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21439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综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为指导各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 提高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结合实际, 特制定以下 13 种常见刑事案件主要证据规格。一、共性证据规格 在审理刑事案件中,为了能准确、及时查清案件事实,使违法犯罪嫌疑人得到应有的处罚,使无罪的 人免予追究,采集、获取证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证据充分、确实,才能将犯罪嫌疑人交付审判。刑 事案件应具备的共性证据,主要有:( 一 ) 报案登记。侦查单位 ( 包括派出所 ) 的报警记录应记清发案时间、详细地点、简要案情、人员伤 亡及财产损失,如特征、价值等情况,报案人自然情况及与被害人的关系等等,如报案人见过犯罪嫌疑人

2、, 则应问明并记录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身高、外貌、衣着等情况。填写受理报案人的姓名、时间、地 点及初步处理意见。( 二 ) 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材料。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受案的公安机关应作详细的 讯问并就投案情况写出说明。( 三 ) 案件来源。应写明何时、何地、何部门接何人报案,报案的内容及措施,以受案单位名义填写。对 当事人以书面材料举报的,公安机关也应按要求如实写明。( 四 ) 抓捕经过。由具体承办人写明接报案后,采取何种方法于何时在何地抓获犯罪嫌疑人,如有同案犯 的可依次列出。( 五 ) 犯罪嫌疑人的自然情况。包括盖有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户籍专用证明章 ( 不可用公章 )

3、 的户籍复印 件和住所地派出所或居 ( 村 ) 民委员会出具的现实表现证明材料。( 六 ) 犯罪嫌疑人的前科劣迹和其他材料。包括刑事判决书 ( 裁定书 ) 、劳动教养决定书、释放证明、 假释证明、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等复印件或抄件,并加盖印章,且有证明该材料的出处。( 七 ) 有关物证的保存。对赃款、赃物、作案工具等有关物证应制作扣押手续,如实填写品名、数量、特 征,并妥善保管,不得损坏、遗失或调换。对无法保存的物品,应拍摄照片,制作销毁物品清单。二、类案证据规格 除以上共性证据外,几种常见刑事案件的主要证据规格要求如下:( 一 ) 故意杀人案件1 、被害人陈述或目击及知情人的证明,由办案人员就

4、案件的具体情况制作询问笔录,从中获取案件的有 关证据。2 、通过询问案发现场的邻居、过路群众、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家属、亲戚朋友等,获取案发前后的情况。3 、现场勘查卷。包括现场图、现场照片、现场勘查笔录,提取现场遗留物及有可能与侦查有关的物证、 书证,复查现场的照片及笔录。4 、法医、技术鉴定卷。 (1) 解剖被害人尸体。确定死者死亡时间、血型、伤口位置 ( 包括受损伤程度及 由何凶器形成 ) 、致死原因; (2) 被害人受伤情况。包括受伤程度、形成原因、与凶器比对检验、鉴定记 录、结论,提取被害人病志; (3) 精神病患者应当由指定的医院做出鉴定; (4) 与案件相关的技术鉴定材 料。包括血

5、型、毛发、唾液、指纹、足迹、遗留物、痕迹、排泄物、毒性等检验都应作出详细的鉴定报告;(5) 作案工具的鉴定材料。 如刀的长短、 宽度与伤口的比对鉴定, 枪杀案件的子弹、 弹道、弹壳的鉴定; (6) 尸体腐烂或碎尸的,应作颅像重合鉴定或 DNA 同一认定。5 、作案工具。包括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遗留于现场的凶器,如刀、匕首、斧头、棍、棒、毒物、爆炸物, 交通、通讯工具等实物和照片 ( 刀、匕首的照片放比例尺 ) 。有辨认能力的,由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及 知情人辨认凶器,制作辨认记录。6 、讯问犯罪嫌疑人。 (1) 问清杀人动机,如仇杀、奸情杀人、图财杀人、义愤杀人、流氓杀人等,并进 行查证核实; (2

6、) 问清作案手段,确定是刀杀、电击、溺水、活埋或闷死 ( 伤 ) 、勒、掐、 冻死 ( 伤 ) , 还是利用交通工具撞死 ( 伤 ) 、毒死 ( 伤 ) 、注射药物致死 ( 伤 ) 等; (3) 问清作案时间、地点、作 案的事实情节,如实施过程中的细微情节,处罚时可减轻或加重的情节,以及旁证情况等; (4) 有同案犯 的,应问清如何预谋、分工、实施犯罪的,在作案中的具体行为及应负的责任; (5) 凶器下落及来源。7 、被害人死亡的,应调取被害人户卡,证明身源。8 、其他证据材料。包括犯罪造成的后果,如家庭的损失、破裂、对其亲属的影响、社会舆论等,犯罪嫌 疑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如来往关系、经济关系

