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15114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学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学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学质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学质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分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809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月13日和1月14日我校在市教研室的精心组织和统一安排下进行了期末考试,其中五年级被作为调研对象,调研采用统一监考、统一评卷的方式进行。其他五个年级由我校自行组织考试、阅卷。现对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一、 命题 本次命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能结合各年级的实际情况,继续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测试,做到关注课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强测试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了学科的特点,注意了试题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了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成绩统计与分析 主要从

2、平均分、优秀率(一、二年级90%,三、四年级85%,五、六年级80%)、合格率(60分以上)三方面进行。级段语文数学英语人平及格率优秀率人平及格率优秀率人平及格率优秀率一年级90.7199.5666.5293.4899.7884.03二年级91.9010072.3991.5499.5070.40三年级85.6297.8366.2786.4298.3166.9987.8695.1775.12四年级84.0197.5951.8783.3096.5252.4186.3792.7872.99五年级81.1596.7264.2178.3589.8956.0171.1180.0539.89六年级86.85

3、99.4886.0184.0493.0172.5482.6793.2670.7386.90 98.5867.96 86.52 96.38 67.75 82.21 90.52 65.13 (1) 总体情况我校共有35个教学班,参加考试2400人。从平均分看,语文、数学高于校均分的均为一、二年级;从及格率看,语文学科高于校均分的有一、二、六年级,其中二年级的人平分达到了100%,足见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关注学困生上付出了一定的心血,数学学科高于校均分的有一、二、三、四年级,五、六年级需在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上下功夫;从优秀率看,语文学科高于校均分的有二年级和六年级,数学学科高于校均分的有一、二、六年级;

4、英语学科,无论是人平、及格率还是优秀率,除了五年级,其它三个年级都高于校均分。总的来看,全校语文、数学成绩基本持平,英语成绩相对落后,可见,提高英语成绩仍是我们目前很重要的任务。 (2)各学科情况语文学科:1、 平均分情况:语文整体平均分是86.9分,最高的是二年级,人均91.9分,最低的是五年级,人均81.15分,可见,高年级的语文成绩还需提高。2、 优秀率情况:语文整体优秀率是67.96%,最好的是六年级,优秀率为86.01%,最低的是四年级,优秀率为51.87%。可见,六年级在培优方面做得比较扎实。3、 及格率情况:语文整体及格率是98.58%,最好的是二年级,及格率达100%,相对落后

5、是五年级,及格率为96.72%,全校及格率都在95%以上,足见各年级都比较关注学困生,在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 数学学科: 1、平均分情况:数学整体平均分是86.52分,最高的是一年级,人平93.48分,最低的是五年级,人平78.35分。 2、优秀率情况:数学整体优秀率是67.75%,最好的是一年级,优秀率为84.03%,最低的是四年级,优秀率为52.41%,四年级要在培优方面下功夫。 3、及格率情况:数学整体及格率是96.38%,最好的是一年级,及格率为99.78%,最低的是五年级,及格率为89.89%,五年级需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英语学科:1、 平均分情况:英语学科整体平均分

6、是82.21分,最高的是三年级,人平87.86分,最低的是五年级,人平71.11分。2、 优秀率情况:英语学科整体优秀率是65.13%,最好的是三年级,优秀率为75.12%,最低的是五年级,优秀率为39.89%。3、 及格率情况:英语学科整体及格率是90.52%,最好的是三年级,及格率为95.17%,最低的是五年级,及格率为80.05%。三、 经验与做法 (一)抓备课,严格要求。 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引导教师精心备课,备“活”课,备弹性课。通过此项举措,教师们备课有了正确导向,从整体上备课水平明显提高,突出表现在中老年教师上。突出特点: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习热情

7、。能够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重视知识的渗透、迁移、交错、训练,侧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精心设计教学策略,采取激励手段、让学生乐于开口说话,积累学习方法。 重视教案的复备,重视课后反思。教案中可以勾画、圈点、删改、添加,不求形式上的整洁。认真写好课后自评,把课上闪现的火花,巧妙的环节处理,以及遗憾再拿出来共同评议,完善。 加强集体备课,很好地保证了备课质量。 我校每周规定了各个学科的集体备课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要求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全体老师全力以赴投入到备课中去,一个也不能缺,且由一名主备老师做好中心发言,其他老师补充发言,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互相交流,互相切磋,有效地保证了

