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178531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夏》课堂实录 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课堂实录(宣布上课,师生问好)一、整体感知。(一)导入。师:一年四季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我们可以感受不同时节不同风光的魅力。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1:我喜欢春天,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一切都生机勃勃。生2:我也喜欢春天,可以卸去厚厚的冬装,活动自如,充满希望。生3:我和她相反,喜欢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也意味着过年临近。(生笑)生4:我喜欢秋天,天高云淡,气候适宜,那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累累的果实在枝头笑弯了腰,火红的枫叶点燃了秋天的热情!师:说得真好,富有诗意。还少哪个季节?生:夏天。生5:夏天太热了,让人提不起劲,就想进空调间。(生笑)生6:我本来也这样认为,但预习了课文后,我对

2、夏天的看法改变了,它是很热烈,很富有激情的,比春天更有旺盛的生机。(一些同学附和点头)师:确实,一般人都认为夏天烈日炎炎、挥汗如雨,很难找到喜欢它的理由。而当代作家梁衡却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同学们通过预习就能深受感染,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梁衡笔下的夏(板书课题与作者)。(二)检查预习。师:刚才的发言让老师有了一种感觉,大家课前对文章经过了认真的预习,希望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能不断加深这种肯定。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小黑板:1.给加点字注音。迸发( ) 芊芊细草( ) 旋律( ) 挑( )着绿叶2.根据拼音写汉字。磅(b)

3、 (p f) 苦(s) 3.解释词语。春华秋实 闲情逸致三位学生上黑板展示预习成果,其余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老师巡回。师: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生大声地:正确。师:大家课前准备很充分。磅礴的“礴”和苦涩的“涩”都是左右结构,旋律的“律”字拼音要有两点,书写的时候要注意。齐声把这些词语读两遍。生大声地朗读,加深印象。(三)理清思路。师:通过预习,你能不能马上说出,作者梁衡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生4:热爱。生5:赞美。师:文中有明确的话吗?生齐: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师:大家要读出赞美之情,应抓住什么词语重读?生6:赞美。生7:大声,表示力度。生8:还有夏季一词,是歌颂的对象。生齐读。

4、师:作者对夏天的热爱赞美都围绕夏天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生9:太阳、麦浪、热风生10:棉苗、高梁、玉米、瓜秧生11:黛色长墙。师:那是什么?生11:是草。师:能不能更确切些?细草也是草。生11:哦,应该是厚、密的草。生12:,蝉儿。师:夏天的景物单是一些自然风光和植物构成的吗?生13:还有辛勤的农民。师:对了,还有夏天的人们,也是夏天的一景。瞧,作者多有观察力,看到了夏天特有的自然风光、植物和人,这些夏天的美丽的景物(板书:景美)集中在哪些段落?生14:二、三、四段。师:体现了夏天哪些特点?生15:紧张、热烈、急促。师:文章哪一段?生齐:第一段。师:这是夏天的旋律,是夏天的特点。(板书:紧张、热

5、烈、急促)师:可见,本文的结构?生齐:总分总。二、局部赏析。师:既然夏天的特点是依赖我们刚才提到的景物表现出来的,那么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内容来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举一到两个例子进行分析。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小黑板提示:1、修辞手法2、传神的动词、形容词3、描写手法(学生激烈地讨论,老师来回走动,并且不时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师:有了结果的小组请举手示意。(个别小组有人举手,老师等待,举手人数渐多。)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哪一组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生1:文章的第四段“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

6、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作者运用一些动词,通过写农民的表现来体现夏天的紧张、急促的特点的。(生读得缓慢、抒情。)师:这些属于什么描写?生1:动作描写,也有心理描写。生2:农民人数很多的,也属于场面描写。师:很好,那这样的场面,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生3:人声鼎沸。生4:热火朝天。师: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刚才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其特点?好,你自己说。生1:没有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农民的心里很着急很紧张也没有读出来。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的着急?生1:快割,快割;快打,快打。师:要怎样读?你试一下。(生一口气读得很急。)师:其他同学觉得他读得如何?生5:没有轻重缓急的区别。前面提到“人们

7、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而下面的“快割,快割”和“快打,快打”正好照应,要读得急、快,“弯着腰,流着汗”表现场面热烈,音调要微微高些。而其他地方,可以稍微读得缓和一下,来衬托急。师:真厉害,看来你在朗读上有很高的天赋。能让大家欣赏一下你的朗读吗?(生读,很有味道。)全班鼓掌。师:真棒,本来老师想读一下的,这下就不班门弄斧啦。(生笑)看来,在朗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语调、语速的变化,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来,我们学着她的语气、节奏,一起读一读。师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师:其他小组的成果汇报?生6:“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