7、、亲属交往、亲情、奸情、有无利害冲突等。总之,获取的 证据必须是足以认定犯罪行为是该犯罪嫌疑人所为。( 二 ) 抢劫案件1 、制作被害人询问笔录。问清被害人被抢的准确时间、地点、周围环境,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嫌疑人实 施抢劫的手段及是否使用威胁语言,嫌疑人持何种凶器,抢劫的人数,嫌疑人作案分工情况,嫌疑人的逃 走去向,被抢物品特征、数量、价值、购买年限,被害程度 ( 如被害人死亡的需询问知情人 ) ,被害人 衣着等。2 、询问当事人、目击者、知情人,获取案件的有关证据。3 、辨认、指认证明。包括被害人或知情人对犯罪嫌疑人的指认,对作案工具、赃物等的辨认,制作辨认 笔录。4 、现场勘查卷。如现场图

8、、现场照片、勘查笔录、实物提取证明。5 、尸 ( 活 ) 体鉴定结论。被害人死亡的,应进行尸检,出具尸检鉴定,活体应作出伤情鉴定,认定伤 口形成情况、受伤程度,提取被害人的抢救记录、病历、诊断书等。6 、估价鉴定。被抢物品应委托物价部门作出估价鉴定。7 、物证及作案工具。被抢的物品及凶器应拍成照片,包括交通工具等。8 、技术卷。包括被害人的血型、毛发、现场指纹、足迹鉴定、痕迹检验报告,现场遗留物提取、检验结 论及技术鉴定材料等。9 、审讯犯罪嫌疑人。问清 (1) 作案时间、地点、环境; (2) 目的、动机、手段,如暴力捆绑、殴打、伤 害、胁迫威逼以及用酒、药物麻醉等,持有或使用何种凶器、物品。

9、其特征来源和下落情况; (3) 抢劫的 情节,如基本事实、作案次数、活动范围、活动场所、实施犯罪的对象、作案时衣着、抢劫的物品下落、 被害人体貌特征等; (4) 如是共同犯罪,查明共同犯罪人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赃情况,是否有攻守 同盟,分清主犯、从犯、胁从犯。10 、作案后造成的后果和社会危害影响的有关材料。( 三 ) 盗窃案件1 、询问被害人或被盗单位。问清被盗时间、地点、被盗经过,如何发现被盗,被盗物品的数量、特征、 种类、购买时间及价值。问清被盗赃款的具体数额、面值张数,被盗钱物存放于何处,单位被盗的要取保 管人证,法人出证的无效。2 、提取可证明被盗物品价值的证据,如购物发票等。3

10、 、力求获取原始赃证,查获的所有赃款、赃物应拍照片,附卷作为案件证据,原则上赃款、赃物应随卷 移送。如确实必须先发还失主的,应作详细的记录。无法取得原始赃证的,必须有赃款、赃物下落的确凿 证明。如赃款已被花销,应查明花销的时间、地点、方式及有关证明人,获取用赃款购买的实物。赃物被 变卖的,力求找到买主,取得原物或证明。4 、通过询问知情人或发案现场群众获取案件的有关证据。5 、对追缴的、犯罪嫌疑人退赃的赃物应由物价部门做出估价鉴定。6 、有盗窃现场的要有现场勘查笔录、照片及现场图,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品,如衣物、 手套、作案工具等。7 、现场提取的毛发、指纹、足迹等应做鉴定,对现

11、场痕迹如撬门、破锁、挤压等形成的现场周围的其它痕迹也要做鉴定。8 、力求缴获全部作案工具,对已缴获的作案工具有鉴定价值的,必须经过技术鉴定。9 、审讯犯罪嫌疑人。 (1) 审清犯罪的次数及具体情节,包括作案时间、地点、手段、预谋和实施过程;(2) 审清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和目的,盗取财物的数量、品种、规格和型号; (3) 问清赃款、赃物的下 落,进行销赃、藏赃、窝赃、用赃的人员、地点以及退赃情况; (4) 问清作案工具的具体情况和作案工具 的来源及下落,有无提供作案目标和作案工具的人员,如有,要审明提供的过程; (5) 合伙作案的,要审 明是集团作案还是共同犯罪、合伙作案次数、每个人应负的罪责

