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苏州园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317261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苏州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3 苏州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3 苏州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3 苏州园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苏州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苏州园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苏州园林1.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2.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3.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难点: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美景。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约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

2、,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去观赏那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吧。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池沼(zho)嶙峋(ln)着眼(zhu)丘壑(h)镂空(lu)轩榭(xun)斟酌(zhn)对称(ch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B.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C.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D.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3.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C)(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3)那么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

3、风雪的()。A.供给必需预告B.供应必须预告C.供应必须预兆D.供给必需预兆4.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败笔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2)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3)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胸中有丘壑意思是设计者和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探究一请在第一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并简作分析。答案: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

4、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探究二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抓住了事物的什么特征?答案: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探究三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第三段至第六段内容则与这四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另外,作者还从苏州园林的角落布置、门窗图案和色彩搭配三个细处简略地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探究四苏州园林是如何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 答案:本文较多地采用比较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在介绍布局时,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

5、布局跟宫殿和一般住房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又如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这其中的原因是,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用彩绘的必要。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

6、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总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我眼中的苏州园林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不无道理。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苏州园林只是细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师园中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

7、层峦叠峰、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粗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一涓细流注入

8、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1.结合上下文,用苏州园林中的一个短语填在文中横线上。答案:鱼戏莲叶间 2.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答案: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的?答案:从苏州园林的细腻、古朴与灵动三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4.从苏州园林中选出与“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相照应的句子。答案: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5.文章末段有什么作用?答案:总结全文,呼

9、应开头,用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6.与课文苏州园林相比,两文有什么异同?答案:都认为苏州园林有一共同特点: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语言都很优美;两文的结构相同。但课文比该文的介绍更为详细。【走近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主要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写作背景】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本文是作者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作者采用了由

10、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课外拓展】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拙政园分为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其主体建筑鸳鸯厅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着力讲究不对称美。园中“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着入山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中园是拙政园的精华部分,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依水而建,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主体建筑远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主景东西两山岛相望。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拙政园中园的布局以荷花池为中心,远香堂为主体建筑,池中两岛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临水并面向远香堂,从建筑名称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