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苏珊娜》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185543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噢!苏珊娜》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噢!苏珊娜》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噢!苏珊娜》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噢!苏珊娜》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噢!苏珊娜》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噢!苏珊娜》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噢!苏珊娜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三年级第5册第3课的歌曲噢!苏珊娜。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哦!苏珊娜是一首典型的美国西部音乐风格的歌曲。全曲共有六个乐句,旋律轻快流畅,曲调素材精练,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但表达了对朋友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可使学生们从中学会珍惜朋友、珍惜友谊。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2

2、、过程与方法:通过肢体伴奏、乐句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用轻快、跳跃、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3、知识与技能:学会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我把教学重点设定为:学生能用轻快、跳跃、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设定为:学生能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 三、教法和学法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教学中,我主要使用了创设情境法、兴趣引入法、视觉图像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通过“乐句问答”的游戏,律动、舞蹈等并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动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

3、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整体感知、模仿、听唱法、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本堂课我针对教学目标,为这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觉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下面我对课的流程作简单的陈述:(一)兴趣导入首先我用多媒体、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对歌曲的背景有个初步的理解并对歌曲产生兴趣。(二)节奏练习1、让学生先观察老师是怎么为歌曲伴奏的;2、学生学习伴奏;3、师生一起为歌曲伴奏。(三)学习歌曲1、朗读歌词(按节奏朗读歌词)(1)重点词的

4、学读(阿拉巴马、路易斯安纳州)(2)分句学读歌词(3)完整朗读歌词(4)最后通过“乐句问答”的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并巩固歌词的朗读。2、学唱歌曲(1)先听老师范唱(2)“乐句问答”学唱歌曲(3)完整演唱歌曲,强调用轻快、跳跃、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4)配上肢体伴奏演唱歌曲(四)展示1、小组相互表演选出代表上台表演,其他组员为其伴奏;2、老师实行鼓励并点评。(五)小结:懂得珍惜同伴间的珍贵友谊。 总来说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在此,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