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17346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航运特色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出航运特色 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 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大连海事大学始终致力于建设 “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 和“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十二五” 期间, 大连海事大学将紧紧围绕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开展工作, 主动适应我国航海教育发展的需求, 坚持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突出航运特色, 强化内涵发展, 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办学水平 和综合实力的学校发展目标。一

2、、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必须着力加强质量标准建设。 大连海事大学始终坚持把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海类专业人才以及国内一流的航运相关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学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ISO 9001标准和DNVG个认证规则建立了航海类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我国第一所通过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世界第一所按照1978 STC恢约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政府主管机关认 证的高等航海院校。大连海事大学已将质量文化作为独特航海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建设、 完善和发展, 形成了从本科、 硕士到博士的一整

3、套完整化和文件化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航海类学生培养完全按照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并接受 ISO组织、 DNV&织、国家海事局的定期审查;其他专业的学生培养依据学校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内部质量管理,定期内审;学校按照系统工程建设原则,把质量管理规则和 ISO 9001 标准的相关要求体现于各项工作过程中,确定各个过程的合理接口和职责权限。 该体系通过在学校内部形成自我发现问题、 自我纠正问题、 自我完善管理的机制, 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活力得到稳定提高,扩大了学校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注重实习船建设承载航海文化交流海上实践教学对于培养航海类人才服务国家、 服务人民

4、、 服务航海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除了建设陆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还拥有2 艘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作为学生的海上实验实习基地,并建立了完善的海上实践教学规章制度。 2008 年 4 月启用的 “育鲲” 轮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专用远洋教学实习船, 具有良好的航海性能和安全性, 可以全球航行, 并装备雷达波浪测试仪、 船舶姿态测试仪等先进的测试仪器,除了承担航海类专业学生海上教学实习外,还用于交通运输工程、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等领域的实船测试及科学研究。 教学实习船的投入使用, 极 大提高了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级航

5、海人才。大连海事大学教学实习船还是社会服务的基地和文化交流的载体。从2008年启用开始, “育鲲”轮已经承担了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者乘船学习考察、中国舟山第二届“海员日”庆典等任务,并先后出访韩国、台湾、菲律宾、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育鲲”轮每次出访都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应,完成了与上述国家和地区海事院校交流的任务, 对培养我国航海人才的国际化理念和视野, 展示我国航海教育水平, 推进我国航海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新加坡的访问被称为增进两国航海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海上丝绸和谐之旅”。“十二五”期间, 大连海事大学建造一艘更大吨位、 更先进教学实习船的方案已经得到交通运输部的批复,必将

6、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水平和实力。三、加强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人才英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 也是国际化船舶上交流的官方语言。 英 语的学习、 讲授和教学改革在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 连海事大学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加强双语课程的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学校制定了大连海事大学双语教学及双语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在航海类专业、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多个专业以及大学物理、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具体做法是:( 1)推行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航海类专业学

7、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英语强化班全部专业课程实现用英语授课; 全面推广教学改革的成果,逐渐从强化班扩展到全体学生,并建立与大学英语考试(CET相当的航海类专业英语水平测试体系。( 2) 法学、 国际经济贸易等部分经管法类专业以及具备条件的理工类专业,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实施英语加强班试点, 试点班级的所有专业课程均采用英语授课;其他专业积极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 3)加强航海类专业英文版教材建设,2012 年底将完成全部航海类专业英文版教材的编写及出版工作。( 4)推进双语师资培养计划,每年资助60 名左右青年教师出国进修,着力提高英语水平; 选派中青年教师学习国外航海教育理念

8、及教学方法, 切实提高双语教学能力,航海类教师有三个月以上国外进修经历的比例达到40%;加大力度引进国外留学教师,积极培养双语授课师资。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实施双证制度航海教育涉及很强的技术、 技能, 大连海事大学一直将双证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战略地位,把持证比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 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 制定了航海类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聘用、考核办法。学校定期安排教师上船任职, 保证其船员适任证书持续有效; 同时积极从国 内外聘请航海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船长、轮机长担任专、兼职教师,以加强航海类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航海类专业教师持有船员

