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17800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学校环境卫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能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个清洁、安静、美丽的校园,蕴含着全校师生的文明程度、道德修养,展现出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环境卫生责任制(一)校园环境卫生实行学校统一领导,学生处、大队部、后勤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教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指导、安排、检查等工作。(二)全体师生都有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的义务和责任,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经常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和科普知识,提高师生的意识,养成爱护校园、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严禁乱扔垃圾,严禁在墙壁、公共设施上乱贴乱画。

2、(三)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及时修剪草坪,花坛里种植花木,任何人不得践踏草地、损害树木。(四)严禁在校园内焚烧落叶、枯草、垃圾及其它废弃物。二、室外环境保洁的要求及标准(一)楼道环境应整洁。清扫要及时,做到无杂物、废- 1 -纸、果皮、痰迹、积水等。(二)垃圾箱应保持四壁清洁,地面和周围无堆放垃圾,应封闭集装箱上盖。应根据垃圾日产量及时调整垃圾箱数量,及时清运垃圾。(三)院内垃圾应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垃圾箱及果皮箱应完好清洁,周围地面无杂物污渍。(四)建筑物内外无乱写、乱划、乱粘贴,无残标;公共设施、牌匾、路标应定期擦拭,保持清洁。(五)每日早 8:00 点以前清扫完毕。公共场所应定

3、期清扫,保持清洁。上课期间不得有任何影响授课的清扫活动。(六)保洁人员负责公共区域的保洁服务,包含楼内各走廊、楼梯、卫生间、校园操场及其它活动区域及指定的办公室和会议室。三、室内保洁服务标准(一)地面干净整洁、无杂物。(二)墙围光洁,无积灰、无蛛网、无污迹。(三)门、窗台干净明亮,无灰尘、无污迹。(四)教室内固定设施设备、电源插座无积灰、无污迹。(五)桌椅、讲桌里外干净,摆放整齐。(六)门、灯具清洁、无灰尘。(七)大厅与楼道地面干净光亮、无尘土、无污渍、无异味。- 2 -(八)楼梯扶手、门、玻璃、指示牌干净明亮、无灰尘、无污迹。(九)柱子无灰尘、无污迹、干净光亮。(十)标识牌、开关无积灰、无污

4、迹。(十一)卫生间:地面无积水、无污迹、无杂物。墙围光洁、无积灰、无蛛网、无污迹。便池无污迹、无异味、无便溺。卫生洁具清洁,无污渍。厕所内无蚊蝇、无蛆虫、无异味。(十二)阀门、暖气片、管道清洁,无灰尘、无污迹。四、奖励与处罚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学生处、大队部、后勤服务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将检查评比情况在组内通报,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并将每次检查评比结果收集存档,实行严格科学的奖扣分,作为评比考核的参考依据。五、其它要求保洁人员上岗时必须按岗位要求身着统一制服、服装整洁、妆容朴素大方,态度亲切,言行规范,注意树立良好形象。学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一、保持室内通风,尤其引风机

5、工作时,必须打开门窗。- 3 -二、引风机主控制台严禁学生操作,搬运。中央实验台、仪器柜、药品柜、水池等地方禁止用火烧烫或用锋利器械刻画。三、保持室内安静,不准随意窜台、喧哗、吵闹、吸烟、吃零食。四、实验时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废液不能随意倾倒,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拆卸、搬运仪器设备。五、实验完毕后,仔细检查,物归原处,关闭水、电。如有实验器械损坏,要说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处理。校园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为创建平安校园,加强校园机动车管理,保障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和校园环境秩序,确保学校师生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现对出人校园的机动车辆作如下管理规定:1.校园场地仅限于学校公务

6、车、教职工私车停放及经学校同意进校的外来办事人员车辆的临时停放。2.开私车进人校园的教职工,要在学校办公室进行车牌号登记,否则不许进入校园。3.凡进人校园的机动车必须按学校划定的区域和泊位有序停放,严禁乱停乱放。办理公务的车辆,经主管领导批准,按保安人员的指定区域停放。安装有防盗报警装置的车- 4 -辆,在校园停放期间应将报警器置于静音状态。4.全校性大型活动和重要活动时,由学校保卫科安排临时性车辆停放。5.教职工及学校机动车出、人校园应避开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限速 5 千米/小时,严禁鸣号和开启大灯。在中午和大晚自习放学时,机动车一律延时 10 分钟(比照下课时间)出入校门,门卫有权对违规车