8、备课质量。 (二)抓课堂,强化模式 课堂是教师实施新策略的阵地,我校构建了情智共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课例研讨、推门听课、公开展示、阶段反思等手段,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人人上模式,人人用模式,现课堂模式的运用已变成老师们的自觉行动,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有了提高。我校还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让老师分层次做课、交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关注学生发展。我校教师在实践中摸索逐步到认识新课堂要:(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2)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3)创造参与条件,提供有利环境;(4)尊重心理需要,帮助学生成功;(5)善于启发思考,教会学生

9、学习。还要对学生做到“五个鼓励”,即:鼓励质疑问难,鼓励独立思考,鼓励讨论争论,鼓励标新立异,鼓励总结。 (三)抓教研,共同提高 1、从教师基本功抓起,夯实教师适应改革的能力 我校成功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采取笔答与技能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对新课标有一定深入的理解,能够活学活用。学期初我校对全体老师进行了教材教法考试,10月份进行了教师基本功大赛,分朗诵、粉笔字两项,活动的目的在于使教师普通话更规范,板书更美观,使学生的说话、写字有更直观的榜样。教师也在此次活动中强化了自己的基本功。 2、.以“分析教材、听课、评课”为主线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把教研活动的重点放在了对教材的分析与

10、对课堂结构的把握上,途径就是听课与看课。每个教研组都要上研讨课,分低,中、高年级进行,每听完一节课后都要进行认真的评析,我们还利用大教研的时间,组织老师看录像课,看后及时讨论,两次组织老师去郑州听课取经,并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尝试应用。在此过程中,既有对教材分析、教材处理的思考,又有对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与反思。对大部分老师而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3、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信息化大潮的涌起,是对现代教育体制的一种严峻挑战。为此,我校在老师们中间掀起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潮,学习校园网的使用,学习教学课件的制作。目前,我校已有80%的老师信息技术培训合格。 (四)、

11、抓质量监控,严把质量关 学校每个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测,加大质量监控。试卷统一由学校提供,组织严密,交换监考,统一阅卷,流水作业。考后,每位教师都要做全面的质量分析,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制定下一步措施。 四、存在问题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来衡量,仍有不小差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学科不配置,教学评价滞后,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上述原因外,下面,就具体教学方面重点剖析以下几个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有待加强。从这次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12、能仍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学科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出现的大量错别字,数学学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英语学科的单词,学生掌握的都不够好。这些问题说明了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学生要求的不严,训练的不到位。 2、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从三科卷面看,学生读题、做题习惯还不够好。不按要求做题、漏题、忘写得数,不写单位名称等现象仍存在。语文学习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读不思;数学学习中没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习惯,死搬公式,死套类型;英语学习中没有良好的积累习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教师教学习惯意识差,缺乏训练。 3、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学生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学生语文、数学学的很好,但

13、英语跟不上,成绩较差;一个班里,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差异较大。各年级、学科之间存在差距。总的讲,从年级来看一、二年级较好,从学科来看英语较差。这些都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 4、培优补差效果不明显。平时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也知道培优补差工作的重要性,也都身体力行去做了,但效果不明显,一方面是对于优等生过高估计,把很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还给了他们,但缺乏监督和检查;一方面是对于学困生针对性不强,盯得不死,抓得不牢,导致优等生不优,学困生也没有抓上去。4、教师本身的问题。少数青年教师备课欠认真,尤其备学生不够;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思考较少;辅导不到位,尤其对待学困生上,缺乏一定的耐心和信

14、心;知识点不注意强化;总结反思不深刻等。 五、教学建议今后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把握一个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强化两项工作(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突出“三个注重”(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学习习惯),抓好四个落实(求实;求新;求严;求精)。(一)、把握一个重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取决于课堂的效率。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运用新的理念,从课堂动态发展的实际出发,选择正确、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学方法要有启发性,激励性,要创造性地使用

15、教材,使用教案,防止机械照抄照搬的不良现象,彻底改变“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法。二是更新教学手段。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学,增加教学设备,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直观的教具、课件进行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师生开辟更多的信息渠道,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让现代教育手段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二)、强化两项工作 (教学过程和校本教研)1、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一是强化常规管理。学校要进一步细化教学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常规要质量,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学校教导处应加大监控的力度,平时的工作中应加大对复备课和教后记的检查,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各个教研组要强化监督检查,要把常规管理工作作为考评每个教师的主要指标。三是对各个学科的管理,保障各个学科均衡发展。2、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我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困难,没有现成的办法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