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26293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八(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课时计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几天来,我们跟着春姑娘游了风光秀丽的太湖,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板书课题:草原的早晨、解题:学习生字:原指名呼读音节:yuaacute;n复习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厂字头。指名说说怎样记住原。引导用熟字记忆。谁能用原组成另外的词?师述:大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

2、地方。那里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出示幻灯片:图片内容:草原无边无际,绿草如茵。近处,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马追赶羊儿;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看图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思考: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图上有谁和什么?牧民们在干什么?羊儿怎么样?、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看图理解。无与元比较字形。铺满: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牧:教学牛字旁。民的笔顺。要求学生用民扩词。骏马:指好马指名拼读音节:ju

3、grave;n远处:指名拼读音节:yunchugrave;。强调远是整体认读音节,chugrave;是翘舌音。远与运比较。处与外比较。引导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三、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检查自读情况:卡片抽读:啪、打破、欢乐。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领读几个长句子:第自然段的第二句,第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地方。四、写字、处是左下包右上的字;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教学处的偏旁。、引导学生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结构写匀称。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抽读生字卡片:强调读准民、处、指名分段读课文。二、细读课文、细读

4、第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词语:铺满新绿。师述:因为冬天里,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草原上又绿了,而且绿色铺满一地,所以说是铺满新绿。黎明和宁静是什么意思?黎明:天刚亮的时候。宁静:举例理解。黎明前就发出了响亮的鞭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牧民起得早,说明他们很勤劳。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可能会出现马儿的叫声,牛儿、羊儿的喊声,大人、小孩的说话声,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课文中说草原醒来了。看图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句意:图上先出现宁静的、铺满新绿的草原,接着出现牧民的鞭子,最后出现马牛羊人在活动的情景。与之相配的是舒缓低沉的音乐,接着是啪!啪!的鞭声,最后是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吆喝声。指导朗读。、细读第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