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26509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习复习资料吉林省长外国语学校20212021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理科)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卷一、选择题:

2、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貌,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下列几种地质过程,主要属于外力作用是A.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B. 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C. 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2. 下列关于营造地表形态力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力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察觉B. 地壳运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表现形式C. 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D. 外力作用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答案】1. B 2. C【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1

3、题详解】科迪勒拉山系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处在板块的消亡边界,东非大裂谷板块张裂形成,都是内力作用形成。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主要属于外力作用形成,B正确。【2题详解】不仅内力作用可引起显著的地表形态的变化,外力作用同样可以引起显著的地表形态的变化。例如,长江三角洲的沧海变桑田,即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的结果。地质作用既有缓慢进行的(如喜马拉雅山仍在缓慢上升),也有迅速进行的(如地震、火山爆发),A错误。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B错误。内力作用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C正确,D错误。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

4、题。3. 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的是A. B. C. D. 4. 符合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A. B. C. D. 【答案】3. B 4. A【解析】【3题详解】平直的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地冲刷重。弯曲的河道适用于凹凸岸理论。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强,凸岸侵蚀较弱,图中地是凸岸,侵蚀弱;为凹岸,侵蚀重。、地相比,弯曲度大的地方冲刷力强,则的冲刷最严重,选B。【4题详解】读图,连线处,是凸岸,河流的沉积岸,坡度较缓。是凹岸,河流的侵蚀岸,坡度较陡。与选项中的C对应,A对。B、C、D错。【点睛】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

5、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5.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 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 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 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

6、 岩层下降板块张裂外力侵蚀【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详解】图中的岩层有的向上拱起,有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分析图中有背斜和向斜构造,都是属于褶皱褶皱构造由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而图中的海拔较高形成了山地,是由于地壳上升运动形成的现在的背斜构造处的地形是谷地了,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所以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水平挤压形成褶皱-地壳上升运动-外力侵蚀,故C正确。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 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

7、 风力侵蚀B. 河流堆积C. 岩层挤压D. 火山喷发7. “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A. 湿润地区B. 半湿润地区C. 半干旱地区D. 干旱地区【答案】6. A 7. D【解析】【6题详解】沙漠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不是主要外力,B错。主要外力是风力,蘑菇酷似地貌是风蚀地貌,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A对。岩层挤压形成褶皱构造,不是酷似地貌,C错。蘑菇象沙雕一样,说明岩石是砂岩,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喷出岩,D错。【7题详解】根据材料,“蘑菇沙漠”分布在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地区,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干旱地区,D对。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不是沙漠的主要分布地区,A、B、C错。

8、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8. 从地理学角度看,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9.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 水分B. 光照C. 土壤D. 热量【答案】8. A 9. D【解析】【8题详解】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体现自然带的南北变化,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又名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多是东西向,B错;垂直分异规律多是在山地的不同海拔,C错;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D错。【9题详解】由赤道到

9、两极的地域分异,分异的基础是热量差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其余选项排除。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10. 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甲丙乙11. 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热量B. 水分C. 坡向D. 地形12. 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高B. 海拔低C. 处于阴坡D. 处于背风坡【答案】10. A 11. A 12.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10题详解】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的数目越少;且结合基带的自然带可判断其所处的纬度位置。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

10、,其海拔越低。A正确。【11题详解】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相似,故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A正确。【12题详解】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B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本规律,并掌握影响自然带非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自然带分布基本规律的归纳与总结。读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完成下列各题。13. 漫画揭示的地理环境A. 地形平坦B. 地下水丰富C. 降水稀少D. 土壤肥沃14. 图中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地区是A. 西藏地

11、区B. 华南地区C. 西北地区D. 东北地区【答案】13. C 14. C【解析】【13题详解】图示植物地表以上相对矮小,地下根系发达,说明该地气候干旱,根系发达利于吸取更深层地下水,但并不能说明该地地下水丰富;与地形、土壤肥沃度无关。选C正确。【14题详解】图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植被根系发达;西藏是高寒地区,有多年冻土,植被以矮小草原草甸为主,根系不发达;华南地区气候湿润,植物高大茂盛;东北地区水资源较丰富,植被高大。选C正确。【点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存自然选择中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促进了生物的不断进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和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如生长在干旱沙漠或荒漠中的植物,叶子特化成

12、针形或刺形,根系特别发达,如仙人掌、骆驼刺等;由于生活环境经常受到同一方向大风的影响,树木的分枝只有一侧生长良好如旗形树。下图为辽宁省近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折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目前,辽宁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高高低”模式B. “高低高”模式C. “低低高”模式D. “低低低”模式16. 针对该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A. 执行控制人口政策,降低出生率B. 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C.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降低死亡率D. 允许职工提前退休,增加就业率【答案】15. D 16. B【解析】15题详解】根据图示,目前辽宁省人口死亡率大约0.7%,

13、出生率0.65%,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负增长,故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D对。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代表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与辽宁省目前人口结构不符,故A错。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模式代表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而辽宁人口负增长,故B错。人口增长模式“低低高”模式是不可能出现的,故C错误。【16题详解】辽宁目前人口出生率偏低,控制人口政策会使出生率更低,A错。目前辽宁省出现了“低低低”人口负增长特点,人口增长慢,宜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速度,故B正确。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能保障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但目前辽宁老年人口多,死亡率

14、仍较高,故C错误。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应推迟退休,缓解就业空缺,故D错。【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判断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2)定量描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2.5%)高(2.5%)低(2.5%)低(1.0%)现代型低(2.0%)低(1.5%)低(1.0%)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煤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B. 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 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D. 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18. “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 有效缓解留守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