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21312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工程大学毕 业 设 计标题: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年 级: 2012级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学 号: 06123430843 姓 名: 韩忠赢 指导老师: 路 梅 日期: 2014年04月22日 沟后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设计说明及计算书12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韩忠赢2012年04月22日目录沟后土石坝枢纽设计说明及计算书前 言 1一、工程概况及作用 21.1 工程概况 21.2 水库建成后的作用 2二、设计基本资料与数据 32.1 工程地质 32.2 水文气象资料 42.3 筑坝材料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62.4 工程其它设计参数的确立 7三、枢纽布置与坝型选择 113.1 枢纽布置 113

2、.2 坝型选择 11四、大坝基本尺寸的拟定 134.1 坝顶高程 134.2 坝顶宽度 154.3 上下游坝坡及平台(马道) 164.4 防渗体 164.5 排水设备 174.6 地基处理 17五、大坝渗流计算 185.1 土石坝渗流分析 185.2 对上游校核洪水位3278.0米下游相应水位3214.85米的情况进行渗流计算 19六、大坝稳定分析 246.1 稳定分析的目的 246.2 荷载 246.3 稳定分析方法 246.4 对不利工况的分析 256.5 稳定计算 25七、大坝沉降量计算 347.1 沉降的原因与计算方法 347.2 坝体沉陷量计算 347.3 坝基沉降量计算 35八、坝

3、体基本构造与土石料的结构布置 388.1 坝顶 388.2 防渗 388.3 护坡 388.4 排水体 398.5 坝体与坝基、岸坡的连接 398.6 土石料的结构布置 39九、泄洪隧洞设计 429.1 总体布置 429.2 隧洞水利计算 459.3 洞身结构计算 519.4 细部结构 59结 束 语 62参考书籍及文献 63附 图前 言本设计的题目为沟后水库土石坝枢纽工程,其主要设计任务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大坝设计根据所给资料进行充分分析,然后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洪水标准和工程级别,在此基础上进行坝型的选择和论证,确定坝型、枢纽布置方案和建筑物形式;坝型、枢纽布置及建筑物基本尺寸拟定后,进

4、行坝工设计、渗流计算、稳定计算、沉降量计算,做好地基处理、大坝与岸和地基的连接工作。第二部分:遂洞设计根据相关资料、设计要求,查阅相关书籍规范,先进行隧洞的总体布置,对其进口建筑物型式与布置、出口消能型式与布置、洞身型式与布置做详细的规划布置;接下来进行水力计算,对过水能力、消能及压坡线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洞身结构计算,对荷载内应力、配筋进行计算,最后在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细部构造设计。本设计将隧洞布置于左岸。一、工程概况及作用1.1 工程概况沟后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沟后村附近的黄河一级支流沟后河上。控制流域面积197.8平方公里,总库容330万立方米。沟后河发源于共和县南北山麓。

5、沟后水库位于沟后河的上游,坝址以上为高山峡谷,以下为广阔的共和盆地,该河在坝址下游35公里处注入黄河。共和盆地是共和县的主要农业区,坝址下游13公里的恰卜恰镇是海南芷族自治州和共和县两级政府所在地,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近三万各族同胞居住在这里。共和县所有的工业均集中在恰卜恰镇。1.2 水库建成后的作用本水库为安置龙羊峡水库库区移民的配套工程。水库以灌溉为主,可灌溉共和县农田二万亩,林地五千亩,同时解决恰恰镇三万多居民的生活及城镇工业用水。二、设计基本资料与数据2.1 工程地质2.1.1 水库库区工程地质条件沟后河发源于共和县南北山麓,沟后水库位于沟后河的上游,坝址

6、以上为高山峡谷区,以下为广阔的共和盆地,该河在坝址下游35公里处注入黄河。水库库区两岸分水岑,山顶高程3781米,山体宽厚不存在深切的邻谷和洼地,库内两岸斜坡面较平直,没有大型冲沟发育。坝址处河床高程为3211米,与两岸山顶相对高差达560米。水库库区基岩全部为印支期致密、坚硬的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其微风化新鲜岩石的单位吸水量0.01升/分米,为相对不透水层,两岸分水岭相对不透水层的最低高程都在3360米以上,库区未发现大的断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密集带,即在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上不存在集中渗漏的通道,从上述地形、地质条件判断,库区蓄水条件较好。库区两岸基岩坡度一般在55度左右,岸边未发现规模较大

