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18840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家乡的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设计 襄阳市第十九中学 谢英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目标中提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家乡的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主意识,通过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调查家乡的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2、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通过展示、交流、评价、写作,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

2、能力。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了解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2、通过展示、交流、评价、写作,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展示、交流、评价、写作,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学方法:材料展示,交流评价,当堂写作德育渗透: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通过观察,明辨是非,进行初步自我教育;对人们行为是否文明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课前准备:让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周围环境有

3、关的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直观导入,交流体验老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些美好生活环境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看了图片的感受:1、多么美丽的春天;2、多么漂亮的雪景;3、绿油油的山坡;4、黄花荡漾的田野。还可提示学生回忆学校饭厅和小卖部的过去,并对比现在:好舒适的餐厅,好整洁的小卖部!引出主题美好的环境。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环境,并说明为什么美,美在哪里,身处其中的感受如何。如身处郁郁葱葱的山坡、黄花荡漾的田野、空气清新的河滩、绿树成荫的校园、鸟语花香的森林等环境中,我们会感到舒适愉快,精力充沛等。由此可见

4、,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使我们的心情好起来。然而,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现在还有这么美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把搜集到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吧!二、课堂交流,相互启发1、让学生在活动小组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2、各活动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汇报。可以汇报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一人汇报后,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由汇报人或汇报人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真作答。3、各活动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师生参与评价,发

5、表看法,评选出“金点子”。如:(1)尽量乘坐公交车辆(2)请用布袋购物 (3)拒绝一次性用品(4)简单装修房屋(5)反对笼养鸟(6)分类回收垃圾(7)为校园或社区设计环保广告牌(8)及时举报或劝告破坏环境的行为(9)周末组织几个同学到社区当义务环保劝导员或宣传员(10)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洗涤剂(11)不要到江边洗衣服(12)提出环保建议4、创设生活情境,检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环保意识。(1)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一位阿姨在马路上随地吐痰,一个小孩将一袋垃圾从阳台上扔下。(2)学生观看后个体思考:如果你见到这种现象该怎么做?然后回答。三、自主选材,自由表达1、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

6、生自由选择文体,把活动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2、示例引路,领悟写法。读一读下面几种范例,想一想同学们是如何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的。用“”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并作出评价。河中的小船(片段)清晨,当第一束阳光穿过垂柳柔美的枝条时,江中那摇橹的声音便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江水波光粼粼,好像被抚平的缎带。摇橹声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循声望去,你会发现,这是一条并不太大的小船,船上堆放着垃圾。船头站着一位背微驼的老人,他正在吃力地摇着橹,他呵出的热气马上融入初春早晨清冷的空气中。船尾呢,则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他用又长又细的竹竿伸向江面,轻轻一捞,一袋不知裹着什

7、么的垃圾便进入了网兜。突然间,“扑”的一声打破了这时的沉寂,船上两人抬头一瞧,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把一袋垃圾丢进了江中。三人的目光刚好相遇,小伙子尴尬地笑了笑,逃也似的转身溜了。两位工人叹了口气,无声地把这袋时沉时浮的垃圾捞上了船阳光仍从垂柳的枝条中穿过,空气依旧清新,只是摇橹声渐渐远去建议书戴校长:现在我们学校的卫生状况还不尽如人意,走进校园,无论是绿化区、保洁区,还是各个教室,时常可以看到纸屑、塑料包装袋等。尽管学校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但还没有彻底解决问题。我班建议学校成立若干个环保小组,这些环保小组的成员,由老师推荐。这些同学必须做到“看到纸屑就检,看见有人乱丢垃圾就上去阻止”。环保队

8、员每天要比别的同学来得早,晚上检查绿化区,并把检查情况及时记录下来,第二天早晨在校报上通报情况。学期结束前,学校要评选“最佳环保队员”并颁发奖品。不知以上建议是否妥当,请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初三(2)班全体同学 2011年3月12日环保广告语全班交流,评选出最佳环保广告语:1、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2、节约方寸地,留给子孙耕3、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4、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5、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6、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7、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8、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四、话题引导,限时写作1、展示话题材料: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

9、“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2、引导分析话题:面对这个话题,许多人可能立即会想到环保问题。诚然,环保是人类要与自然处理好关系的关键环节,但也不是说这个题目只有这样一种写法。“人与自然”这个话题包含着人对自身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思考、对自身“反自然”行为的质疑以及对

10、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探索等方面的内容。从题目来看,题目是一个并列式的题目,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很多:自然对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三峡工程、无土培植等。 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写:(1)反思现实生活中“人”对“自然”的非理性开发,表达“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写这类文章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让读者看清“非理性开发”的危害和实质。(2)调动联想、想象能力,描写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艺术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构筑美丽的画面,将自己对话题的理性思考融入到艺术的画面之中。(3)写自然对

11、人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如人类进化、仿生学、人类生存等。注意写出二者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必拘泥于议论文一种表达形式。写动物故事、科幻小说乃至寓言、童话,都会翻出新意。3、分发收集的“人与自然”方面的名言。名言如下: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 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

12、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不是地球属于人类, 而是人类属于地球。关注地球,其症结不在地球,而在人心。自然是真正的法律。弗洛里奥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王尔德若不是让画笔蘸满天园的七色颜料,人间灵巧的画师又怎能绘出斑斓的七色彩虹?司各特4、第二课时写作(限时作文)五、课堂小结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

13、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们必须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才将成为美好的乐园”。 当然,“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们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那时,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

14、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教学反思】1、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课堂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转变,活动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感性知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情感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本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观察周围人们对家乡环境的行为(文明行为或不文明行为),面对人们的行为,你有什么感受或解决的办法等,以此来达到“明辨是非,进行初步自我教育”预期效果。2、教师参与交流评价,并适时引导帮助,可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交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通过合作交流,为环保献计献策,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本节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其中蕴涵着人文思想,特别是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来了解身边的环境状况以及如何解决环保问题,对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4、本节内容的教学,应该在收集更丰富、贴切的资料和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