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7421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1 好孩子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诃语,认保佑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展字词数学。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课前准备1、投影片。2、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1好孩子。提问:什么样的孩是好孩子?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

2、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拉”的声母是边音,“京”的韵弹母是后鼻音。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3、指名简要地答复下列问题。1课文中谁是好孩子?2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轻声自由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考虑: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奶奶认为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但是小玲回来后,一摸她的衣服,发现小玲没有淋湿,所以奶奶觉得很奇怪。指导学生读奶奶的

3、话,要读出奇怪的语气。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伞,怕她淋湿了,主动送小玲回家,指导学生用快乐的语气朗读小玲说的话,用赞热扬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3、轻声自由读第五七自然段。提问:奶奶为什么说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见路远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伞借给他们,自已淋着回家,他能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所以奶奶说他也是好孩子。4、启发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奶奶说的话。奶奶看见京京全身淋湿了时说的话,要用奇怪、心疼的语气来读。她夸奖京京时说的话要用赞扫扬的语气来读。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小组练读,再指名读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提问:奶奶为什么

4、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二、表演课本剧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表达局部。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小演员。三、认记字形,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2、重点分析p 以下几个字。外:左右构造,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构造,第3笔是捺。她:联络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京:跟熟字“就”的左边一样。服:左边是月字旁。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

5、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构造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宽。“奇”上面的“大”第三笔是点。四、课堂练习1、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拼读,指名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写后订正。2、课后练习第4题。通过读例句,使学生体会到每组的两句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更详细。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2 教学目的:1、借助拼音,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2、通过朗读、讨论、填空等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知道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同学

6、们,你们愿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 (引出课题好孩子)。2、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二、初读课文。(一)自主学习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给段落标上序号。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检查1、出示(带拼音):着急,淋湿,蹦着跳着,急忙,心疼,哗哗哗,嘭嘭嘭,蹬蹬蹬2、出示象声词连线题。3、检查课文段落。三、学习课文(第1段)1、齐读第一段,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着急)2、出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指导读出奶奶奶奶着急的心情。)出示:小玲淋湿?京京不会淋湿

7、?四、学习课文(第24段)1、奶奶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自由读一读。(第24段)2、读了这几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没有淋湿)奶奶为什么感到很奇怪?3、出示:小玲淋湿?没淋湿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奶奶的奇怪的语气。5、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时,我们就要走进故事里面去,他们着急,我们也着急,他们开心,我们也笑眯眯的,这样读课文多有趣呀!6、口头填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板书:小梅五、学习课文(57段)1、那么京京回家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自由读(57段)。2、填空:带了伞的京京,把伞借给了,自己却,奶奶夸是个好孩子。板书:京京3、句式练习:出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

8、奶夸是个好孩子。带了伞的京京,把伞借给了,自己却,奶奶夸是个好孩子。(齐读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3、奶奶为什么夸京京是个好孩子?4、分角色朗读。要读出相应的语气。5、出示第7段,及彩图,理解“一边、一边、”,请两位学生表演,感悟两个动作同时做,练习说话。六、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在生活中,你是个好孩子吗?我帮妈妈( )我帮爸爸( )我帮( )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3 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生字10个,正确书写5个生字“帆、跌、涕、叩、砰”。积累9个词语,理解“地覆天翻、叩门”的意思。2、继续学习联络课文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

9、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4、知道诗歌中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不一样,懂得无论在哪里都表现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在思品课上,我们懂得了从小要爱劳动,有许多小朋友在学校里积极要求劳 动,表现特别好,教师一直表扬你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那你们在家里是不是一个好孩子呢?生:是。师:有一个小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学校的完全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他的学校和他的家里看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0课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我们听课文录音,想一想:在学校里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家里又是个怎样 的孩子?

10、 媒体出示学习任务单一;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自学生字、标上小节号。2、考虑:“在学校里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在家里又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录音听完了, 来看看词宝宝,这些词宝宝可难念了,让我们挑战它。开火 车全班读,学习所有生字。媒体出示:跌倒 扶起来 欺负 眼泪 整齐 布置 垃圾箱 搞得 地覆天翻 叹气。师:这个字怎么念?出示欺,欺字是欠字旁,右边是个其实的其,给他找个好朋友。组词 置:翘舌音,上面中间是两竖。师:谁能告诉我在学校他是怎样的孩子?家里又是怎样的孩子?生:学校是好孩子,家里是坏孩子。师:好的,先让我们带着刚刚的那些生字宝宝去课文里读一读,看看在家里他是怎么表现的,在学校又

11、是怎么表现的?生:齐声读课文。三、研读课文,理解词句学习1-2小节。师:哪几小节是写他在学校里面的表现,哪几小节是写他在家里的表现的? (1、3、5、7、9写在学校里的表现,4、6、8、10写在家里的表现师:嗯,从我们标出的数字看,家里的表现和学校的表如今写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相对应的,一节写家里一节写学校,这是个比照的写法。师:第一组和第二组读第一段,第三第四组读第二段,想想,你喜欢他在哪里的表现?不喜欢他在哪里的表现?师:谁来说说看,第一小节你觉得他在学校表现的怎么样?找个词语说说看生:保护,帮助,乐于助人师:第二小节你觉得他在家里表现的怎么样?找个词语说说看生:做错了不成认。师:弟弟比他小

12、,他还欺负他,叫欺负弱小。学习3-6小节。男女生分读,男生读在学校的他,女生读在家的他,比比看,谁读的更好? 媒体出示:3、4、5、6小节1、注意指导:“哈,可不,是,是我!”句子的停顿。2、随机学习生字:帆、跌倒、鼻涕、叩门、抽屉、地覆天翻 帆:找朋友,帆船、一帆风顺 跌倒:近义词:摔倒 涕:编字谜 叩门:近义词:敲门,做动作演示师:如今反过来,女生读在学校的他,男生读在家的他。生:教师这里有个词地覆天翻?什么意思?师:也可以写作天翻地覆。 理解词语“地覆天翻”(形容闹得很凶)课文中是指什么?(指导学生看卧室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卧室被翻得很乱)师,我们一起把1和2小节加上去一起读一遍。

13、学习最后一小节师引读:在诗里的两个孩子,其实只是一个人,在学校里是个(生:地道的好 学生。)在家里,妈妈叹气说;生:真要命。说话练习:你想对文中的小朋友说些什么?板书:在学校里和在家里表现要一样。小学语文好孩子教案4 一、教材分析p :好孩子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的课文。本课是儿童生活故事。讲的是下雨天,奶奶心里很着急,她以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结果出乎奶奶的意料,小玲没有淋湿,是因为小梅送她回来;京京把伞借给路远的同学,全身淋湿了。奶奶赞扬关心别人的小梅和京京都是好孩子。二、教学对象分析p :经过大半学期的学习,本班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才能,并具有一定的朗读才能。虽然本课

14、内容比拟简明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确实很难。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是以读为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三、教学目的:教养方面:1、学会本课外、她、京、拉、跳、服、送、真8个生字和6个词语;并认识伞、紧、忘、敲、奇、怪、疼、擦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教育方面: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开展方面: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奶奶、小玲、京京的对话,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的道理。2、指导识字、学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法、讨论学习法

15、、情景教学法。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投影机七、教学时间: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奶奶为什么心里很着急。3、学习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并完成课后练习3。4、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明白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下雨天,京京带着伞上学,小玲忘了带伞上学。2、质疑:如今你最想知道什么?过渡:小玲忘了带伞,她有没有被淋湿呢?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小玲有没有被淋湿呢?为什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