7、辆限制通行,严防事故的发生。6.学生在校期间,严禁车辆进入学生学习、活动区域,非学生在校时间,未经允许也不能进入学生学习、活动区域。7.严禁在校园内学车、酒后驾车、无证驾车和驾驶无合法手续的车辆;严禁外来车辆在校内存放。8.来校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公安、消防、救护、抢修线路工程车等)一律无条件放行;出租车严禁入内(特殊情况除外)。9.在学生进校期间、广播操期间,严禁外来车辆进入校园。食堂送货车辆限制在上午、下午两个时段出人校园,同时要求进校园车辆限速在 10 千米/小时。10.机动车进人校园,应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机动车安全管理制度,遇到学生应停车避让。凡在学校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应负全责。

8、11.机动车驾驶员要爱护学校的各种设施、设备和公私- 5 -财物,如有违反予以理赔;车主应及时关锁好门窗,钱包、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内,车辆均由车辆持有者自行看管。中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一、校园安全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2学校要严格进行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及时采取措施整改。3严禁学生爬窗翻墙,打架斗殴,以及其他侵害他人身体的行为。4严禁学生拉帮结派,或与社会闲杂人员纠集在一起,对其他学生进行敲诈勒索、*、偷盗等违法行为。5对遭到外来社会人员或违纪学生的抢、骗、盗、骚扰、侵害时,一方面

9、要敢于斗争,善于自我保护,另一方面要及时报告老师和派出所。6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家或离校出走。7不得破坏、玩耍电源开关,保护消防设备。8严禁在校园内骑、趟自行车,停放的自行车要上锁。9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二、课间安全- 6 -1. 教师在课间要对学生的课间活动多加留心,对学生间过头的嬉戏玩耍,学生间的纠纷及时制止,对不听劝告的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2. 课间时间,学生要做好必须的课前准备,如准备好课本、文具等。3. 不得在教室内、走廊里、校园内、操场上追逐、推搡、打闹,或用其它实物(如笔、刀、棒、砖、石子等)进行投、掷、抛等危险性动作,以免伤害别人。4. 上下楼梯要小心,不得拥挤、推搡。5.

10、 上课铃声响了以后,坐在自己座位上,停止喧哗,保持教室安静。三、校外活动安全1学校组织学生外出实践等校外活动时,要制订周密的计划,有专人负责,租用的车辆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在活动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2学生要服从老师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3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单独行动,不得做与活动内容无关的事,如有事要离开,一定要准得带队老师的同意。4在外活动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四、上学或放学时的安全1按学校规定时间到校。2放学后,学生直接回家,不得在街上或途中滞留玩- 7 -耍,不得滞留学校大门口,值日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回家。3. 家长应了解学生上学或放学的时间及行踪。4. 上学或放学的路

11、上,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章行为,严禁在骑车时追逐打闹,单手或双手脱离车把骑车。五、实验安全1实验教师(物理、化学、生物)要了解实验中的安全操作规定,严格执行实验操作程序,杜绝触电事故,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熟悉消防器材,掌握处理事故的应急措施,在学生开始实验前,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实验安全的教育。2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不得东翻西寻,要听从实验教师的安排,认真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严禁在实验室追逐嬉戏。3正确使用电器,谨防触电。4严禁将食物,餐具等带进实验室,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将手清洗干净。5做有毒有味气体实验时,要及时打开排气扇,并马上开窗通风。6实验时,应防止液滴飞溅或爆炸伤人现象。7易燃试剂要远

12、离火源。六、饮食安全1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以任何名目,不得在任何场所进行喝酒,抽烟。- 8 -2学生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暴饮暴食,不吃变质食品,不在校外小吃店就餐,少吃零食。七、网络安全1网络文化具有瞬时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的特点,当前网络文化正以无可抵挡的魅力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网络文化混杂着种种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许多消极影响,作为教师、家长、社会都应当引起警埸,关注网络安全教育。2要在电脑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校园网络。不得擅自访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网站。3. 正确使用家中电脑,讲网络道德。4不得浏览网络中有关暴力、色情内容的图片,数字影像,文字等。5不得参与网络赌博,保持警戒,严防网络诈骗。-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