆域辽阔是空前的,结合所学我们知道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来有效管理辽阔的疆域;第五问中,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我们结合材料可以归纳出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答案:(1)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2)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3)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4)疆域辽阔;行省制度;(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