7、的缓倾角结构面,水库蓄水后一般是稳定的。由于该地区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日夜温差很大,物理风化严重,两岸坍塌现象较发育,故两岸斜坡基岩面上广泛分布着坍塌物质,其中崩积、坡积的块石、碎石一般是稳定的,而壤土极为疏松,属高压缩性、强失陷性土,对稳定不利,坝段部分须挖除,水库蓄水后估算总塌岸量约为15万立方米,将影响水库寿命。水库盆地基底及库岸基岩属相对不透水层,故水库没有浸没问题。2.1.2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坝轴线位于沟后河峡谷口上游500米处,河谷狭窄,所在河段南北走向,平均河宽60米,两岸岸坡左陡右缓,左岸坡度450左右,右岸坡度350左右。基岩上分布着第四系全新统堆积物,其覆盖面积约占坝区的

8、70%-80%。河床砂卵石层厚12-14米,透水性强,渗透系数为20.9-94.5米/昼夜,且整层结构疏松,分选性差,存在渗透稳定问题,应做坝基防渗处理,河谷两岸基岩上分布着崩积、坡积块、碎石,层厚10-20米,边坡稳定性差,建坝前须做处理。坝址区基岩为花岗闪长岩。属坚硬岩石类,基岩表层弱风化带裂隙发育,具有程度不同的透水性。左岸严重透水层(=1-10升/分米)厚30-40米,相对不透水层埋深50-60米。右岸较严重透水层(=0.1-1升/分米)厚10-40米,相对不透水层埋深50米左右。坝基E断层在下游临沟出露,影响带宽4-6米,(单位吸水量=0.056-0.069升/分米)属中等透水带。当

9、水库蓄水后,将形成沿坝基和坝肩的渗透,必须做防渗处理。经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鉴定,沟后水库的基本地震烈度为六度。2.1.3 泄洪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泄洪洞布置在坝区河谷左岸,地形地质条件均优于右岸。沿地面高程3240-3290米,隧洞建基高程3235-3211米。穿越地层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围岩致密坚硬,牢固系数fk=7-9,岩石弹性抗力系数K=600-800kg/cm2。但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成块状砌体结构,隧洞沿线依次通过F35、F36、F12、F9四个断层。隧洞开挖时,可能产生坍塌或掉块,应采取支护措施。2.2 水文气象资料2.2.1 气象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没有气象台站,仅在恰

10、卜恰镇有气象站,也无实测系列水文资料,径流、洪水、泥沙计算系根据青海省水文手册及“设计暴雨洪水图集”等有关参考资料进行。流域所在地区地势高,气温多变,年平均气温低,约为3.4,昼夜及地势温差大,无霜期短,年日照时间长,大部分地区寒冷而干燥,常冬无夏,纯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区。本区虽地处内陆,但因青海湖调节作用,降水相对丰富,年平均降水为311.8毫米。降水集中在6-9月,为全年的87.8%。暴雨历时短,据统计年最大6小时降雨量占24小时降雨量的70%左右,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10倍,年平均蒸发量为117.18毫米。表21 主要气象因素特征值表项目单位数值备注年平均气温3.4无霜期天99年平均降水量毫米311.8极端最低温度-28.9最高气温31.3年平均大于30天数天1.25最大冻土深度米1.33年最长日照时间小时3290年最短日照时间小时2794.8年平均小于5的天数天180年平均蒸发量毫米1171.8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米/秒25.25水库吹程米8202.2.2 径流沟后河虽为黄河一级支流,但水量很小,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5毫米,相应多年平均径流量1285.9万立方米。径流来源主要是降水补给,6-9月份水量占全年来水量的80%以上。2.2.3 洪水沟后河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