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22872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制作课件时,我选取了教材上的情境图,我想通过快乐的游戏,无忧无虑的生活给学生灌输积极的情感,活着多么幸福!也就是课标要体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这里蕴含着好多有趣的知识,大家愿意去吗?反思:这幅情境图里出现的这些画面均与教学有关,如:秋千上的小朋友,湖里的小船,过山车上的小朋友,而我仅仅是把它当做是一个情境的载入体,一个调动小朋友兴趣的一个漂亮画面,给学生输入一个积极的情感,并没有结合生活的中的实际,结合数学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心理特点,没有借助画面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同样也反映生活,是生活

2、的缩影。课后,我认真研究了一下,这幅情境图,均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其实在中间也蕴含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一种思想,如果把这幅情境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给学生一个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且学会解决问题,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在运用教材的时候,不能只挖掘表面浅层次的东西,那样只是用教材教,作为教师的,应该多思考,为什么在这里教材会呈现这幅图?它与这一章节要讲的知识有什么样的联系?我应该怎么来把握?反思:在课下我设计摆小棒这一环节,预设的时间只是想当然,3分钟到底会摆多少个,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底,结果就出现了个数非常多,想从简单的三角形入手,可是出现那么多,该怎

3、么办呢?于是不得不换五角星,但是五角星用小棒太多,以致给讲解几个几相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这对突破难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费时多,而事倍功半,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课下我在反思: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也是引导者,还是参与者,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定位,教学相长,教师也应做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者,学生的合作者,教学的备课过程,教师要把自己设定为一个学生,所有的教学过程都要亲身经历、亲自参与,这样,上面的时间设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对于后面的突破重难点就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练习题的设计,简简单单的一个秋千图,猛然一看,很是简单,那

4、不就是,4个2相加,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它有一个知识延伸部分,也可以看成2个4相加,还可以看成8个1相加,而我在教学中只看到4个2相加,2个4相加,课后,经老教师提醒,我才恍然大悟,顿时开朗,简简单单的一幅秋千,却引出了3种算法,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呀,教材的编写者真是用心良苦呀。过山车、休息亭、小火车、气球、摩天轮书上的情境图到这里,可就派上用场了,学生激烈的讨论着,积极地发言,把所观察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一一尽现,学生在此过程中,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由此想到,学生的童心、童趣处处都在,就看作为教师的怎样去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学会了交流、合作、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人人都学到了一定的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真正做到人人学必需的数学,面向全体,给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在体验数学的愉悦中,给学生输入了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美的化身,而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