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3176671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亚健康及其对策思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亚健康调查及对策思考【摘要】近年来亚健康问题已为人们普遍关注,公务员群体更是亚健 康的高发群体,本课题从与公务员职业身份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心 理压力、职业倦怠这三大视角切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公务员健康发 展、自我完善、以及公务员管理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公务员、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 体虚弱,而是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将处于健康与 患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称为第三状态(the third status),我国 学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 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

2、降, 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随着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 化,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 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世 界上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公务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 体,正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本次调查覆盖深圳市市直单位,各区的机关、街道,公检法系统, 以及海关系统等。调查对象包括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 管理人员、委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注:由于深圳公务员管 理制度的特殊性,本次调查将深圳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 理人员、

3、委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统称为公务员;从职位类别上 暂将深圳市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作为同一类别与综合管理类、行政执 法类、专业技术类并列比较)调查采取差额抽样方式,发放问卷484 份,问卷回收426 份,其中有效问卷424份,有效率为88%。所有数 据录入计算机,采用了 SPSS For windows 18.0统计软件,使用单因 素方差分析法,结合小范围座谈以及个别访谈(包括电话访谈)。调 查对象中男性 310 人,占总数的 73%,女性 114 名,占 27%;年龄 20-30岁的 165 人,占总数的 39%,3140 岁的 144 人,占 34%, 41-50岁的 104 人,占25%

4、,50 岁以上的 11 人,占 2.5%;学历为 大专的15人,占总数的4%,大学本科的 234人,占 55%,研究生及 以上的 173 人,占 41%;综合管理类 235人,占总数的55%,行政 执法类 126人,占29%,参公管理人员37人,占9%,专业技术类26 人,占 6%;工作职位在科级及以下的 139人,占总数的33%,处级 132 人,占 31%,局级 8人,占 2%;在调查对象中,已婚的有 281 人, 占总数的 66%,未婚的134 人,占 31%,离异的 6 人,占 1.4%,同 居的 3人,占 0.5%。本课题从公务员生活方式病、官心病、职业倦 怠(其中的心理层面与官心病

5、集中于一点来研究)入手,以期从生理、 心理、情感三方面对公务员亚健康研究提供参考。一、生理亚健康-公务员生活方式病及其预防生理亚健康目前尚无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因此易被人们 所忽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明显的病症,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 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应注意身体亚健康已发出警报了:失眠、 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怒、经常性感冒或 口腔溃疡、便秘等等。接受调查的公务员花费在休闲娱乐上的时间 普遍不多,公务员朝九晚六,作息规律,主要利用双休日及节假日休 闲放松,而对自己的休闲、锻炼活动缺乏主动规划,随意性较强,虽 有“休”的时间,但并没有“闲”的心态o 98%的人认为自己处于亚

6、健康状态;其中90%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生理亚健康问题并且坦言除遗 传、环境气候、医疗条件等因素外生理亚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 系最为密切;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早醒、易疲劳;64%的人 缺乏养生意识,不能坚持锻炼身体,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多依赖于 单位的例行体检;男性公务员不抽烟不喝酒的仅占11%。受访者普遍 养生保健意识差,当健康出现问题时才会重视,锻炼身体也很难坚持, 加之长期在空调环境中伏案工作、使用电脑、以车代步等生活方式病 不可避免。(一)什么是生活方式病所谓生活方式病一般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娱等日常生 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各方面不良因素导致 躯

7、体或心理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证实,人类的健康寿命问 题 40%在于遗传和生存的环境条件:其中 15%为遗传因素, 10%为社会 因素, 8%为医疗条件, 7%为生活环境和地理气候条件,而60%需要靠 自己努力,去“建设”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因生活方式病而 死亡的比例在中国达到 67%。在北京,每 20 分钟就有 1 人死于心脑 血管病,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生活方式病”。在上海,85%左右的 白领族有不同程度的生活方式病。 75%左右的上海办公族在下班后用 通宵热舞、无节制的泡吧喝酒等方式“放松”自己,85%左右的白领 族有头痛、疲劳、血压不稳定等生活方式病。在广州,可致人死亡

8、的“生活方式病”正威胁着广州人。据统计,广州市民中的“生活方式 病”也日益增多。有60% 80%的成年人的体育活动量不足以增加健 康。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15 年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的头号 杀手。 1(二)公务员生活方式病的成因及表现 公务员的健康状况与个体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由于公务员大多 以脑力劳动为主,长时间坐办公室,工作压力大,精神状态紧张,不定 期加班,休闲与锻炼缺乏规律,加上职业因素,人际之间交往增多,各 种应酬增加,食用高热量、高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饮食过多,过量饮 酒,进而导致各种生活方式病患病率的增加 ,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 势。癌症,癌症是由膳食不合理,吸烟、喝酒、

9、心理过度紧张和压力 过大、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所以说癌症实际上也是 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病。长期呆在办公室的人或多或少总会被办公楼中 的隐形杀手暗算。电子污染,恒温的室内让鼻黏膜对外界的气温变化 产生麻痹心理;微生物污染,充满尘螨、羽毛、皮屑的粉絮偷偷混进 来;还有慢慢滋生的过敏源,充满着霉菌的地毯。久坐综合症,高强 度疲劳,久坐让双腿长期闲臵,其结果会导致下半身越坐越宽;而且 因为久坐,结肠癌、高血压、骨质疏松、抑郁和焦虑也可能袭击你。 同时由于缺乏阳光与运动,会导致面色苍白、缺少活力、腰酸背痛、 身材走样,一旦脂肪囤积过多,还很容易造成心脏、血管方面的疾病。 所以,坐班公务员每周

