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26310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侯德榜制碱法工艺原理【情景】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如下:孰碱法工艺證程Q联合制碱法工艺盍程P1、将氯化钠溶于水制成饱和氯化钠溶液。2、先通入NH3达饱和3、再通入CO2至饱和4、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5、加热固体,得纯碱.6、滤液,主要是氯化铵。让其和碳酸钙分解生成的CaO(溶于水生成Ca(OH)2) 反应重新放出NH3,循环使用。或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NaCI还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或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讨论】1、Na HCO3(s) = Na+(aq) + HCO3-(aq)这是一个“沉淀”溶解平衡。 为了得到NaHCO3,只要Na+和HCO3-浓度足够高即可。因为我们需要

2、饱和氯化 钠溶液,这样Na+浓度最大。当然使用饱和NaOH溶液更好,因为可以得到的 Na+可以更高,但工业成本太大,不现实。2、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显然为了得到最大浓度的HCO3-。假如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小,最后得到的 hco3-浓度很小,况且假如通入的氨气过量,则得到的hco3-浓度更小,无法使 NaHCO3(s) = Na+(aq) + HCO3-(aq)平衡往左移动,工业目的无法达到。相反,先通氨气再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则看保证都得到碳酸氢铵。在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以后,继续再通氨气,理论上可以得到的碳酸氢铵浓 度更大,得到的HCO3-浓度更高,则越溶液得到NaHCO3(s)。3、分离碳酸氢钠固体显然使用过滤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难溶于水和水溶 液之间的混合物的分离。4、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NaCl,显然是为了提高Na+浓度,使得Na HCO3(S) 继续i析出;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的道理也一样。5、摩尔盐的制备原理和碳酸氢钠制备的道理也一样。6、“沉淀”溶解平衡不仅仅局限在难溶物质,只是可溶或者易溶物质的Ksp 更大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