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18694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说课稿一、 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并对渗透作用的原理和条件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就为这节课做了一个知识基础,同时本课又为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该实验是高中生物课程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同过这个实验,学生在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教学环节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从而为完成后面各章节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阐明其原理()技能性目标: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

2、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小组合作方式,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阐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内容涉及到原生质层、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等概念,涵盖了本章节的所有知识点。学生理解其原理,就能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因此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学生观察及制作简单实验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由于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法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思考,以及进一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方面会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我将其列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突破: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二、 说教

3、法1、学生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发展。但在实验技能方面还相当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成熟。2、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3、教学方法层进设问法讨论法探究法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实验的过程为主线,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设置问题串,层进设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实验,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参与讨论。这样,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

4、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三、 说学法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故采用讨论学习法,发现性学习法。四、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以探究实验的过程为主线,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课堂引入1、课前事先布置学生在家做一个小实验、剪数条葱段,用剪刀沿葱段壁垂直剪开至底部1/22/3处,将葱段浸泡咋清水中约23分钟,观察葱段形态变化、将变化后的葱段放入饱和盐水中约2分钟,观察其形态变化2、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a、浸泡在清水中,葱段剪开的部分逐渐向外弯曲,形成“葱花”。b、将“葱花”再放入盐水

5、中,发现向外弯曲的部分逐渐恢复,并且葱段明显变软。3、设置问题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渗透作用的知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回答: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引导思考: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总结:有浓度差) 根据渗透作用的条件,还需要有什么?植物的细胞的什么结构相当于半透膜呢? 讨论:细胞壁,细胞膜,原生质层,原生质层和细胞壁 总结:原生质层可能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设计意图:利用一个家庭小实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既回顾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本实验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知道本实验与渗透作用之间的联系。】设计实验:1、

6、实验课题:探究植物的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 实验材料、试剂:A、 材料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洋葱根尖细胞,太阳花,马齿苋等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有紫色液泡,不用染色,而且表皮容易撕取获得单层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没有紫色液泡,其他条件满足,需做染色处理,如滴加红墨水)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易获得单层细胞,没有大液泡)总结:选择有大液泡,有颜色,细胞大,易获取单层细胞的材料最佳,若液泡无颜色也可选择染色处理B、 试剂选择:盐水,糖水,海水,醋,酒精,盐酸总结:选择易获得,能控制浓度的,对细胞没有伤害的试剂,质量浓度为0.3g/m的蔗糖溶液C、 实验用具:观察细胞吸水和

7、失水是个微观过程,需借助显微镜观察,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D、 讨论结束后,做出预期结果,并展示质壁分离的动画。【设计意图:多种材料备选,让学生通过讨论对实验材料和试剂进行分析和判断】3、 实验步骤本实验不要求学生选择特定的材料,而是自由选择,提示选择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蔗糖溶液中需加红墨水混合,红墨水极易溶于水,将红墨水滴加到.g/ml的蔗糖溶液,更容易观察。【设计意图:通过两组实验不仅可以打破学生只能用外表皮做实验的认识局限,而且可以通过实验说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环节一:教师提问:是先把洋葱泡在蔗糖溶液中,0 min后取出做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还是先做好装片,再想办法往里

8、加入试剂呢?学生回答:先做装片再加试剂好,这样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失水的变化过程,教师提问:做完装片是先进行观察再加试剂还是直接加试剂再观察?学生回答:先观察,这样可以看到失水前后的变化,进行前后对照。【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实验的自身前后对照原则】环节二:实验要点提示第一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的临时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设问:先使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失水状态还是吸水状态?(失水)第二步:滴加质量分数为0.的蔗糖溶液,用吸水纸引流,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设问:如何使它们复原?(加清水)第三步:使洋葱表皮细胞浸润于清水中,观察质壁分离的复原。【设计意图:通过设问让学生明确实验思路】

9、进行试验按照实验方案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学生上台展示实验图片及结果。中央大液泡的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的大小. g/mL蔗糖溶液清 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教师设问,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下面问题:1、皱缩的是哪部分?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原生质层收缩,与细胞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2、对比动物细胞吸水实验,植物细胞吸水有何不同?为什么?(植物细胞吸水不会涨破,因为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3、观察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的实验现象,红色部分出现在哪里?说明什么?(红色部分出现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之间,说明红墨水可以透过细胞壁,不能透过细胞膜,证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4

10、、如果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说明发生质壁分离必须要有什么条件?(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说明发生质壁分离必须要有细胞壁)5、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能支持你的假设吗?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结论: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还可说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半透膜、浓度差、有细胞壁、有液泡、保持细胞活性(即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设计意图:通过设问方式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总结】表达和交流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进行实验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并派代表展示并陈述实验的设计方案,其他同学提出方案中的疑点,小组成员给予解疑或进行修改。进一步探究1、若使用不同浓度蔗

11、糖溶液,植物质壁分离的效果是否相同? 2、若不用蔗糖溶液,用其他溶液是否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只有滴加清水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吗? 请写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并用表格简单列出实验思路。【设计意图:既能巩固本节课探究实验的一般流程,又为后面学习的物质跨膜运输做铺垫】五、 说反思(一)本实验的改进要点:1、让学生课前做“葱花”实验,更能通过简单的实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也能因此提出问题串导出新课。2、多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更能说明各种植物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并从材料的选择方法让学生体验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 3、对实验步骤并不是让学生按照课本按部就班,而是通过问题思考,明确实验对照原则及实验思

12、路等,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理解。4、红墨水的使用不仅在吸水引流环节更容易观察,而且可借用红墨水观察到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质壁分离的现象,同时也说明具有全透性。5、让学生讨论反思实验,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新的探究(二)实验效果总结:不足:1、学生对显微镜使用还不够熟练,操作过程比较耗时,应加强对显微镜使用的练习。 2、洋葱外表皮颜色较浅,多数学生没观察到。 3、学生探究意识较为薄弱,对发现新问题比较没有思路,还需进一步引导和锻炼。优点:1、用校园常见的太阳花茎或者马齿苋,细胞颜色明显,发生质壁分离时间短,实验效果反而更好。 2、问题串的设置降低了学生的思考难度,也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究,在思考和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克服了对实验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内容总结(1)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说课稿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2)2、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式展开探究,通过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由浅到深一步步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