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专题四河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8921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专题四河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习专题四河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习专题四河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习专题四河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习专题四河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专题四河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专题四河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专题四:河流1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河(区)和外流河(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河流向东流入 _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向南流入 _洋,唯一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外流区比较:区域范围占全国总面积占全国总水量内流区内流河的流域1/3不到5%外流区外流河的流域2/395%以上(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外流河水

2、文特征的差异及其成因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以上) 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3)内流河 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 夏季为丰水期,其它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 :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天

3、山、昆仑山等冰雪融水)(4)珠江南方最大的河流,在我国各大河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水运发达。 长度:1800千米 概况 流经六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浙(5)京杭运河 沟通五大水系:海河、 、 、 、 作用 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 现在:苏、浙境内航运发达(6)湖泊 内流湖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多咸水湖 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如鄱阳湖、洞庭湖等)属淡水湖2主要河流长江、黄河长 江黄 河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正源沱沱河)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注入海洋东海渤海流经省区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流经地

4、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6300千米 180万平方千米 中国第一大河10000亿立方米 5500千米 75万平方千米 我国第二长河48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年径流量主要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河口、旧孟津开发水利水能蕴藏量全国1/3,可开发占全国一半,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已建成葛洲坝等、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全国2/3,航运条件好是黄金水道。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流

5、域内资源、农产丰富、人口城市众多;航线与成昆、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有巨大运输价值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地的引黄灌溉主要危害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

6、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3、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黄河以河口和旧孟津为界分为上、中、下游。内蒙古的河口镇以上为上游,其中流经青藏高原的为河源段,这里河面不宽,不也不深,水流缓慢,地面浅草平铺,土壤冲刷极微,河水常是清澈的。在青海省东部,河流进入峡谷段,这一段有洮河、湟水等支流汇入,水量大增,再加上落差很大,蕴藏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出青铜峡后,进入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水流平稳,泥沙有所沉积,这一带气候干旱,几乎没有支流汇入,加上引黄灌溉和蒸发,耗水较多,水量减少。河口镇至河南的旧孟津为黄河中游。中游河段支流较多,水量增加,由于中游地

7、区大部分是黄土分布区,这里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加上夏季雨水集中且多暴雨,使河水变成滚滚泥流,黄河成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因河道变宽,平原上落差较小,水流速度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在河床中,这样年复一年,河床不断抬高,为约束河水,全靠人工筑堤,以致下游河道成为高出两岸平地的“地上河”。每遇暴雨洪水下泻,下游河堤就会有决口的危险。训练题一、选择题1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去汛期越长2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

8、受夏季风影响,西部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有夏季风的影响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3关于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和黄河的含沙量均大,汛期均长 B珠江比黄河流程短,但汛期却长,流量大C海河含沙量大,汛期长,冬季结冰 D东北的辽河,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4郑州以下,黄河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是 A河流因引黄灌溉,水量减少 B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C地面植被稀少,蒸发旺盛 D河床比堤外地面高5黄河、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6兼

9、有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的省是 A山东省 B河南省 C江苏省 D安徽省7塔里木河进入丰水期时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堪培拉正值夏季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D旧金山正值雨季8下列湖泊中,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 A青海湖 B洱海 C鄱阳湖 D洞庭湖9关于京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B由北而南流经京、冀、鲁、皖、苏、浙C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等五大水系D目前,只有长江以南的河段通航10下列城市中,属于长江流域,且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的是 A宜昌、宜宾、武汉、九江、南京 B重庆、宜昌、武汉、南昌、上海C昆明、贵阳、长沙、南昌、杭州 D攀枝花、重庆、成都、南京、上

10、海11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A珠江 B元江 C额尔齐斯河 D雅鲁藏布江12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云贵高原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12题。13【2010湛江市】黄河上中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A水量大 B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严重14【2010湛江市】治理黄河的关键是A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B在黄河下游挖沙C加固黄河大堤D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15【2010天津市】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16.【2010龙岩市】下列河流中,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特征 的是 A. 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D. 黑

11、龙江17.【2010聊城市】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水能资源丰富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中游河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C两河流均发源于唐古拉山D两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东海二、读图分析题18【2010漳州市】读图12“中国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_、_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区是_。是我国著名的_水利枢纽工程。(3)铁路线c是_线,与a线相交的铁路枢纽是_。 (4)黄河干流从到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_。人为原因是_。19【2010福州市】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

12、亲河,读图7回答。(1)长江、黄河发源地说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2)图中两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水利枢纽。(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 。20【2010潍坊市】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全长5464千米,流经9个省区。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名称A 山脉 B 城市C 河流 D 湖泊(2)黄河在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是什么?(3)建国以来,我国对黄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4)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该区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21【2010襄樊市】读图填空;(1)A是_省:(2儿所在省区的主要上地类型是;_。(3儿省所在的地形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_。 (4)自治区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_成为“塞上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