9、职务适任证书的比例达到 79%。学校“十二五”规划要求:持有管理级船员职务适任证书的比例将达到40%, 并且再培养出持有管理级船员职务适任证书的教授20 名左右、 具有英语授课能力的航海类专业持证青年教师50 名左右。学校设立“海鲲”卓越船长、轮机长培养专项计划,以促进航海类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提高英语水平和海上实践能力。每年选派10 名左右航海类专业教师骨干到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的最先进的特大新型船舶上实践、 学习, 积累海上实践经历,了解最新的船舶技术。五、创新对外合作模式 落实交通外交战略大连海事大学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贯彻落实“交通外交战略”,提升交流合作水平, 取得良好的国际影响。

10、 由于在海事相关领域里取得杰出贡献, 大连海事大学荣获“ 2009亚洲海事颁奖典礼”之教育及培训奖。大连海事大学对外合作交流的模式包括:( 1)航海教育输出2006年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在斯里兰卡设立大连海事大学分校区, 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首次输出, 目前在籍本科生 330 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5 名;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海运学院的合作办学取得进展, 坦桑尼亚总统在致胡锦涛总书记亲笔信中提出请我校帮助开展航海教育;与孟加拉国海事大学的合作已达成初步意向。( 2)教育资源引进学校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 1983 年,联合国开发计划

11、署和国际海事组织在大连海事大学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 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大连海事大学设立了大连分校; 2005年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培养的 “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 首次招生, 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层次。( 3)加强校际合作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等国家的20 余所国际著名航海院校正式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全球实习船培训项目”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4)与国际组织合作学校与重要国际组织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其中包括: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海事

12、大学联合会、 亚太航海院校联合会、 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国际船级社协会以及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 1992 年成立了由百余家港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校企董事会,多年来,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与帮助; 2007年王祖温校长当选 2008-2010 年间的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主席。( 5)国际科研合作与波兰皇家科学院合作科研项目被列为中波双边政府间合作项目; 作为亚太地区首家参与院校完成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和国际航运联合会组织的“ 2010 海员人力资源研究报告”等项目。6)承办、参与国家级外事活动2006年和 2007年, 大连海事大学分别承办和参

13、加了由交通运输部与俄罗斯运输部联合举办的“中俄友好年”国家级重要活动 - “中俄航海院校夏令营”;参加2011年世救会暨中国救捞创建60周年庆典,并荣获志愿者纪念奖;2011 年9月贝宁总统托马博尼亚伊访问大连海事大学,并受聘成为大连海事大学 客座教授。六、推进校企协同合作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大连海事大学作为交通运输部直属院校, 一直致力于成为交通尤其是航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科技创新与服务基地、 航运国际法规研究基地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大连海事大学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前沿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面向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结合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适应航海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按照需求

14、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与中国海运集团、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事局、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 长江南京航道局等多个大型航运企业、 修造船企业、 港航管理局、 直属海事局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所有的协议或合作项目均已实施或启动。 大连海事大学的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方方面面。例如,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合作包括:共建救助与打捞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合编教材、共建师资、实习基地、合作科研、用人协议、人才培训、救捞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救助与打捞

15、工程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批准进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与烟台打捞局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也被批准为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连海事大学还成立了大连海事大学 - 北方重工集团交通与重大装备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大连市交通与重大装备物联网工程技术中心、 航运发展研究 院、 珠江水运发展研究院、 北极海事研究中心、 大连国家级海湾生态国际科技合 作基地、 大连海事大学海事司法鉴定中心等多个技术研究中心或基地, 以提升学校协同创新能力,力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七、注重素质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大连海事大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能力全面提高, 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扎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半军事管理传统, 创建了半军事管理军政素质养成区, 不断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 建成了国内设施一流的心理发展服务中心;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2006年,大连海事大学在全国高校中首次提出重视大学生“情商教育”,设立“情商奖学金”。五年来,大连海事大学情商奖学金的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