12、及同伙下落,口供要互相印证; (6) 有无 其他犯罪; (7) 必要时,组织犯罪嫌疑人辨认作案现场,制作现场方位图和辨认笔录。10 、作案后果或造成危害影响的证据材料。如盗窃外国人钱物,盗窃珍贵文物、珍稀动物、军用物资、救 灾钱款、银行、金库等,给上述单位或个人造成损失、社会影响的材料。( 四 ) 强奸案件1 、询问被害人。问清发案时间、地点、手段等犯罪事实和情节、犯罪后果,问清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对被害人的陈述要经查证属实,排除伪证和诬告的可能性。对于不满十四岁幼女的询问应由其监护人在场 并在询问笔录上签字。2 、询问被害人亲属或知情人,了解所得情况的来源及具体的案情。3 、获取目击群众

13、的证言。4 、走访调查中所获的证据材料。5 、强奸作案遗留下来的精液、血迹要经过化验和查证,同时对现场提取毛发、指纹、足迹,现场遗留痕 迹、遗留物、分泌物、铺垫物、擦拭物进行鉴定。必要时应作 DNA 鉴定。6 、向被害人提取被撕坏的衣裤、内裤、血衣、被强奸后的分泌物、被害人血型。7 、提取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厮打遗留在现场的钮扣、裤带及其它随身携带物品。8 、提取被害人受伤情况的诊断证明、病历等,阴道撕裂、身体表皮受伤、妊娠等,要做出鉴定结论。9 、被害人死亡的,应做尸体鉴定结论。10 、制作现场勘查卷,包括勘查笔录、现场图及照片。11 、被害人辨认犯罪嫌疑人的笔录、现场指认笔录。12 、收缴犯

14、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的作案工具,拍照后附卷,并查明作案工具是否是犯罪嫌疑人用以恫吓、 胁迫被害人,实施强奸犯罪时所用。13 、调取被害人户卡、查明被害人是否是幼女。14 、审讯犯罪嫌疑人。 (1) 审清实施强奸犯罪的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 (2) 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 的关系,如过去相识、有过来往的,要查清他们之间的认识过程和接触情况; (3) 实施强奸的具体手段和 经过,包括暴力胁迫、诱骗、醉酒、药物麻醉、利用职权或从属关系等; (4)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实施强 奸犯罪的思想基础和预谋过程; (5) 实施强奸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 致伤、致残、致死等 ) ; (6) 犯罪 前后的表现,是初犯

15、还是惯犯,是投案自首还是被迫交待; (7) 如系轮奸犯罪要分清主犯、从犯和各自的 罪责; (8) 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的生理特征、衣着、年龄的了解情况。15 、被害人受侵害后造成的后果,如精神失常、呆滞等。16 、其他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五 ) 故意伤害案件1 、询问被害人。包括被害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后果,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所持何凶器。2 、询问目击者、知情人,了解案件事实情况。3 、进行现场勘查,提取有关物证、凶器。4 、对伤害程度作出鉴定。办案单位向法医鉴定部门提供鉴定所需的一切资料,由法医鉴定部门作出损伤 程度鉴定。5 、由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凶器进行辨认,并制作辨认笔录。6

16、、提取凶器,拍照附卷,凶器上的血迹应鉴定比对。7 、审讯犯罪嫌疑人。问清 (1) 作案时间、地点、手段和过程; (2) 作案动机和目的,这是确定是否故意 伤害的关键; (3) 作案工具的种类、来源和下落; (4) 造成的后果; (5) 对被害人体貌特征的描述,对所 提取凶器应辨认,确定是否为伤害被害人时所持; (6) 有同案犯的,应分清主次,区分责任,口供互相印 证。(六 ) 聚众斗殴案件1 、通过询问现场目击证人,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情况,殴斗规模及殴斗情况,殴斗中 使用的作案工具、伤亡情况。2 、通过走访调查现场周围群众,获取案件情况和线索,并加以查证核实。3 、拍摄现场照片、绘制现场图、制作现场勘查笔录,提取发案现场相互殴斗使用的工具,对现场公共设 施被砸、打坏的车辆、房屋门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