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2295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汇总(DOC 10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第二单元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储(zh)粟 轻飏(yng) 流憩(q) 舸(k)舰迷津 B.熟稔(rn) 盘桓(hun) 懿(y)范 云销雨霁(j) C.帝阍(hn) 叨(do)陪 坳(o)堂 决(xu)起而飞 D.逋(b)慢 榆枋(fng) 洗(x)马 终鲜(xin)兄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分庭抗礼B哀声叹气 沽名钓誉 噩梦连连 推心置腹C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哄堂大笑D立竿见影 性情孤癖 心神不定 周济穷人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C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的传承。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

3、篇章回体小说。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D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二、课文检测(一)、默写题(每空1分,共8分)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觉今是而昨非。 (2)_,秋水共长天一色。

4、 (3)潦水尽而寒潭清,_ 。 (4)木欣欣以向荣, 。(5)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7) , 形影相吊(二)归去来兮辞(共6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A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载欣载奔(载,同“载歌载舞”的“载” )C、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7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问征夫以前路 将有事于西畴 “以”、“于”都是介

5、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B悟已往之不谏 恨晨光之熹微 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云无心以出岫 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D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三)滕王阁序(共9分) 8.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访风景于崇阿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9.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物华天宝,龙光

6、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B.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10.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穷(且)益坚 若属皆(且)为所虏 宾主尽东南(之)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不

7、同。 B.句与句相同,句与句也相同。 C、句与句不同,句与句也不同。 D.句与句不同,句与句相同。 (四)逍遥游 (共6分)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B.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命名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这只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犹:如同 1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句相同,句相同 B、句相同,句不同 C.句不同,句相同 D.句不同,句不同 (五)陈情表(9分) 13、

8、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句子。(共8分,每小题2分) (1

9、)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_。 (2)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 (3)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_。 (4)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_。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宜阳,地名。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2分) 这首诗三、四两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小说阅读(共18分)绳子的故事莫泊桑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

10、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别扭。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

11、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

12、摇摇脑袋,不肯相信。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