8、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里不仅通过农作物,还通过自然景物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师:这里更能体现夏天怎样的特点?生6:热烈。师:看黑板,语言描写上是怎样来体现这种热烈的?有修辞手法的使用吗?有一些用的好的词语吗?生6: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浪比喻成热浪,把汽车比喻成舰船。生7:不仅是汽车,还有山、云,都比喻成了舰船。师:看得很仔细,不错。那么这一比喻有什么作用?生8: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夏天麦田的蓬勃、旺盛的气势,麦田无边无际,麦穗在风吹下,形成热浪,加上“扑打”,一种夏天力量的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师:你

9、可以去当文学评论家或鉴赏者,字字精彩。生9:这里的“烘烤”突出夏天的炎热。生10:我看到一些写颜色的词语,火红、金黄都是很亮的色彩,只有夏天才配得上用他们,很大气。师:你的分析也很大气。师:如果我们朗读这段,可以从哪些词语上进行处理?生10:火红、烘烤、金黄、翻滚、扑打、浮动要读得重,要读出气势与力量。生11:涌、主宰、熟透也应重读。师:这些词语都用得很到位,把夏天的热烈表现了出来,我们先请力量的代表男生一起来读。男生读,读得气势磅礴。师:怎么样?(大家一起点头赞同。)我们一起来,一起感受夏天的热烈。全班齐读,比前一次更加有力,更加有气势。生12:文章第三段中“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

10、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重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这些植物的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写出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师:分析恰当。大家能帮植物配一下音吗?在这样的季节,他们会说什么呢?用第一人称吧。生13:我要快快长大,回报主人的辛勤付出。师:喝水不忘掘井人。生14:大家一起努力长大啊,我们付出汗水,到秋天就会有收获的。师:心里很急,一心想快快成熟,急促的旋律。每个人都试着把植物的心情放进去读一读。生自由

11、试读。师:我们女生也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女生齐读。读得较好。生5:因为是拟人手法,我觉得还应该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可爱神态读出来。挑、举、匍匐这几个词可以重读,这样会更好一点。师:你又带给我惊喜了,你读一下。(生读,比集体读更有味道。)看来,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善于思考分析,敢于挑战,会不断进步。老师向你学习。全班鼓掌。生15:我们小组分析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通过描写人们的动作行为表现夏天的急促和紧张。(生读得很急)师:这里的“可是”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吗?生齐声

12、:不是。生15:应该是“是不是”的意思,表示担心害怕。师:他们担心害怕什么?生15:可千万不要下雨啊。师: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担忧和焦虑。抓住两个“可是”。你重新读一下。(生读,有很大进步)师: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全班齐读)师:这里农民的表现最能体现夏哪一特点?生齐声:紧张。师:他们除了紧张收麦打麦外,还紧张什么?生16:还要忙着追肥、浇水。师:为什么?生16: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师:从“挑”字你看出什么?想想我们生活中用“挑”字的场合。生17:人们愿意这样去奉献,是农民主动的行为,。生18:农民对自己的责任很看重。师:对,就如“挑起了中国的大梁”。生19:农民劳作的勤劳辛苦。师:文

13、章中有没有表现农民勤劳辛苦的句子?生20:夏,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这是农民辛勤的汗水。师:很好。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发现,作者赞美夏天,是赞美夏天自然风光的热烈、气势,是赞美夏天植物蓬勃生长的旺盛生命力,更是赞美了夏天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人勤 赞美夏天、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三、当堂反馈。师:同学们在课上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我相信大家的学习一定是有效的,高效的。我们自己来检查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完成自主检测“合作探究”第4大题1、3、4。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内容,老师巡回其间,不时指点。(学生回答、集体讨论,老师强调答题的规范性,反馈有效。)四、拓展延伸。师:文章第五段说,历代文人很少写夏天,

14、的确,描写夏天的诗词歌赋最少。老师找了两首诗歌,请你比较这两位作者对夏天的感情和课文表达的有什么不同。小黑板展示诗歌:苦行 唐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生1:王维的诗歌写的是夏天的炎热、干涸,表达对夏天的不满之情。师: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是?生1:重,苦。穿很少的衣服就觉得多了,树很密很多也不觉得阴凉。师:山亭夏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生2:山亭夏日有楼台倒影,有水晶帘,有微风,有蔷薇花香,景色比较美丽,很温馨,不像夏天的景色。师:为什么这些景色是温馨的呢?从环境角度看。生3:哦,在山中的亭子里,树多,又宁静,会比较阴凉。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心情?生4:很悠闲,很恬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