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191496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二上期中语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1年秋季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

2、,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

3、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

4、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

5、象。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比较普遍。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

6、国文化精髓。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

7、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故春秋王者无外。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盐铁。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邪?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服罪当死。军奏“偃矫制专行,非奉使体,请下御史征偃即罪。”奏可。上善其诘,有诏示御史大夫。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

8、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悦。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

9、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有删节)【注】制:帝王的命令。繻:x,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用帛制成。传:zhun,凭证。孤于外官:孤,远;外官,指使者之职。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士徐偃使行风俗 行:巡察B臣宜被坚执锐 被:披、穿C不足以亢一方之任 亢:对抗D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羁:束缚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为复传,还当以合符 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C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 见犯乃死,重负国D军无横草之功

10、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终军志向的一组是(3分)() 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 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终军年少时以口才好、知识广博而闻名,正因为他通晓春秋,才能发现徐偃解经的破绽,同时他的能言善辩在驳斥徐偃狡辩时也得到了充分体现。B徐偃出使外国时,假托皇帝的命令,独断专行,事发后对张汤的弹劾巧言狡辩。终军审理此案,接连诘问,使徐偃理屈词穷,最终承认自己有罪该死。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

11、自己过去没有什么功劳,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出谋划策,趋吉避凶。D南越和汉朝和亲,终军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可是由于南越宰相吕嘉不愿意归顺汉朝,出动军队杀害南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年仅二十多岁的终军也不幸遇难。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3分) (2)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题。 八声甘州辛弃疾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

12、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李广罢官后,一日夜至灞陵,灞陵尉醉后呵斥阻止李广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风雨”象征谗言诋毁。8一篇史记李将军列传长达数千字,但词人只用数十字便将李广写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词的上片分析李广的形象。(4分) 9请结合辛弃疾的经历谈谈这首词中蕴含的情感。(4分) (三)填空(8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寓情于景是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如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 ”蕴含了词人的离愁别绪,李清照声声慢“ ,到黄昏、点点滴滴”展现了词人的悲苦。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名句,如柳永望海潮中有“重湖叠巘清嘉,有 , ”的西湖美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乱石穿空, , ”的赤壁壮景。11文学常识填空。(2分)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是著名的四大悲剧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和 。雨果,法国 主义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心 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