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5111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8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摘要电力自从应用于生产以来,已成为现代生产化、生活的主要能源,在工农业、 交通运输、国防、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力工业的 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设计的题目是电力系统高压配电网设计,关于一个具体的电力系统,其性 能好坏直接关系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以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一定要满足三 个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本设计从对原始资料开始分析,确定其装机容量以及负荷的合理性;到校验 有功、无功的平衡;以及对设计出来的方案做初步的比较,接着从技术比较、经 济比较对其做出精确的比较,对所确定的接

2、线形式,进行发电厂、变电所容量型 号的选择;最后进行短路、潮流和调压计算,校验所选方案、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灵活性。关键词 负荷,功率,潮流计算ABSTRCTSince the electricity used in production, it has become a modern production, the main energy of lif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defense,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and peoples living cond itions have been wid

3、ely used. The developmen 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the level of electrification is a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indicator.The design is the subject of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 specific power system. its perform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

4、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ves, and therefore the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must meet three requirements : reliability, flexibility and economy.From the design of the original data analysis began to determine the load capacity and reasonable; Check to meritorious Reactive balance;

5、 and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to do the initial comparison, and then from the technical comparison, make the economy more precis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ain wiring system forms the main wiring plant forms; Have the right to determine the form of wiring, power plants, substations capacity model

6、s of choice, identified transformers and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models; Finally circuit, and the surge tide, check the selected program, Electrical equipment reliability, flexibility.Key words Load,Power,power plants目录摘 要 IIABSTRCT III1 绪论 1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本设计原始资料的分析 12 电力负荷分析 22.1 系统供电负荷和

7、发电负荷计算 22.1.1 系统的供电负荷 22.1.2 系统的发电负荷 22.2 系统备用容量 32.2.1 负荷备用容量 32.2.2 事故备用容量 32.2.3 检修备用容量 32.3 有功功率平衡 42.4 计算无功平衡 42.4.1 总的无功负荷 42.4.2 发电机组提供的无功功率 43 初步方案的选定 53.1电压等级的确定 53.2 方案的初步选定及比较 53.3现在对拟定方案I的初步比较63.4 系统接线方案的详细比较 83.4.1 技术比较 83.2.2 方案的经济比较 124 主变压器的选择 174.1 发电厂主变的选择要求174.2 变电所主变的选择要求184.3 发电

8、厂、变电所主变的选择184.3.1 发电厂 A 主变压器 184.3.2 变电所1的主变压器 184.3.3 变电所2的主变压器 184.3.4 变电所3的主变压器 195 系统潮流计算 205. 1系统接线图 205.1.1 计算线路,变压器参数 205.2.1 计算各变电所和发电厂的运算负荷和运算功率(最大运行方式) 215.3.1 最大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 235.4.1 计算各变电所和发电厂的运算负荷和运算功率(最小运行方式) 255.5.1 最小运行方式下的潮流分布 266 系统调压 306.1 调压方式及要求 306.2发电厂A的调压306.3 变电所1的调压 316.4 变电所2

9、的调压 316.5 变电所3的调压 32结 论 33参考文献 34附录A:系统接线图35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电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电能具有显著的优点:可简便的转变为其他 形式的能量,如光能、热能、机械能等;输送、分配方便,易于操作和控 制;用电进行控制容易实现自动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电力自从应用于生产以来,已成为现代生产化、生活的主要能源,在工 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 要标志。我国电力工业立足于科技兴电,相继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 点实验室和装置,完成

10、了一批重点科研课题,掌握和解决了大机组建设和 全国联网等大电力系统建设、运行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电力队伍已能承 受现代化大型水、火、核电厂和电力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任务, 并已经建设投产和正在建设着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大型电厂和 500kV 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各大电网的计算机监控调度系统已进入了实用 化阶段,电力系统运行和调度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以设计为基准,为前提,一个电力系统设计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该系统说产生的效应,对国民生产和人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的影响盛大。1.2 本设计原始资料的分析发电机总装机容量(有功功率的额定值之和)应大于所有最大负荷之 和

11、。p 二 30 + 60 + 60 + 50 二 200(MW)maxp = 2 x 50 + 50 = 150( MW)g由此可得:P P ,因此需要由无穷大系统S向发电厂提供至少50MW max G的功率作为补偿。2 电力负荷分析2.1 系统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计算2.1.1 系统的供电负荷系统的供电负荷,就是用电负荷加上为输送该负荷而产生的功率损耗,这种 损耗通常成为网络损耗,简称网损。网损包括线路损耗和升、降压变压器损耗。 在规划设计时,网损是用网损率计算的,一般取5%10%。这样,系统的供电负荷 P 为: g式(2.1)式中:K 网损率,取 6%;2P 系统的用电负荷。y式(2.2)P

12、 二 kPy 1 maxi=1式中:K负荷的同时率,取1。1P = K Hp = K(P+ P+ P+ P)y max1 max 1 1max 2max 3maxA maxi=1=1 x (60MW + 60MW + 50MW + 30MW)= 200MWP = K Hp = K(P+ P+ P + P )y min1 min 1 1min 2min 3minA mini=1=1 x (35MW + 40MW + 30MW + 15MW) =120MW则:g maxg min1-K1-Kp=1- 0.06y minx 200MW = 212.77MW1- 0.06x120MW = 127.66

13、MW2.1.2 系统的发电负荷系统的发电负荷是指满足系统供电负荷,以及发电机电压直配负荷的需要, 发电机(厂)所必须发出的功率,它等于系统供电负荷、直配负荷,即系统的发电 负荷Pf为:式(2.4)P 二 1(p + P )f 1 K g z 3式中: P 系统的供电负荷; gP 发电机电压直配负荷,取 0 zK 厂用电率,取 10。3因此:Pf max(P + P )二gzE X 池77MW 二 2361MWPfmin吋 x EMW 二 141,84MW2.2 系统备用容量2.2.1 负荷备用容量负荷备用容量是指接于母线上能立即带负荷的旋转备用容量,以备用平衡负 荷瞬间波动与发电机负荷曲线的差

14、值。通常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低值适 用于大系统,高值适用于小系统。在这里取 5%P 。f 5%P = 5% x 236.41 MW = 11.82MWf2.2.2 事故备用容量事故备用容量是指系统中电源发生偶然事故时,为了系统正常供电,在短时 间内可调用的备用容量,其中有一部分备用容量可在系统频率下降时自动投入。 通常为最大发电负荷的 15%左右,但不小于系统中最大一台机组的容量。V 15% P 二 15% x 236.41 MW 二 35.46MW V 50MWf事故备用容量取50MW。2.2.3 检修备用容量通常为最大发电负荷的 8%15%,具体数值由系统情况而定。检修备用容 量应考

15、虑系统负荷特点、水火电比例、设备质量、检修水平等因素,应能满足对 运行机组进行周期性计划检修的需要,故一般按系统中最大一台机组容量来参照 确定检修备用容量。则检修备用容量取50MW。综上所述,发电厂的容量要满足系统所需要的总容量,则须增加一台50MW的 发电机作为备用发电机,由于线路网络与无穷大系统相连接,则所需的容量可由 无穷大系统补偿。2.3 有功功率平衡取负荷的同时率ki=1,厂用电率取10%,网损率取6%(注意系统还没有设 计出来,因此网损率只是估计算),计算出T 0.98,进而计算出有功的综合负荷 为: P 二kk 工 P 二 1x0.98x(30 + 60 + 60 + 50)MW二 196MW工 1 2max则系统的备用率为:2 P P(2 x 50MW +100MW + 50MW )-196MW耳=G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