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262944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精读一首赠汪伦,带动一组送别诗,扩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李白。 3、板书:李白了解他吗 课件():出示李白画像 4、学生交流资料。课件():出示李白简单介绍 5、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赠汪伦。 二、解题 、看老师写课题。强调:赠板书:赠汪伦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

2、2、一起读读课题,好吗 、解题:赠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 4、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给汪伦呢 三、初读古诗,读通读懂 、课件():出示古诗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指名读古诗。(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4、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 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 不及:比不上深千尺:

3、有千尺那么深。 、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 (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 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 四、再读古诗,感受诗情1、过渡: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 3、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4、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轻声读,带着感情读,在读中体会。 5、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 深千尺:虚指,夸张的说法。说明

4、桃花潭的水很深 教师引导:同学们,诗歌的艺术夸张,达到最高成就的,就是李白。李白的诗,表达情感毫不掩饰,而是喷薄欲出,一泻千里。当平常言语不足以表达其激情时,他就用大胆的夸张。所以,才会有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才会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才会有这流传千古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课件5:出示诗句) ()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这十几天中,汪伦和李白会做些什么呢(课件6:重新出现古诗) 教师介绍,深化故事内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伦也是豪爽之人,在这十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

5、,谈诗歌,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过得非常愉快。 (3)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来比喻情深。 板书:水深情深 (4)同学们,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 (5)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 板书:更 ()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来 ()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 、过渡: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深

6、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站在船头,李白会想些什么呢 7、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又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教师指导:你们知道吗可以踏而歌之的,必定是昂扬激越,或是轻松欢快的。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李白不禁又想起了 (2)有人说,汪伦其实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却故意装作不知,为的就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为李白送行,给李白一个

7、惊喜。谁来读读这一句,读出这种惊喜的语气 (3)你们看,汪伦是多么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 ()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 8、同学们演的真好,你们从这薄薄的28个字中,悟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真不简单。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配乐) ()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 (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

8、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 (3)对,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夜宿山寺的奇思妙想,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齐读) 五、扩展延伸 1、同学们,这番离情别意是那样的熟悉,望着踏歌赶来送行的汪伦,我们似乎又看见了痴痴东望的李白站在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似乎又听见了他那深情的吟唱 (课件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 如果说李白对汪伦是以诗相赠,那么对孟浩然便是以目光相送了。(齐读) 2、我们又仿佛看见了李白送友人一直来到城外,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好在马上和友人挥手告别,望着他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夕阳下

9、 (课件8:送友人诵读)李白一生走遍名山大川,朋友遍天下,这首诗中的友人虽已无从考证,但这首诗却流传至今。 (齐读)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离愁别绪就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描写友情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 (课件9:推荐阅读) 4、像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引导学生朗读、欣赏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 (1)诗人高适,在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的音乐家董兰庭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今日分别,来日必会有重逢的一天,就像这原上草一样,春风吹又生 (4)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即使远隔天涯,不也如同近邻一般吗 (5)元二是王维的朋友,王维与元二借酒饯行,借一壶独酒,送友人西出阳关6、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一份美好的情感。(1)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吟诵起这流传千古的赠汪伦。(课件1:古诗) ()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