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17341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课程设计原始数据11.1设计题目11.2设计要求11.3设计依据12负荷计算23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43.1根据变配电所位置选择一般原则:23.2 变电所的型式与方案:34变电所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34.1主变压器的选择35 短路电流的计算6绘制计算电路66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8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80.4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87变压所进出线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97.1 10kv高压出线的选择:97.2 变电所及邻近单位焦点路线的选择97.3 0.4KV低压出线选择10设计总结11参考文献12附图131课程设计原始数据1.1设计题目我校10KV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2、1.2设计要求要求根据学校所能取得的电源及学校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学校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供配电基本要求,分别设计学生宿舍楼、家属楼、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实训楼配电间。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绘出设计图样。1.3设计依据(1)学校总平面图见附图。(2)供电电源情况由长沙供电局树木岭变电站10KV电源供电,电源进线为电缆线,YJV型10kv,学校原有两个箱式配电室,共有两台变压器,其中箱变1#内设有一台变压器

3、,容量为400KVA,箱变2#内设有一台变压器,容量为630KVA。(3)环境资料本学校占地1217亩,地势不平,有建筑物和树木,无污染、高温、潮湿、震动、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的场所。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52负荷计算实训楼:平均一间教室包含:灯30W*8=240W 吊扇80W*6=480W 机械设备1.5KW*8=12KW 一栋5间,共7栋,有大小不一,平均估计为6栋。总计12.72*6*5=381.6KW教学楼(6栋为例):平均一间小教室:灯30W*7=210W 吊扇80W*6=480W 投影仪350W 额外1KW 平均一间大教室:灯30W*12=360W 吊扇80W*8=640W 投影仪35

4、0W 额外2KW 办公室:空调800W 电脑杂物 总计2KW 一层为5间小教室+一间大教室+一个办公室合计为7.5以6#实际情况总计为100KW,以此估算,全校总体为12栋教学楼,约1200KW宿舍(以人数计算):电扇40W 电脑120W 全校全日制在校人数为1.7万,估计1.4W学生拥有电脑 合计为160W*1.4=2240KW 综合各种因素 估算为2000KW教师宿舍楼(以户计算):估计200户,平均一户4KW 总计为800KW食堂: 一个食堂 灯20*30W=600W 吊扇20*80W=1200W 空调5*800W=4000W 累计其他做工用电合计为10KW 一共8个食堂 则总计8*10

5、KW=80KW图书馆:二楼一间教室 电脑50*120W=6000W 空调800W 灯30W*6=180W 总计4(区)*8(教室)*7.98=224KW一三四每层20KW合计284KW其它:路灯+LED屏幕 合计15KW商店: 约100KW编号名称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有功功率/kw1实训楼3800.1382教学楼12000.11203宿舍楼20000.12004教师宿舍8000.1805食堂800.186图书馆2840.128.47商店1000.1108其他150.11.5总 计48590.8585.93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3.1根据变配电所位置选择一般原则:1尽量靠近负荷中心;2进出线方

6、便;3靠近电源侧;4设备运输方便;5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场所;6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7不宜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8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且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9不应设在地势较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综合考虑,变电所设在总电源线进线处。处于学生宿舍楼下,该处地势平缓,交通便利,无污染、高温、潮湿、震动、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可以建设通风窗口和换气扇,地面铺设绝缘地板。3.2 变电所的型式与方案:1采用独立变电所。2有原始材料知,该学校除实验楼、教学楼,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综合考虑变配电所

7、位置的选择原则,学校只用一个变电所4变电所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4.1主变压器的选择根据学校的负荷性质和电源情况,变电所的主变压器考虑下列方案:装设两台变压器,1#型号为S11-M-400/10型,2#型号为S11-M-630/10型理由:在学校开学,用电高峰期,两台变压器同时投入工作,当学校放假时,只投入1#型号变压器使用。可极大的节省电能。 4.2母线主接线1.分段断路器接通运行。此时任一段母线出现故障时,分段断路器与故障段进线断路器自动断开,将故障段母线切除后非故障段母线便可继续工作。2.分段断路器断开,分段单独运行。此时若任一电源出现故障,该电源进线断路器自动断开,分段断路器可自动投

