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26629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数乘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38-54页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仅能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会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而且能为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解决更多的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学过的分数乘法解决简单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段教学分数与分数连乘;第三段认识倒数。此外,教材安排了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

2、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通过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课时安排:9课时第一课时:

3、分数与整数相乘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例1和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八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例1中长方形直条图,标注出长是“1米”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这个已知条件吗?出示问题(1):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提问: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学生涂色操作

4、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学生可能用加法计算,列式:3/10+3/10+3/10;可能用乘法计算,列式:3/103(或33/10)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加法、乘法算式追问:列式3/103,是 怎样想的?明确:求3个3/10相加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从本节课起,我们将学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观察3/103(或33/10),提问:这道乘法式题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与整数相乘二、探索1、学生尝试计算3/103启发:想一想,3/103的积应该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3/103的积为什么是9/10吗?引导学生联系上面分数连加算式结果或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5、进行解释和交流: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认为计算3/103时应该怎样做?小结:计算3/103时,可以用33的结果作积的分子,积的分母仍然是102、解决例题的第(2)题出示:小华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评点学生的板演,相机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指出:计算分数乘法时,也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教师边板书计算过程,边进行适当说明3、小结计算方法引导:比较刚才两道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6、。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三、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按要求在长方体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追问: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2、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提醒学生: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3、做练习八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4、做练习八第3-5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要求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突出: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四、总结全课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后记:本节课是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从练习情况看,学生掌握

7、情况较好。但是,也发现了学生对于分数乘法的意义不能合理解释,如43/7这个式子,让学生回答它表示什么含义,有的学生就不会说。看来,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第二课时: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例2,“练一练”,练习八第6-11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直接用乘法来计算。2、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新课1、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小芳做了10朵绸花,其中是红花。红花有多少朵? (1)(学生口答

8、)你是怎么想的?(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2朵。)学生说的时候课件相机点击平均分成5份。谁会列式?学生:105 =2(朵)(2)求红花的朵数就是求10朵的是多少,可以用105=2(朵)这种方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10计算。请你们计算结果。10=2(朵)(3)小结:我们看一下和刚才计算的结果一样吗?它们都是求10朵的是多少。 2、课件出示第二个问题:小芳做了10朵绸花,是绿花。绿花有多少朵? (1)先让学生在图中按要求圈一圈 P39 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10朵花的,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2份是绿花。(课件相机演示)(2)10朵的可以怎样列式?学生:

9、1052=4(朵)学生:10=4(朵)3、观察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内在联系。教师:求10朵的和10朵的所用的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联系吗?请4人小组讨论一下。交流:(1)如:计算10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份是多少。这与前一种算法的思路是一致的。(2)回到第一题验证是否也符合这种情况。强调:看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 二、练一练第1题(根据书本完成)A先请学生根据题目要求涂出12的,说一说是怎么做的?12的是多少。然后请学生用乘法计算,看看结果是否一样。B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交流时只要说说20的是多少就行了。第2题(课件

10、演示)直接口答三、巩固练习1、练习八第6题(1)先让学生独立解答(4人板书)(2)交流,比较,总结出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合理的。”交流时只要询问学生:求3瓶是多少毫升就是求什么?你是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其它类似)2、练习八第9题(1)请学生先看懂题目,教师提问:表示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教师:表中的分数是这些城市空气质量是1、2级的天数占四月份天数的几分之几。(2)那你能直接估计哪个城市空气质量是1、2级的天数最多呢?学生口答。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3)我们来计算一下结果,并比较是否大连最多。3、练习八第11题(1)学生先独立解答并交流结果。(2)教师:求一个数的几

11、分之几与求一个数的几倍一样,都是用乘法计算的。而且当分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时,也可以把条件转化成倍数关系,例如跳远的人数是长跑的可以转化成跳远的人数是长跑的1. 125倍。4、练习八第10题(机动)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练习八7、8两题。教后记:这节课教学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是巩固上节课所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在练习时,我侧重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明确题目属于哪一类的问题,应运用哪一种计算方法,然后再进行列式计算。学生掌握情况总体较好。第三课时 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P41例3,“试一试”和“练

12、一练”练习八第12-17题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例3的条形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红花是黄花的11/10,绿花是黄花的6/10(3/5);把红花朵数看作单位“1”,黄花是红花的10/11,绿花是红花的6/11,等等二、新课1、教学

13、例3出示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思考: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图中的哪个部分?它是哪种花朵数的1/10?也就是多少朵的1/10?追问:50朵的1/10是什么?指出:“红花比黄花多1/10”是把黄花朵数看作单位“1”,也就是说红花比黄花多的朵数是50朵的1/10指名列式,板书提问:列式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完成计算2、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追问:“绿花比黄花少2/5”这个条件中,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就是求多少朵的2/5?反思:你认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

14、量关系时,关键要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又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的3、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填空4、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后,要求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突出“小力比小军多的张数是小军邮票张数的2/7,也就是28张的2/7三、练习1、做练习八第12题学生计算、填空,组织观察每组题目及结果,交流:每组三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特点?一个数与比1小的分数相乘,所得的结果比原数大,还是小?一个数与比1大的分数相乘呢?2、做练习八第13题启发学生利用第12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3、做练习八第1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题中每个分数的意义,再要求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4、做练习八

15、第15、16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思考过程5、做练习八第17题学生解答后,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怎么样?教后记:这节课继续教学用分数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了上节课的基础,上起来很轻松。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分数乘法解决变式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学生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计算教学的特点是练习量比较大,在大量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但总是有一些粗心的情况,如:整数与分子约分的,题目看错等。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慢慢养成。第四课时 分数与分数相乘教学内容:P45-46例4例5“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