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22622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指标解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服务业财务状况(企业)表指标解释法人单位数 本项指标填写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数。固定资产原价 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 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总额。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本年折旧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可以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 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报。若企业执行 2001 年企业会计制度,可以根据会计核算中资 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目年增加数填报。营业收入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 收

2、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 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结转前)填报。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 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营业成本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包括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 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主营业务成本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期 末借方余额

3、(结转前)填报。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 成本”代替填报。营业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 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 金及附加”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 费附加等。根据会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前)填报。执行2006年 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报。其他业务利润 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

4、会计“其他业务收 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减“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报。执行2006 年企业 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在此处填0。三项费用合计 指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的合计数。销售费用指企 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 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 (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 中“销售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 润表”

5、中“营业费用(或经营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 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 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的 本期金额数填报;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 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 “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税金 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根据 “管理费用明细账”中“管理费用税金

6、”的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前)分析填报。差旅费 本项指标填写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 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利息支出 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 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根据企业“财务费用明细账”中“财务费用利 息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报。如果企业没有单独设立“利息收入”科目,应填报利息支出减去 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指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

7、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或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会计科目的余额填报。余额在贷方,则为净收益,余额在借方,则为净损失,以“-”号记。 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免填。投资收益 指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如为投资损失以“-”号记。营业利润 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营业利润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 损

8、失,再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 为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后,再减去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的金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应付职工薪酬 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 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 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执行2006 年企业会

9、计准则 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 准则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应交增值税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 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不含期初未抵扣税额。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下述公式计 算填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 口退税进项税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 税额。销项税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资产总计 指企业过去

10、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的资源。资产一般按流动性(资产的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 中流动资产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 货等;非流动资产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根据会计“资 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未执行 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年平均人数是以12 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 求得,或以4 个季度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 求得。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1或:年平均人数=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 12 个月。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数=开工之月平均人数+12 月平均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