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228052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开展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和开展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物流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个领域的现状及将来走势怎样?这是许多需方、供方企业非常关心的。2023年,中国物流与采购结合会开展了一次物流与采购信息化应用案例的评选推介活动。本文将结合这些资料,对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应用现状和将来开展趋势,做一个初步的分析p ,。 物流信息化的需求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进程当中,物流领域的信息化既带有一般信息化的共性,也有其特性。近年来现代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得以迅速开展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三个层面的因素。第一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开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

2、本钱问题,使得信息更广泛地成为控制、决策的根据和根底。因此只要处理好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就能进步决策程度,从而带来效益。在这个层面上可以不涉及或少涉及流程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信息系统娜挝窬褪俏?霾咛峁笆薄既返男畔馐撬?行畔?墓残晕侍狻?侍狻缱影嬉韵侣裕?BR第三个层面是供给链的形成和供给链管理的作用上升,其中物流管理是其主要组成局部。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响效劳来进步供给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消费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给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物流信息系统不仅是供给链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供给链的根底是建立互利机制,但是这种机制需要一定的技术方案来保证,

3、信息系统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这种互利机制的手段。例如销售商的库存由供给商的自动补货系统来管理,消费商的消费方案根据销售商的市场预测来安排等等。三个层次的需求是由浅入深的,在我国的开展也是逐渐展开的。后一阶段往往以前一阶段的根底为起点,即流程改造和过程的优化控制是要有信息化根底为起点的,而供给链的形成和供给链管理又要以各企业流程设计和运行优化为根底。由于我国如今是利用后发优势,希望通过更短的过渡时间走过许多跨国公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所以常常三步并作一步走。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说明处理得好可以缩短这个进程。但是假如处理不好,不能对症下药,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伤筋动骨。我国目前在推广现

4、代管理技术的时候,ERP的不成功率很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三个层面的需求;也没有搞清楚自己终究处在哪一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盲目开方下药。说明三类需求详细表现形式和构造的案例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绝大局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处于第一个阶段,即要用少量的投资,解决业务各流程的信息化问题。目的是建立起依赖信息、数据进展决策的机制,其中特别是将财务核算深化到各业务环节中去。从我们征集的案例来看,此类需求占市场的主体。少局部根底较好的企业已进入了第二层需求,即优化流程设计和运行操作。这样的企业应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较好的信息化根底,可以为流程再造提供制度保证和数据根底。此类需求的市场比率虽然还不大,但增长比拟快。进入第三层的我国企业目前还是凤毛麟角。在我们征集的案例中几乎看不到涉及合作企业之间协同业务的内容。但这并不是说供给链思想在我国不适用,相反地,假如有意识地宣传、探究供给链理论和理论,可以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和供给链管理的开展。从搜集到的案例来看,其中第一层面以信息化的根底内容为主的占80%以上,例如奥康集团采用了用友的网络分销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杜绝“信息贪污”。最直接和更关键的效果,那么是可以使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响更灵敏,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我们把物流企业的ERP也归为此类,因为此类系统主要是解决流程的标准化、1 2 3 4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