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8517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刘根生一位新锐设计师受凡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

2、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诗意的一面投去更多关注时,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的一些城市中,涌现出一种叫作“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

3、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的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的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

4、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只有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这说明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科技的诗意。B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

5、筑空间,这种“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C美具有巨大的竞争力,技术讲究美感,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D追求技术的诗意,要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主动选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认真理解备选答案的表述与文章表述的差异,方能知道对错。A项,错在“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科技的诗意”。原文句子“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并没有说“应更多地关注科技的诗意”,强加因果。C项,错在“说到底就是为了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原文

6、句子“凝聚着美给人更多便利的感受和美的体验”,并没有提到“增强科技产品的竞争力”,无中生有。D项,错在“即考虑到人对科技产品的主动选择”,原文句子“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曲解文意。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围绕着技术的诗意,通过大量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诗意的重要性、可行性等问题。B文章第段以大树为喻,形象地阐明了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C作者第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技术诗意的特征,为自己的立论提供了理论依据。D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是文章论述技术应是实用价值和审

7、美价值相融合的前提。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式和论证思路。仔细阅读文本,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认真理解备选答案的表述与文章表述的差异,方能知道对错。B项错误。错在“效率、性能与人文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是有主有次、相得益彰的关系。缺少“效率、性能”的科技,没有使用价值,而缺少“人文要素”的科技成就没有美感。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些技术成果之所以缺少良好的用户体验,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的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B一切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在于提升生活的品质,但某些决策者在规划设计中往往偏向于追求政绩和商

8、业价值。C技术的诗意固然重要,但不能随意地铺陈、夸张、搞怪,而应遵循规律,自然而为之。D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公共广场一味讲求宽大,显得浪费又没有美感,其中原因可能是决策者事先没有向专业人士咨询意见。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项错误,此句表述本身就有错误。根据文意,“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的不只设计者,还有决策者等。答案: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列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喷薄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同频。由最初的网友自娱自乐,到如今由网络小说转化为出版图书,改编为影视作品、游戏、动漫及相关产品,进而带火大众娱乐市场

9、,网络文学打造出“互联网”的庞大产业。作为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学,网络文学从出现之日就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华语网络文学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此后又出现了诸如仙侠、盗墓、探险、玄幻、穿越等多种类型的题材,诞生了悟空传鬼吹灯甄嬛传诛仙步步惊心等一批网络“爆款”小说。目前,网络文学已经实现了多点输出,实现了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的内容联动,实现了以网文IP为核心的全链路生态。在大众化、商业化的背景下,读者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创作者已经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塑造人物和故事走向;读者的阅读趣味能影响到文学网站整体的创作风格,甚至网络文学整体的创作趋向和类型革新。材料二:材料三:2003年,起点中文网

10、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此后,包含打赏、月票等付费机制的商业模式逐渐完善,并为各大文学网站所借鉴。这和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孤独地写作、孤独地阅读的那个时代一去不返了,网络文学的读者不再是单方面地阅读和接受作品,他们更是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在作者的写作过程中,读者可以通过评论,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对作者提出明确的要求,读者对每一章的评价还可以即时通过订阅量、打赏金额等数据反馈到作者手中。这些数据不仅体现着作者的人气,也决定了作者的收入。按照起点中文网现行的付费机制,普通会员、初级VIP会员、高级VIP会员订阅付费章节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字5分钱、4分钱、3分

11、钱。价格看似不高,但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付费阅读全本的价格着实不菲。读者还可以对作者提供除了订阅收入之外的“打赏”。通过打赏,读者不仅希望小说的情节构造能跟进自己想象的场景,同时还对作者的一些情节强烈要求整改,这也成为他们“要挟”作者改变情节的重要手段之一。(摘编自光明日报网络文学: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材料四:从表面上看,发表网络文学作品是“零门槛”的,但想要从成千上万的作家和作品中脱颖而出,需要经历层层关卡,首先就是“签约”关。当编辑从工作后台无数有待审核的新书中将一部作品选出,联系作者完成签约合同,这位作者才能从“非签约作者”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签约后,编

12、辑会安排针对作品的推荐和宣传活动,如果读者的反馈较好,作品就会“上架”,开始收费订阅。即使成为“上架作者”,要获得较高的稿酬,也并非易事。一般说来,VIP订阅所得的收入,由网站与作者平分。如果一个作者每日更新5 000字,当他得到1 000份VIP订阅,扣除网站50%的分成,作者当月的收入为1 500元,“签约作者”本就已经是网络作者中的一小部分,而“上架作者”在“签约作者”中占的比例是15%20%。由此可见,网络作家将写作转换成稿酬收入,进而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写作的难度之大。(摘编自王丹商业化带给网络文学的机与危)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本题

13、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项错误,应该先“反馈较好”再“作品上架”。答案:C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网络文学是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学,它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产生,并受到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B根据材料二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长率这两项,我们能够了解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发展趋势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C网络文学的发表是“零门槛”的,只要网络作者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他就可以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化写作。D2013年到2015年,网络文学增长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说明网络文学发展在这一时期处于低谷。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伴随”不准确,文中并没有“

14、互联网产生,网络文学即产生”的表述。C项,进入“签约作者”的行列与转向职业或半职业化写作无必然关系;且“网络文学的发表是零门槛的”也不符合作者的表述。D项,增长率下滑不能说明“处于低谷”,市场规模实际上还是增长的。答案:B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络文学的特点。(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首先找到材料一、三、四中关于网络文学特点的相关区间,然后摘取关键词句,甄别分类,最后整合重点,梳理成条。答案:写作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创作,实现了多点输出、内容联动和全链路生态。创作过程:作者不是“孤独地写作”,而是有读者参与。付费方式:按章付费、月票、打赏等。稿酬方式:作者

15、采取与网站合作的方式分取稿酬。阅读方式:读者不再是“孤独地阅读”,而是反馈阅读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参与创作。职业化特点:网络文学作家职业化、半职业化难度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东西?有甚用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平儿与周瑞家的忙起身,说:“刘姥姥只管坐着,等些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迎出去了。刘姥姥只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只见那凤姐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