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17772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81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2015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82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10年杭州师范大学82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09年杭州师范大学81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2008年杭州师范大学820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研真 题2007年杭州师范大学419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研真 题2006年杭州师范大学433邓小平理论概论考研真题20

2、15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杭 州 师 范 大 学2015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813 考试科目名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一、简答题 (每题10分,共60分)1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 怎样理解党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5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6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二、辨析题 (每题10分,共20分)7 社会主义本

3、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8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三、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0分)9 结合实际论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10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四、材料分析题 (共3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 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 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 力。” (资料来源: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材料2 江泽民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 展同稳定的关系

4、,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 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 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政 治稳定。” (资料来源: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84页。)材料3 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稳定的关系” 。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2日)材料4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 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更多考研资料 v/q: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顺通考试资料的关键

5、,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革 前所未有,同时又保持了安定团结。 (资料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读本,第52-53页。)结合材料论述下列问题:(1)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2) 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014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杭 州 师 范 大 学2014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813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一、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 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构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3 简述新世纪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 如何认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 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二、辨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 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三、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 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四、材料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材料一 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 崩溃的边缘。严峻的现

7、实使邓小平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 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26日在会见外宾 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 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 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 要。”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 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 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 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

8、越性,哪能像现 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 的“问号” ,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文革”结束后,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从1978年 起,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发达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赴西欧访问,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 印象。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 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 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 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

9、长的王全国后来 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 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 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 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访问 英国,他听说约占全英国人口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 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 常惊讶。他想失业工人大概是一贫如洗吧,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 向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一看,真有点“眩晕”这个失业工人住 着一栋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 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

10、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 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 看后感慨良久。没想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工人,生活水平比中国 的副总理都要高。他了解到,英国的清洁工每周收入约100英镑,开 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150英镑。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 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 。我们的东临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 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 们“实在觉得很寒碜” 。大家无不痛心疾首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太落后 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坚决改革。(摘自曹普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学习时报,2008年9月

11、29日,10月6日)材料二 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 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 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 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改革开 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改革开放是决定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 止境,改革开

12、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 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 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 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 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 推进的正能量。 (摘自习近平谈改革:冲破观念障碍 突破利益固 化藩篱,新华网,2012-12-1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10分)(2) 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0分)(3) 新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深化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10

13、分)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81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考研真题杭 州 师 范 大 学2013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试科目代码: 813考试科目名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一、简答题 (每题10分,共60分)1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 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3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4 怎样理解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其实现的可能性?5 如何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6 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二、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0分)7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4、建设的战略地位?8 结合实际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三、材料分析题 (每题25分,共50分)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资料来源: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材料22004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 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 果惠及全体人民。”(资料来源: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材料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 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 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 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道 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资料来源: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结合材料回答下例问题:(1) 如何理解材料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