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18887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历城区九年级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初三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120分钟,满分120分)亲爱的同窗们:时光飞逝,的学考已向我们疾步走来,目前是你整顿行囊、盘点收获的时刻了。这次模拟考试请你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争取用美观的笔迹、整洁的卷面、优美的文笔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对的的一项是()(2分)A挑衅(n) 叱咤(zh)戏谑(xu) 忧心忡忡(chg) 谀词(y) 伫立(h) 濒临(bn) 锲而不舍(q)C确凿(o) 火热(h) 狡黠(xi) 一抔黄土(p) D.陨落(yn) 剽悍(pio) 倔强(j) 气冲斗牛(du)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对的的

2、一项是()(分)A.无与伦比 声名狼籍廓然无累 销声匿迹B.出类拔萃 锋芒必露 一代天骄 莫衷一是C.义愤填膺 怒不可遏 化为乌有张皇失措D.擎天撼地不可名状 重蹈复辙 别出心裁.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8分,每题1分)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_,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则)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但愿啊,_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3、,按规定回答问题。(分)行走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路上,我们一路欣赏了无数美景。(A)我们曾拜访冬天的百草园,感受人迹罕至的荒园中雪地捕鸟的乐趣;曾走进落英缤纷的桃花林,领略世外桃源的如梦似幻;曾 , 。一路上,我们还品尝了端午的鸭蛋、香醇的春酒,聆听了云南的歌会、北京的吆喝()语文,有着无穷的魔力,既然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仿照(A)处画曲线的句子,为横线处补写句子。(2分)文段中(B)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所有使用)进行修改。(1分)换用号 增补号删除号 调位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规定回答问题。(5分)的眼睛流出眼泪来,说:“请老太爷帮帮忙,我成家了,现下她

4、们就在磨房里呢!她们没有地方住。”我听到了这里,就赶紧抢住了,向说:“那磨房里冷呵!炕沿上的瓦盆都冻裂了”“那炕上还睡着一种小孩呢!”B答应了让她搬到磨房南头那个装草的房子里去暂住。一听,连忙就站起来了,说:“道谢,道谢。”一边说着,一边戴起狗皮帽子来,眼泪汪汪的就走了。A刚一走出屋去,回头就跟我说:“你这孩子当人面不好多说话的。”我那时也但是六七岁,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我问着B:“为什么不准说,为什么不准说?”B说:“你没看A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吗?难为情了。”选段中的人物“A” 指的是: 。(1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此故事情节: 。(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B”是我的第一位人生导师,结合文

5、段内容,谈谈我从“B”身上受到了哪些人生的教育?(分)二、古诗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3分)7. 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3分)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B. 首联直言“春望”所见,一种“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种“深”字,叫人满怀凄然。C. 一种“望”字统领了前两联的内容。目光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

6、草木,再到花鸟,视觉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D. 颈联构造工整,感情浓郁,体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愁苦之心。(二)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什么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

7、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节选自墨子公输)8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根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2分) 公输词汇积累卡 卡片编号:1 类别 语 句 词语意思 实词舍其文轩文轩 古今异义荆之地方五千里地方9.下面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似的一项是( )(2分)A.今有人于此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王吏之攻宋也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出淤泥而不染 此为什么若人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1墨子劝服楚王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觉得成功的核心在哪里?(2分) (三)赵襄主学御于王于期

8、,俄而与于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后来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御:驾车。王于期:即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所贵:最要紧的。调:谐调。逮:赶上。 诱道:诱导,把马引到正路上去。 上:通“尚”,还12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一处停止。(2分)子 之 教 我 御 术 未 尽 也。3.结合赵襄主驾车比赛落后的因素,联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对你的启发。(2分

9、)三、现代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一)桥名谈往 茅以升万物皆有名。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国内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国内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谨慎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即体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目前来简介某些桥名,借以窥知国内桥梁文化的丰富。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出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玙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也许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

10、“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均有。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一方面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洨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体现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

11、呼为销魂桥”。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 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固然也有,但为数很少。因此,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收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例如唐代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一例。这究竟是一座桥还是说有二十四座桥呢?千年来不少人为这问题作了考证。杜牧的原诗是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2、”用很少的字,体现出对扬州的繁华消逝、人去楼空之感。这首诗中,只有二十四桥这几种字指出往事的遗迹,因而这几种字就要能充足反映出昔日的繁华。如果这只是一座名叫二十四桥的桥,它如何能体现全扬州的繁华呢?扬州的桥诸多,并且从隋朝起,就分布在全城。因此,杜牧诗中的二十四桥定然不只是一座桥。正由于这个缘故,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才为这二十四桥,考订出它们的名字,并且指出,在那时(约164年),二十四桥中存在的仅有六座了。二十四桥逐渐减少,就浮现一种传说,觉得这仅仅是一座桥的专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引南宋姜夔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谓“仍在”“桥边”,似乎应当是指一座桥,否则如是诸多桥,难道每座桥边均有红药吗?尽管沈括所见的是六座桥,通过金人南下,到姜夔时,也许只剩余一座了。14.本文论述了古代桥梁命名的根据,请你列举出其中的六种。(3分)15.阅读第段中的画线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阐明措施,并简要阐明其中一种阐明措施的体现作用。(4分)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16. 阅读文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