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26287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班体育活动设计方案活动目标:1、尝试各种跳法,能根据信号做动作。2、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1、每人一份跳跳糖2、欢快的背景音乐3、家长工作:请每位家长在家给孩子吃跳跳糖,预先丰富孩子的经验。4、红、黄、蓝、绿跳跳糖胸饰。活动过程:一、品尝跳跳糖并交流吃跳跳糖的感受。1、师:“今天围裙妈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教师故做神秘地告诉幼儿,让幼儿充满好奇,调动气氛)2、师从背后慢慢地拿出跳跳糖“哈!是跳跳糖!今天跳跳糖要来和宝宝们做游戏呢!你们想尝尝跳跳糖的味道吗?”(教师告诉幼儿跳跳糖喜欢坐的神气的宝宝,示意幼儿坐好

2、,维持课堂纪律)3、分发跳跳糖,并请幼儿尝跳跳糖。教师可以走下去巡视,问问幼儿“你的跳跳糖是什么味道的”“跳跳糖在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吗?”4、讨论(1)师:“告诉围裙妈妈,你们吃到的跳跳糖是什么味道的啊?”(甜的、桔子味道的、苹果味道的)(2)师:“跳跳糖吃到嘴里会怎么样啊?”(会跳、会发出叭啦叭啦的声音)幼儿交流跳跳糖吃在嘴里跳动的感觉。5、师小结:跳跳糖的味道是甜甜的,吃到嘴里会跳,还会发出叭啦叭啦的声音,告诉你们,那时跳跳糖在你们的小嘴里唱歌跳舞呢!跳跳糖真神奇啊!二、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1、师:“我们也来当跳跳糖吧!宝宝们想一想刚刚吃跳跳糖的时候嘴里的跳跳糖会怎么样啊?”教师

3、示范,引导幼儿跳起来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想出各种跳的方法,如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等,引导同伴间相互模仿。(师:宝宝们快看,_跳的真好!快来!快来!我们来学他一起跳!)2、休息并进行初步的点评。师:“跳跳糖累了,让跳跳糖休息一下吧!”(示意幼儿安静下来)师小结:宝宝们跳的真好!围裙妈妈看到有的跳跳糖是两只脚跳的,有的跳跳糖是一只脚跳的,还有的跳跳糖是这样跳的(两脚交叉跳)。3、游戏:开心跳跳糖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姿势来跳。发给幼儿不同的胸饰,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跳或根据情节变化跳,以增强幼儿的兴趣,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如“红色的跳跳糖跳”、绿色的跳跳糖跳和黄色的跳跳糖一起跳”、

4、“两颗糖跳到了一起粘住了”等等。4、游戏结束:跳跳糖们我们到外面的大草坪上去跳吧!中班体育活动设计2目标:1.尝试泡泡的多种玩法,练习追逐和躲闪等能力。2.通过一物多玩的活动,体验创新玩法带来的成功体验。准备:1.塑料袋扎好的泡泡两框。_场地布置:手、脚标记各一个,线路。一、热身运动行进间齐步走和跑步走。1.齐步走。2.跑步走。二、猜谜活动,引出话题。1.猜谜。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天天在我身边飘,动物植物离不了。(空气)你有什么方法把它抓住?三、基本部分泡泡飞飞飞1.出示泡泡。师:昨天,我们用什么抓住了很多空气?装满了空气的塑料袋像什么?(一

5、个大泡泡)轻轻一顶,泡泡会怎么样?(会飞起来)除了可以用手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顶?这些方法里哪个方法?请你们每一种都去试一试,试过之后,再来告诉大家。2.幼儿自主尝试顶泡泡。3.讨论交流。师:你试过的这些方法里,你觉得用什么顶最方便,泡泡飞得?为什么?(力气大,瞄得准)4.幼儿分组再次玩泡泡,比一比谁的泡泡飞得高。(看活动情况顶一下)师:那谁的力气,谁瞄的最准呢,我们来分组比试一下。5.总结。师:玩的方法有很多种,试过之后我们才能找到的。泡泡滚滚滚。1.师:泡泡没顶住,掉在地上会怎么样?(滚)你有哪些方法让泡泡听话地滚起来?(用手赶、用脚踢)2.滚泡泡。师:在这些方法里,你觉得哪个方法?

6、有的小朋友说用手赶,有的小朋友说用脚踢,有问题了,让我们来比试一试。用手赶的小朋友请你站到小手队标记排好队伍,选择用脚踢的小朋友,请你站到小脚队标记排好队伍。3.滚泡泡比赛,验证自己的猜测。4.讨论:试过之后,你觉得你选择的方法怎么样?师小结:在直线上,脚的力气大,泡泡滚的快;转弯的地方,用手好控制方向,所以,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有试过之后才知道。泡泡砰砰砰。1.“砰”。师:什么声音?(泡泡踩爆了)泡泡爆炸就像放爆竹,砰砰砰,真热闹!我们来玩个泡泡砰砰砰的游戏吧!中班体育活动设计3活动目标: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活动准备