8、入,保障继续供电。4.3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上图图示主接线中,高压开关柜采用KYN 28-12(Z)型户内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柜内配置真空断路器,低压开关柜采用GCK低压抽出式开关柜,其插头可以起到隔离开关的作用。在高压侧设有专用电能计量柜。两台变压器为互为备用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时,低压母联断路器断开,当有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或5 短路电流的计算绘制计算电路短路计算结果短路计算点总电抗标幺值三相短路电流/KA三相短路容量XIkk-1点1.743.163.164.778.0657.47k-2点4.5631.6531.6534.5058.2421.937.3719.5819.5821.3436.0

9、313.576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选择校验项目电压电流断流能力动稳定电流峰值热稳定度其他一一次设备型号规格额定参数高压少油断路器SN10-10I/63010KV630A16KA40KA高压隔离开关0KV600A52KA高压熔断器RN1-1010KV50A11.6KA电压互感器LDJ-1010KV电流互感器IQJ-1010/0.1KV100/5A避雷器FS4-1010KV户外式高压隔离开关GW4-15G/20015KV200A0.4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选择校验项目电压电流断流能力动稳定度热稳定度其他一次设备型号规格额定参数低压断路器DW15-1000380V1

10、500A30KA低压断路器DZ-630380V630A30KA低压刀开关HD13-1000/30380V1000A电流互感器LMZJ1-0.5500V1000/5A电流互感器LMZ1-0.5500V160/5A 100/5A7变压所进出线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7.1 10kv高压出线的选择:采用LGJ型钢芯铝铰线架空敷设,接住10KV公用干线。1).按发热条件选由及室外环境温度35查表得.初选标准为35即的线2)校正发热条件查表得,因此满足。3)校正机械强度查附表得10KV架空最小截面7.2 变电所及邻近单位焦点路线的选择由于学校采用的是地埋电缆不必考虑机械强度和短路,动稳定,只需考虑热稳定度

11、。由上表计算出发热条件,及土壤环境35由表得初选电缆线芯截面为因此初选LJ-25,查表LJ-25.Ial=因此满足。校验热路稳定按式 终端变电所保护动作时间为0.5s 断路器短路时间为0.25s,C=87代入得:,因此满足要求。所以选LJL22-10000-3x25 7.3 0.4KV低压出线选择线路采用聚氯乙烯绝缘铝芯电缆直接埋地敷设1按发热条件选择,由及地下0.8m土壤温度35查表8-43.初选芯截面95。其Ial= 满足发热条件2 短路热稳定校验 所选线性满足要求。以上所选变电所进出线和联络线的导线和电缆型号规格如表所示。进出线和联络线的导线和电缆型号规格线 路 名 称导线或电缆的型号规

12、格10KV电源进线LGJ-35铝绞线(三相三线架空)主变引入电缆LJL22-10000-3x25交联电缆380V低压出线VLV2210003240+1120四芯塑料电缆与临近单位10KV联络线YJL2210000交联电缆设计总结经过两周时间的学习和设计,经过我们团队的不断努力和精心配合终于完成了此次供配电的课程设计。从开始接到课程设计要求到任务的完成,由于前段时间的懈怠,知道最后才重视起任务来,但是在这两周中,我们团队集中了百分之百的精神来完成任务书。在完成这份任务书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还有我们自己积极的查阅网上的各种资料和翻阅课本,以不懈努力的精神,完成了此次的任务。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重新认识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恶魔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通过实际动手,调查和亲自完成这任务,才知道,原来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例中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困难。总体来说,我们团队对于此次的任务自己还比较满意,虽然依旧有着一些盲区,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钻研学习下去,一切困难都将会得到解决,知识奥妙的大门终将为我们打开!设计组组员:何思盼 唐武邵 陈众华参考文献1.徐虑非主编 供配电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2.百度百科3.世界大学城4.百度文档5. 谷歌地图6. 百度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