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15204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蚌埠医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828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程总学时:45学时理论课学时:30学时试验学时:15学时适用对象:卫生管理系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管理信息系统(MlS)是现代管理门类下的一个分支,它综合运用了经济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目的:本课程以应用性、发展性、综合性为主要指导思想,强调信息系统分析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介绍系统设计技术。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要领,把有关

2、的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案例介绍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整个过程。任务:总学时45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0学时(见正文部分),15学时试验。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应使学生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部过程,以及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工作内容,为以后开发软件打下基础。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内容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见习课其它教学环节小计(一)MlS基础3(二)MIS的技术基础3()MIS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3(四)MIS规划(上)3(五)MlS规划(下)3(六)MIS的分析3(七)MIS的设计(上)3(八)MIS的设计(下)3(九)MIS的

3、实现3(十)MIS的评价与维护3实践及见习教学小型管理系统的开发15学时总计30学时15学时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教学目的】1、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的概念。2、了解影响企业信息工作开展得因素。【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1、信息:(1)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2)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3)信息的基本特征2、管理信息:(1)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集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给以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2)管理信息的特点(3)管理信息的分类。3、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1)是决

4、策的基础(2)是有效控制的前提(3)是组织手段和协调工具(4)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手段(5)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4、影响企业信息工作开展得因素:(1)单纯的、残缺的信息观念(2)信息工作得不到重视(3)手段落后、时效性差(4)信息工作的方式和内容不适应。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教学目的】1、掌握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教学时数】1.3学时【教学内容】1、系统的概念:(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的特征: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2、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是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

5、特征的系统(2)信息系统分类:操作层系统、知识层系统、管理层系统、战略层系统。3、管理信息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为一个组织的各级领导提供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3)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组织和存储、信息的处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提供。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教学目的】1、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结构。【教学时数】0.3学时【教学内容】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2、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3、基于组织功能的系统结构。4、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总体结构。5、与网络结构相似的系统7层结构。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教学目的】、了解

6、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阶段。【教学时数】0.1学时【教学内容】1、单项事物的数据处理阶段。2、综合业务的数据处理阶段。3、管理信息系统阶段,4、今后的发展趋势。第五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教学目的】1、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领域。【教学时数】0.1学时【教学内容】1、制造资源计划系统,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3、客户关系管理系统。4、电子商务系统。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目的】1、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1)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第二节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目的】1、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7、【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库的发展:(1)人工管理阶段(2)文件管理阶段(3)数据库管理阶段(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阶段。2、数据库的几个基本概念:(1)数据库(2)DBMS(3)数据库系统3、数据模型及数据库组织结构:(1)数据模型(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第三节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目的】1、熟悉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数据通信。2、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特点(2)计算机网络功能(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6)网络互联(7)网络管理(8)信息安全(9)网络新技术。3、Internet概述。4

8、、Intraneto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第一节系统的开发方法【教学目的】1、掌握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的内涵、特点。2、熟悉CASE方法。【教学时数】2.5学时【教学内容】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1)系统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3)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2、原型法:(1)原型法的基本概念(2)原型法的开发过程(3)原型法的优缺点。3、面向对象的方法:(1)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术语(2)面向对象法的开发过程(3)面向对象法的优缺点(4)面向对象法与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比较。4、CASE:(1)CASE产生的背景(2)CASE的功能(3

9、)典型的CASE工具(4)CASE的优点。第二节系统的开发方式【教学目的】1、熟悉MIS的几种开发方式。【教学时数】0.5学时【教学内容】1、自行开发方式。2、委托开发方式。3、联合开发方式。4、购买商品软件方式5、租赁方式。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第一节MIS规划概述【教学目的】、掌握系统规划的内涵。2、熟悉系统规划的特点、规划的组织。【教学时数】0.2学时【教学内容】1、系统规划的内涵:指关于一个组织的发展方向、长期目标、重大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长远计划。2、系统规划的特点:(1)全局性(2)高层次(3)指导性(4)管理与技术结合(5)环境适应性。3、系统规划的组织。第二节系统调查与系统规划【

10、教学目的】1、掌握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2、熟悉初步调查的内容。【教学时数】0.2学时【教学内容】1、现行系统初步调查:(1)企业概况(2)系统目标(3)现行MIS的一般状况(4)与环境的关系(5)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6)可提供的资源(7)限制条件。2、系统规划的工作内容:(1)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2)制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3)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4)可行性研究。第三节信息系统战略分析【教学目的】1、熟悉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2、了解不同层次所采取的信息系统战略;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的关系【教学时数】2.2学时【教学内容】1、系统分析的基础:(I)五种竞争力模型(2)

11、三种基本战略(3)价值链模型。2、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战略:(1)业务层信息系统战略(2)企业层信息系统战略(3)行业层信息系统战略,3、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略的关系。第四节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教学目的】1、掌握诺兰阶段模型;BSP方法。2、熟悉关键成功因素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教学时数】2.3学时【教学内容】诺兰阶段模型。2、关键成功因素法:(I)CSF的基本概念;(2)CSF的应用步骤。3、SST方法:(1)识别组织的战略集(2)将组织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4、BSP方法:(1)BSP方法的工作步骤;(2)U/C矩阵。第五节业务流程重组【教学目的】1、掌握业务流程重组的涵义。

12、2、熟悉业务流程重组的步骤及其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关系。【教学时数】0.4学时【教学内容】1、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就是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2、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系统建设的关系。3、业务流程重组的步骤:(1)启动(2)选择需重新设计的流程(3)分析并衡量现有流程的绩效(4)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5)建立一个新的原型。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教学目的】1、掌握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教学时数】0.6学时【教学内容】1、建立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分析:(1)显见的必要性(2)预见的必要性(3)隐见的必要性。2、信息系统的可行新分析:(1)经济可行性(2)技术

13、可行性分析(3)环境可行分析。3、开发方案的选择性研究。第七节系统规划报告【教学目的】1、了解系统规划报告的内容。【教学时数】0.1学时【教学内容】1、引言2、对现行系统的分析3、系统总体规划4、拟建新系统方案5、可行性研究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第一节系统分析概述【教学目的】1、熟悉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教学时数】0.1学时【教学内容】1、系统分析的任务。2、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3)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4)提出新系统的分析报告。第二节系统详细调查【教学目的】1、掌握详细调查的原则、范围、内容

14、、及方法。2、熟悉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数】0.2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调查的原则:(1)真实性(2)全面性(3)规范性(4)启发性。2、详细调查的范围及内容:(1)系统界限和运行状态;(2)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3)业务流程(4)各种计划、单据和报表(5)资源情况(6)约束条件(7)薄弱环节和用户要求。3、详细调查的方法:(1)重点询问(2)问卷掉晁(3)深入实际调查(4)面谈(5)阅读(6)观察和参加企业业务实践。4、详细调查应注意的问题:(1)事先做好培训(2)避免先入为主(3)调查与分析整理相结合(4)规范调查图表。第三节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教学目的】1、掌握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的工具。【教学时数】0.4学时【教学内容】1、组织结构图。2、功能结构图。3、组织/业务联系表。第四节业务流程分析【教学目的】1、掌握业务流程分析的工具。2、熟悉业务流程调查的任务、业务流程分析。【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1、业务流程调查的任务及方法。2、业务流程图。3、业务流程分析。第五节数据流程分析【教学目的】1、掌握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