7、:物质准备:篮球若干个。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2)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3)组织讨论。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3、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注意:用按压方式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在原地不动。4、幼儿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三、结束部分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中班体育活动设计4

8、设计意图:本地是江南鱼米之乡,十月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一次户外活动,我无意间发现两名幼儿叉开双腿站立着,另一名幼儿快速地从他们胯下钻趴着。站立者大喊“加油”的同时,嘴里念念有词:“小螃蟹,你快点!不然就被我地笼抓住了!”上前一问才明白,孩子随家人划船亲眼目睹过收放地笼、以及抓螃蟹的场景。于是,我为了保护孩子的用心性、肯定他们的创造性,也为了让孩子自发的游戏更加“礼貌化”,所以,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目标:1、练习跳、跨、钻、爬、滚、的基本动作。2、增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进四肢肌肉的力量。3、能在简单愉快的环境下游戏。活动准备:皮筋、小椅子若干在场地周围自设成渔网。音乐磁带活动场地一活

9、动重难点:快速钻爬地协调性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伴随着音乐三条小鱼和螃蟹歌,幼儿复习“游”的动作,并和教师一齐学习“爬行”动作入场。2、基本动作。(1)基本动作练习。师:我们小螃蟹们长得多结实呀!呀!河面上来了一艘小船还设下了一个个陷阱(手指场地中的椅子、皮筋)!这但是要抓住我们的地笼啊!小螃蟹们,你们试着去挑战这些地笼吧!幼儿尝试钻、爬或跨、跳等不同的玩法,自由玩。师:我们刚才尝试了不同的玩法,此刻请小螃蟹们告诉我,你是怎样过地笼的?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和小朋友一齐分享。(2)教师带领幼儿一齐尝试各种玩法。提醒规则:不能够碰到皮筋变成的地笼,否则就会被地笼缠住脚,渔民们会抓住你的。跨

10、地笼。将皮固定在小椅子靠背中部,请幼儿跨过去。师:我们小螃蟹们打开你们的长腿,勇敢地从地笼上跨过去。跳地笼哎呀,我刚才发现有的小螃蟹是用两只脚并拢着,一齐跳过去的。(请个别幼儿演示)你们敢这样过去吗?(皮筋能够相应变矮)幼儿练习跳的动作。钻地笼师:勇敢的小螃蟹们累了,我们得让我们的长脚休息一下了(原地坐下,揉揉腿。同时,请配班老师将皮筋改至椅子顶部靠背)。哎呀!不好!渔民们来了!他们已经从水面上来了,为了不让他们发现我们,我们得赶紧从地笼下钻过去。注意:不能碰到皮筋,否则就会被渔民发现。幼儿从皮筋下练习钻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会钻的幼儿可加深难度-速度(以游戏口吻提醒:“快!渔民来了,立刻要

11、发现你了!”)(3)师幼一齐探索地笼的其他玩法。师:刚才地笼是横着放的,此刻,渔民们发现捉不到螃蟹,他们布下了天罗地网,那我们该怎样过地笼呢?游戏:小螃蟹过地笼。将皮筋纵横交错、高矮不等(高度高到孩子的平均身高,最低低到孩子钻爬时小屁股的高度)地摆放在场地中,供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过地笼。游戏:小螃蟹比赛过地笼。在场地一中练习。即:两队人数相等的幼儿,务必先钻过三组椅背中部搭的地笼,然后在跨或跳过两组椅背高处搭的地笼,再由场地外绕回来回到队伍最前列,与等待的幼儿接掌后再回到队伍最后。而在队前等待的幼儿,务必等过完地笼的幼儿和自己拍过手后,才可出发。3、放松活动。小螃蟹们顺利地过了地笼。瞧,河面上的

12、渔民们划着渔船回家了。我们小螃蟹们也累了,也该回家了。来!我们学着渔民们划船回家吧。(播放划船歌音乐)在音乐声中,幼儿做伸伸手、弯弯腰、甩甩腿的放松动作。师:其实,过地笼还有好多方法,比如,女孩爱玩的那种跳皮筋法、男孩爱玩的翻筋斗法等等,只要我们动动脑筋就会有许多好玩的办法。我们下次再来玩一玩。中班体育活动设计5活动目的: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可供幼儿安全使用的竹竿。玩法:1、将竹竿放在地上,幼儿双脚踩在竹竿上,侧身走。2、将竹竿放在地面上,幼儿双脚在两侧行进跳。3、两根竹竿平行摆放,幼儿在中间走。4、两根竹竿平行摆放,幼儿两腿分开,在两竹竿外侧向前行进跳或分开、并拢行进跳。5、若干竹竿间隔一定距离平行摆放,幼儿逐一立定跳过。6、竹竿离地面一定高度,幼儿双脚跨跳,或从竹竿下钻过或爬过。7、教师手持竹竿掠过幼儿头上方,幼儿逐一跳起,用手触竿。8、教师手持竹竿掠过幼儿脚下,幼儿逐一跳起。9、两幼儿手持竹竿两端蹲下,反复将竹竿并拢、分开,其他幼儿相应分开、并拢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