10、锻炼的次数不应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 钟。2(三)如何预防和控制生活方式病 对公务员进行健康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生活方式病的有效手段,即 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减少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重视身体锻炼,控制 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生活规律,切实改变与疾病相关的不良行为 生活习惯,同时制定合理的健康干预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 进而有效降低和减少患病危险,提高公务员的健康水平。3有医生建议 公务员要做到“三多六少”,即多吃蔬菜、多饮水、多喝牛奶;少食 高脂肪食物、少食盐、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海鲜、少吸烟、少饮酒。 提倡文明的应酬方式,杜绝暴饮暴食,“醉倒为止”的餐桌应酬方式; 加强体育锻

11、炼,如散步、做操、爬山等,可以预防和消除肥胖、超重。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做到早期发现、早 期干预、早期治疗。2小洲,科学生活远离生活方式病,科普-时尚2007年 12月,第49页。3李海波,吉林省公务员生活方式病状况及对策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10 年 8月,第 577 页二、心理亚健康一-,官心病”及其预防公务员被老百姓俗称官员,如果说“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 那么“官心病”则是政府官员们的“专利”。南方周末将官员心 理疾患称之为“官心病”,很形象,很贴切。所谓心理疾患,主要不 是生理上而是心理上的,是精神世界而非物质世界出了问题。不少官 员经常遭受到焦虑、抑郁、

12、烦闷等消极情绪的折磨,严重地走向自杀。 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案例多发,死因大多指向心理问题。接受调 查的公务员 59%的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抑郁、焦虑的困扰;41%的人敏 感脆弱、容易心理失衡;30%的人内心不强大,承受挫折能力差; 13% 的人对前途缺乏信心;8%的人人格失调(凡事归咎他人); 5%的人有 神经官能症(凡事容易责怪自己);2%的人精神空虚、信仰缺失;而 主动寻求各种心理疏解帮助及治疗的人仅占 2%,这些不良心理往往 会成为心病及职业倦怠的隐患。(一)“官心病”的原因主要是压力太大据观察,官员的心理压力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官场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激烈既包括人才蜂拥而至,自己相形见绌

13、,也包括竞争中有很多 潜规则,做中意不如看中意,做得好不如关系好。二是工作压力日益 增强。官场中人都有感觉,上级和民众对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稍有 不慎,轻者挨批,重则受罚。有时一句话说得不当,被发到网上,造 成国际影响,还可能面临撤职。三是对腐败现象和社会风气下滑的担 忧。与一些公务员交谈,发现他们对目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感到非常担 心,自己又无力回天,有时还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 事。这种痛苦无处诉说,长期累积就会得心病。4(二)治病要对症下药治冠心病,要用中西药,使心脏不再缺血。治,官心病”,则要 用“心药”,消除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从外因来说,就是要改善官场 生态环境,正确贯彻德才

14、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消除不公正不 透明的用人潜规则,用清廉的政治环境保护官员的心理不受污染,也 不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不应有的排挤和打压,从而永保积极奋进的精 神状态。从内因来说,官员作为人民公仆,要解决好世界观和人生观 问题,不为权所迷,不为欲所惑,不在权位上争高低,而在为民服务 上争贡献。如此,再配以必要的心理疏导舒解措施,“官心病”有望 从多发到少发乃至不发。 5(三)如何配以必要的心理疏导舒解措施? 首先,心理健康的制度保障-政府的重视。 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可聘请心理专家及人力资 源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制定出衡量深圳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逐步建 立“单位-党校-心理咨询

15、机构”的公务员“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心理健康动态测评-心理健康辅导”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将公务员 心理保健工作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女性公务员 心理健康,构建有利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积极倡导男4张弓,“官心病”不可小视宁波日报2011年10月17日A7版。5江曾培,“官心病”要用“心药”治东方网,2011年10月11日。女平等的用人观念,特别关注生育期、更年期女性公务员心理变化, 适度给予心理疏导和组织上的关爱。同样关注聘任制公务员心理健康 目前深圳市的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将参公管理人员及综合 管理类公务员纳入其中,他们的心理问题应被重点关注。其次,心理健康的有

16、效疏压渠道-心理辅导大众化。有了心理困境,就应当及时得到宣泄和疏导,这是解决心理困境, 保持心理健康的出路。调查显示,四成的公务员在工作生活中会感觉 朋友太少,缺少倾诉对象。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公务员的心理健康 受关注的程度较少。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承担着重大的公 共责任,其心理困境问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特殊的工作性质和 工作环境,致使公务员的心理困境宣泄渠道和疏导援助缺乏。公务员 有了心理困境,不知道宣泄,不敢宣泄,无处宣泄,久而久之,积聚 心中,困境加剧,心力交瘁。人们要求公务员提供良好的公众服务, 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公众作为被服务者得到了应有的权益和愉悦, 但往往这些权益和愉悦是以服务的提供者的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心 理健康为代价的。各级党校应开设公务员心理保健与辅导类课程,既强化公务员自 我心理保健意识,又为不愿咨询心理专家的公务员一定程度上缓释了 压力,而在帮助对象上应重点关注科级、处级公务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